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对口支援阿克苏市项目建设结硕果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2012/7/9 发布时间:2020-11-02 浏览量:10

项目援建,是杭州对口支援阿克苏市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杭州这座城市的管理者看来,对口支援阿克苏市,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两年来,杭州对口支援阿克苏市指挥部团结带领全体援疆干部,用智慧和大爱,投身援建事业,为把阿克苏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洒汗水、勤耕耘,也收获了累累硕果。

社会福利中心:

按照“新疆一流”标准兴建

由杭州市全额投入4500万元、按照“新疆一流、南疆最好”标准兴建的阿克苏市社会福利中心,今年5月30日部分启用了。目前,已入住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78人,全面交付使用后床位数可达700张。

在此之前,阿克苏市城区并无像样的规模化敬老院,农村孤寡老人只能在各乡镇条件相对简陋的敬老院集中供养。

为建好老年社会福利中心,杭州市援疆指挥部邀请杭州有关专家来阿克苏现场考察,同时将筹建中的阿克苏市社会福利中心主要管理人员送到杭州挂职培训。

老年社会福利中心的宿舍都是两人间,带小阳台和卫生间,家具简单实用。走廊两侧墙壁安装了扶手,方便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行走。楼层之间有一大一小两部电梯,大电梯的空间足以容纳一个带轮子的担架。健身房还安放了各种健身器材和康复器材。

刘玉清老人正在翻看一本国学方面的书。老人今年80岁,祖籍江西瑞金,1963年进疆,在库车种羊场工作过。她告诉记者,年轻时她在瑞金当过村里的妇女主任,还挑石灰到福建长汀,卖给造纸的作坊。

中心工作人员42人,半数以上是年轻的**尔族护理员。一位叫热罕古丽的护理员,2004年毕业于阿克苏地区卫校,应聘到社会福利中心之前在一家私人诊所工作。

厨房后堂两位**尔族厨师正准备午饭。艾沙江在炒菜,热气腾腾的大锅里有切碎的羊肉、豆角、白菜、西红柿。餐厅饭桌前几位老太太端坐在板凳上等待开饭。宽敞的院子里,隔着一片绿地和门球场,凉亭下面几位老人还在闲聊。

库木巴什乡卫生院:

改扩建方案反复斟酌

2011年,借助杭州援建资金,阿克苏市完成了五家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库木巴什乡卫生院改扩建方案,我前后六次主持评审。”杭州对口支援阿克苏市指挥部指挥长谢建华告诉记者。

一家小小的乡镇卫生院,为何需要如此高度关注?负责该卫生院改扩建勘察设计的阿克苏蓝景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经理王海森告诉记者,库木巴什乡卫生院门诊楼建于2000年,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投入45万元专项资金对门诊楼进行抗震加固,2010年竣工。

“2010年我们来进行设计踩点时,卫生院围墙破旧、地面没做硬化,到处是土。”王海森描述援疆项目实施前的场景。

吐逊古丽在库木巴什乡卫生院担任院长已经四年,她谈到,完成抗震加固后的门诊楼依然和住院部合在一起,面积仅有84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里,妇科、儿科、内科拥挤在一起,仅有25张床位,设备也严重短缺,连最起码的B超、生化仪也没有。

改扩建工程开工前,有人从整体效果考虑,提出把原有的门诊楼拆除,在原址上重新规划建设。杭州援疆指挥部经过反复斟酌,决定保留门诊楼。

“2010年6月,我们刚到阿克苏市,谢指挥长就带着我们把有待改造提升的6家乡镇卫生院全部跑了一遍。库木巴什乡卫生院是当时条件最差的。”杭州援疆干部、阿克苏市卫生局副局长张柏平对记者说。

2011年11月,完成改扩建的库木巴什乡卫生院正式交付使用。

安居富民房:质量高功能全配套齐

“来到阿克苏以后,看到不少农民还住在不抗震的平房,甚至土坯房里,心里很不是滋味。”谢建华谈到这样一次经历:有一天他到阿依库勒镇调研农民住房现状,镇领导问他想看好的还是差的,谢建华回答看差的,镇领导便把他领到贫困农户家里。

“不足20平方米的土坯房,除了一张炕再没有多余空间。炕前面的过道那么窄,两个人通过,其中一个必须避让到炕上,另一个人才过得去。”谢建华笑道:“连他家那只猫看我的眼神也带着期待。”

继去年新建1769户农村抗震安居房和一个安居富民示范点之后,今年杭州市援疆指挥部计划再投入6940万元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资金,截至6月初实际已开工7940户。

在托普鲁克乡木日开旦木村,去年建成的106户安居富民房每户宅基地1.5亩至2亩,住房面积80平方米至152平方米不等。新村内部铺了柏油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起了文化室和绿化广场,部分农户已经购买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土暖气。

阿依库勒镇昆其买里村121户安居富民房今年5月2日动工,6月,大部分房屋主体已经建成。杭州市除了为每户提供1万元建房补助,另外还拨付350万元用于给排水、电力、照明、道路、小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我对杭州市援建安居富民房的评价是:质量高,功能全,配套齐。”阿依库勒镇党委书记马步信说道。(本站编辑 曲玲玲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