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市民群众最关心的十大问题——市委书记与你话民生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2013/2/4 发布时间:2020-11-02 浏览量:10

就在上周,2013年省“两会”落下帷幕。在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大背景下,作为省会城市的杭州,如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格外引人关注。

就此,本报就广大市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一系列问题,专访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坤明,听他亲自为读者解读2013年杭州的民生举措和发展思路。

关于环境治理记者:黄书记,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进入2013年的这一个月来,市民反映最强烈的就是久久不散的灰霾天了,请问,今年杭州对此将采取什么措施?

黄坤明:入冬以来,杭州出现了连续的灰霾天气,这和北方霾天气系统南下有关,但同时也说明,我们自身大气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大气环境问题是杭州当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研究,铁腕治污的决心不会变。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灰霾天专项整治,除了加强日常的PM2.5监测和公布之外,还将启动新一轮半山和北大桥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对污染重、能耗高、不能达标治理的企业,我们要坚决予以关停并转。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杭州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所以,在这里,我也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从自己做起,多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身体力行共同呵护我们的环境。

杭州山川秀美,历来就是以生态好著称。应该说,这些年,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整治决心和力度是很大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打造美丽杭州的目标,在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方面下大功夫,使杭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的天堂,成为美丽中国的先行区。

关于增加百姓收入记者:说到对新年的期待,还有一件事情大家都很关心,就是工资会不会涨一点,收入会不会多一点。黄书记对此怎么看,杭州将有什么举措,真正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黄坤明:这的确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要有更满意的收入,前提是要有更高质量的就业。

每个人对工作的期待都不一样,自身的情况也不一样。我们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四类群体”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困难家庭“四个群体”的增收,争取全年新增就业人口18.67万人。

我们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了创业,这很好,我们也非常鼓励。今年,杭州将研究制定“蒲公英计划”,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我相信,如果我们像当年培育个体工商户和扶持乡镇企业发展那样,鼓励和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若干年后就会出现一大批业态较新、潜力较大的新企业,成长为一片“参天大树”。

上面我讲的这些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保证让老百姓把已经创造的财富真正放进自己的口袋里。特别是当前春节临近,出现了一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对此,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并已要求工商、人力社保、建委、公安、总工会等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积极防范,及时受理,及时裁决。要充分发挥工资保证金和应急周转金的应急保障作用,尽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春节期间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高高兴兴返乡过年。

关于缓解交通“两难”记者:去年,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让市民感受到地铁带来的便捷。大家也很想知道,杭州接下来还会开工哪几条线路?如何从根本上缓解城市拥堵?

黄坤明:交通“两难”是杭州的一个老问题,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我这里有几份数据,自去年11月24日地铁1号线试运行以来,一个月地铁日均运送乘客14.6万人次,最高载客量达21.9万人次,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了一定缓解,特别是滨江、萧山、临平、下沙等副城通往主城区的主干道通行情况有明显改善,以四桥为例,工作日早高峰由原先的7:00-8:30缩短为7:30-8:20,三桥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建设。根据杭州轨道交通的规划,到2020年总共要建成10条线。就今年来说,大家很关注的地铁2号线,东南段工程将力争在3月底前实现“洞通”、6月底前实现“轨通”、9月底前实现“电通”,西北段11座车站主体工程也将全面开工建设。另外,4号线将在下半年全面开展一期工程北段盾构区间施工,官河站、艮山西路站及景芳路站主体结构也会在今年完成。

除了地铁之外,德胜快速路西落地、彩虹大道滨江段、钱江隧道及南接线等快速路工程都将在今年完成,还会开工建设秋石三期四期、东湖快速路、紫之隧道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特别是秋石四期,虽然高架部分只有短短3公里,但将促进主城区快速路网成环,更大程度发挥出快速路效益。

另外,今年全市将新建公共停车泊位1.25万个,续建4千个以上,缓解主城区交通“两难”。

关于“两非”整治记者:去年年底,我市开展了“两非”车辆的综合整治,市民反映黑车明显少了。但大家还是有一些疑虑的:这个整治会不会“一阵风”,只要风头一过,非法营运的车辆又回潮了?

黄坤明:这个问题,请广大市民放心,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实施“两非”车辆综合整治,打击非法营运力度只增不减。

不过要从根本上解决非法营运车辆的问题,最关键是继续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大杭州市公共交通运力,尤其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城乡结合部以及夜间的公共交通运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挤压非法营运车辆的生存空间。

为此,今年我们将结合地铁1号线站点,优化设置公交站点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让市民在出地铁后更加方便地进行换乘。春节期间,下沙、上泗地区等地还将推出区域出租车,以缓解这一带居民的出行难。

关于住房保障记者:和交通一样备受关注的,还有住房问题。特别是刚刚创业就业的年轻人,房子可能是他们选择留不留在杭州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黄书记有什么可以和大家说说的吗?

黄坤明:只有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基础。这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住房难”问题的工作重心放在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上。今年,杭州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47万套、竣工3.83万套,完成农村住房改造2.26万户、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1500户,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但对于整个住房需求来说,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今年,我们将对公租房试点货币化补贴,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的人,可以选择租住在政府兴建的公租房里,也可以用补贴去别的地方租房。这是杭州继廉租房实行货币化补贴后,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再次优化。还有像你刚才提到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暂时还没有能力买商品房,但又够不到保障房的申请条件,因此最现实的办法还是租房过渡。对此,今年我们将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意见,促进房屋租赁业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推动杭州房地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关于食品安全记者:衣食住行,刚才我们说了住和行。在食方面,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一个安全问题。尤其是春节就要到了,购买年货、家人聚餐都多了起来。如何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杭州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吗?

黄坤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杭州是一座特大型城市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一个食品工业大市,保障食品安全责任更重。

除了常规的定期检查、应急检查、飞行抽查等食品安全的检查之外,今年,我们根据人民群众的反映,排出了13个重点整治的突出问题,包括水果蔬菜保鲜剂、使用工业明胶生产加工食品、豆芽生产中滥用添加剂等。对这些问题,将开展专项的整治行动。对那些存在严重质量违法行为的企业,我们坚决将其纳入“黑名单”向社会曝光。

食品安全不仅要靠“管”,更要靠企业的自觉、诚信、守法和良心。我们将结合“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企业道德教育和诚信建设,更加注重企业自律,督促企业更好承担主体责任,带头做“良心食品”、“放心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更加放心、更加安全。

关于缓解看病难记者:去年,我市在一些医院里试行市民卡结算模式,大家普遍反映方便省力多了。请问黄书记,今年杭州还将会有哪些举措,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黄坤明:说到看病难,首要的还是解决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像滨江、下沙、丁桥、之江、小和山等地都成为人丁兴旺的住宅区,但与此不匹配的是,杭州2/3以上的三甲医院都集中在老城区。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加快市属新医院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医院布局,让群众就近看病。除了去年投入使用的西溪医院外,今年,滨江医院、下沙医院也都将建成投入启用。前段时间,我就去滨江医院进行过调研。医院硬件非常先进,而且还将有浙大二院进行管理,以后住在江南附近的居民不用过江就能方便地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今年,我们将在去年试点基础上推进以市民卡智慧医疗结算为核心的“边诊疗边付费”,让市民不用带现金就能看病。同时,还要加快城乡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医院电子病历与居民电子档案互联互通,提升农村医疗的水平,真正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

关于养老保障记者:医院要排队,还有一个地方更需要排队,就是养老院。杭州的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是比较靠前的,对此,市委市政府有哪些举措?

黄坤明:人人都会老,市委市政府也一直非常关注养老问题。现在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社会机构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方面,我们的力度还是很大的:今年杭州力争新增机构养老床位数7000张。其中位于丁桥的杭州第三福利院,将于今年重阳节前正式对外开放,床位有2000张,这也是全省最大的国办养老机构。还有径山大型养老机构筹建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力争年底开工建设。

相比于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还是占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城区,今年我们将在已有2000多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再建设一批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逐步打造主城区居家养老15分钟步行圈。在农村,我们已经建成了近百家的农村公益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这个工作还将继续推进,满足老年人的就近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是社会保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今年,我们还将重点做好新杭州人、非公有制企业、失地农民的参保扩面工作,推进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迈进。

关于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记者:2011年以来,杭州启动“三江两岸”景观保护,建了100多公里的“绿道”,还推出了“三江两岸”黄金旅游线,效果很好,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今年,杭州将推出哪些新亮点?

黄坤明:“三江两岸”,去年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沿岸关停了近500家污染企业和近百个砂石码头,完成30公里沿江生态景观示范带建设,应该说有较大的改观。

今年,我们要下决心“啃”下几个重点难点项目,比如萧富界矿山整治等,以及绿道、驿站和林相精品亮点项目,还要在沿线重点发展转型升级、休闲旅游、观光农业、运动健身、养老慈善等项目,建设一批有历史文化特色的风情小镇。

应该说,今年的“三江两岸”,亮点还是很多的。特别是随着绿道建设加快,游客们可以骑着自行车沿着钱塘江到千岛湖,沿线景观非常漂亮。在这里,我也向广大游客再次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杭州、到五县市、到“三江两岸”来旅游观光,会让你不虚此行。

说到五县市发展,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推进科技、文创产业、现代服务业“西进”,促进五县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将突出中心镇建设这个重点,确保中心镇固定资产投资3年实现1000亿元,加快中心镇向新型现代小城市转型升级。

关于“最美现象”记者:前几天,杭州举行了“最美现象”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经验报告会,我在现场也深受感动,很多观众都流泪了。“最美”已然成为杭州的一个代名词。请问您是如何看待杭州的“最美现象”,杭州将如何推动这些“最美精神”去激励更多人?

黄坤明:那天报告会之前,我和其他市领导与报告团成员进行了座谈。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关键的时候实现了惊人的壮举,过些日子,他们还要到北京举行专场报告会,这些都是我们致力于人文素质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结果,是全体杭州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值得好好地总结。

前些天,我注意到,杭州日报等媒体上开展了年度“最美杭州人”的评选活动,他们中有退休老人、有保安、有清洁工……都是我们身边很普通的市民。新的一年,我们要把这项工作继续开展下去,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为载体,深化“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带动更多人做好事、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关爱他人,让“最美现象”传播开来、“最美精神”弘扬开来。

我认为,杭州的美是多方面的。西湖很美、西溪很美,街头巷尾的志愿者“小红帽”很美,斑马线礼让的行为也很美。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继续推动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和城市文明进步,把杭州建设成为自然与人文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山川美、城乡美、人文美的大美城市。

此外,我特别想说一下,杭州的发展需要每一个市民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实干。新的一年,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好市委出台的30条意见,坚持重实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干出样子,干出实绩,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也希望市民群众进一步支持、理解、监督我们的工作,推动杭州更好地发展。

借此机会,提前给全市人民拜个年,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本站编辑 曲玲玲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