省政府、市政府今年推出蓝色海洋行动

来源:宁波日报 2012-06-12 发布时间:2020-11-11 浏览量:11

宁波拥有9758平方公里的海域,与陆域面积相当,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蓝色国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着力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省政府、市政府今年推出了蓝色海洋行动。

6月12日起,宁波日报推出蓝色海洋行动系列报道,以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爱海、护海意识,为我市全面实施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70多年前,著名电影艺术家蔡楚生曾与聂耳等人在石浦港湾拍摄了电影《渔光曲》。而今,“出海去撒网、归来鱼满仓”景象,对很多渔民来说,却成了渐行渐远的记忆。

随着各地对海洋的深度开发,渔业资源正在严重衰退,我市部分近海海域已出现“无鱼可捕”的尴尬。渔业尽管是传统产业,但凭着我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建设宁波海洋强市和浙江海洋强省上同样可以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0年底,我市正式出台海洋牧场建设规划,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15亿元,在沿海建设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渔山列岛海洋牧场综合示范区、韭山列岛牧场化资源保护区等六个各具特色的海洋牧场区,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建立未来的水中“粮仓”。

从“吃海”到“养海”,宁波走出艰难却富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在海底给鱼儿建一个“家”

伴随着一只只资源保护礁、游钓休闲礁的投放,今年3月以来,象山港强蛟群岛白石山北侧海域一派忙碌景象。负责这一行动的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水产所所长申屠基康告诉我们,人工鱼礁多种多样,目的是给海洋生物营造一个适合生存的“海底家园”。

今年以来,我市已先后在这里投放了价值155万元左右的人工鱼礁500只,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已基本形成。建设海洋牧场,分“建场”和“放牧”两个主要步骤,其中第一步就是“建场”。通过投放人工鱼礁,为鱼儿营造一个适合繁衍栖息的海底家园。

从2004年起,我市已先后在渔山和象山港海域进行了人工鱼礁的试验性投放,至今已在象山港白石山附近海域投放人工鱼礁单体358个,形成12组单位鱼礁组成的鱼礁区,在北渔山外侧海域投放了7只渔船礁体,混凝土礁体79只,形成5个礁体群的人工鱼礁区,礁区面积已达500公顷。

“在‘海洋牧场’里,各类海洋生物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食物链。”申屠基康介绍说,人工鱼礁可吸引海洋生物附着,大量的藻类、贝类可以迅速增殖,同时也可满足鱼虾类的生存需要,自然形成一个食物链,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通过近年试验证明,1立方米“海洋牧场区”,比一般海区平均每年多增加10公斤渔业资源量。

按照计划,整个宁波近岸到2020年将建成6个以上人工鱼礁区,建礁区面积6000公顷,在象山港、渔山等海域移植海藻600万亩。其中,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将于今年年底建设完成大型围栏牧场、研究展示海上平台等。

从“吃海”到“养海”

林永法是一位有着40多年“渔龄”的象山名老大。二三十年前,他和其他渔民一起没日没夜地在海上捕鱼,捕来的鱼多得没地方存放,但也从那时开始,捕回鱼的数量逐年减少,使他明白了狂捕的恶果。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与石浦渔港的20位渔老大一起,于2000年8月自发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海洋为宗旨的“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小组”,成了象山渔民保护海洋的代表人物之一。

如今,明白“欲取先予”道理的渔民已越来越多。据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秀忠介绍,我市渔业在经历了“吃海”、“耕海”后,目前正处在“养海”的巨变阶段。

建设海洋牧场,就是“养海”的关键。按照计划,我市将通过十年的努力,在沿海建设六个各具特色的、辐射整个宁波近岸主要海域的海洋牧场区。一旦海洋牧场顺利建成,宁波生态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0%提高到40%,增殖资源的回捕量将由现在的每年约3000吨提高到3万吨。 

“有了海洋牧场,我们就能像赶着成群牛羊到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把海洋中的各类鱼聚集在特定海域,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让鱼儿在海洋牧场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繁殖。”陈秀忠向我们描绘了未来海洋牧场的场景。

让濒危的鱼虾回归“故里”

以岱衢族大黄鱼为主料做成的咸菜大汤黄鱼,曾是甬城市民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市近海捕获量的锐减,价格一路飙升的野生大黄鱼成了珍稀水产品。2010年,一条3.25公斤重的岱衢族大黄鱼,竟在象山拍卖出8.8万元“天价”。

“酷渔滥捕,是导致岱衢族大黄鱼濒临消亡的主要原因。”出生于岱山、长期从事海洋捕捞业的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员祥,几乎与所有渔民一样,谈起记忆中的大黄鱼就有一种切肤之痛。

为拯救濒临消亡的大黄鱼,我市于2007年于启动野生岱衢洋大黄鱼野生亲本采捕、保活、繁育和种质库建设项目,并于同年4月成立了“野生岱衢族大黄鱼采捕”攻关小组;2008年,成功采捕到8尾可繁殖的亲鱼。这8尾亲鱼经驯养、促熟、催产和人工繁育,现已成功培育出子三代岱衢族大黄鱼8千万尾。

日前在位于西沪港的网箱养殖基地看见,20多个网箱内,胴长已有4厘米以上的子三代岱衢族大黄鱼,生长状况良好。“下月中旬,这些大黄鱼就可以放流了!”

正带着科研人员为鱼苗做放流体检的市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黄澜说:“这些鱼苗放流后,将为本地大黄鱼的种群恢复提供有力保障,而濒危的鱼虾重归‘故里’有助于生态的修复,使我市的海域成为真正的蓝色海洋。”

事实上,人工鱼礁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加快了我市增殖放流的步伐。截至目前,我市近5年已累计在象山港、韭山列岛、渔山列岛等海域放流中国对虾1.3亿尾,黑鲷、梭鱼、乌贼、大黄鱼等鱼苗2.3亿尾,贝类、梭子蟹等2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