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生活品质之城”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2011/9/13 发布时间:2020-10-25 浏览量:10

这个中秋节,许多杭州市民都忙着“学习”和送“学习”。912日一大早,市民钟玉宁就拎着一袋书和两盒月饼出门看望老丈人。“老爷子说了,今年中秋除了书什么都不要,还开了一张书单让我帮着买。”91日启幕的杭州市首届学习节,包含了吸引万名群众逛书市、构建培育“一线十港”学习风景线、推动千个学习书屋进社区(农村)等多项活动,像钟玉宁的老丈人一样,很多市民利用中秋假期积极参与,把学习节推向了高潮。

学习节所提倡的“时时处处人人”,恰恰体现了杭州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执著追求。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主旨,以“城市上水平、百姓得实惠”为目标,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齐抓互促,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也使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得到了提升。

突出价值引领

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近年来,杭州坚持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市干部群众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第一要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坤明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在大众化,难点在大众化,生命力也在大众化。杭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党员干部教育以及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认真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工作,通过中心组学习、读书会、报告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科学理论最新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从政道德;组建杭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讲师团”,成立“当代大学生理论读书会”,打造“市民大学”、“基层理论宣讲点”、“社科普及周”、“钱塘论坛”、“学与思”等系列宣传教育平台,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努力推动全市干部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杭州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广泛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新途径。71日,杭州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核心词征集活动,发动市民广泛参与、集思广益。截至7月12日结束,共收到作品1330余件,主要网站的总访问量高达49万次。

在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同时,杭州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20093月至20102月在全市分两个批次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中陈柱平、钟伟良先进事迹被中组部、中宣部和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作为全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重大典型。20105月至今,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主题,以“西湖先锋”为总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淳安县浮林村救火英雄群体、“人民的好法官”陈辽敏等先进典型。

突出民生改善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交通便民工程、百姓安居工程、就业促进工程、社保提升工程、教育强基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医卫利民工程、体育健身工程、食品放心工程、平安创建工程……杭州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社会建设投入,深入破解“七难问题”,大力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杭州连续多年摘得最具幸福感城市桂冠,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推动乡镇(街道)把工作重心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移,构建基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创新完善“三位一体”的城乡社区管理新体制,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管理重心向城乡社区下移;创新社会矛盾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加强信访和“12345”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围绕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杭州正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上个月召开的市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更是创造性地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与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结合起来,为杭州市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同时,杭州不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建立健全市党代表列席市委常委会、政府开放式决策、以民主促民生等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等制度,实行决策责任制、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自觉接受各界监督,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作用,积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此外,杭州还着力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着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完善支撑体系,入选了“低碳中国贡献城市”。

据统计,2010年,全市80.6%的新增财力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

突出以文化人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0多天前举行的第十四届华表奖颁奖仪式上,我国首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荣获华表奖优秀动画电影奖项,再一次展示了杭州本土原创动画的实力。

《梦回金沙城》的成功,是杭州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缩影。杭州始终坚持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一起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等八大行业是杭州重点发展的文创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702亿元,增长16.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1.8%,成为全市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其中,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更使杭州成为“中国动漫之都”。2010年,杭州原创动画片产量达35008分钟,产量及获奖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在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能不提杭州图书馆。2008年,杭州图书馆新馆全面免费开放,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零门槛”——凭身份证或者市民卡开通借书功能,无须手续费、工本费甚至押金。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128个,社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2721个,实现社区(村)级文化设施全覆盖,城区基本形成了“15分钟文化圈”。

每年举办的“西湖之春”艺术节、西湖国际音乐节、新年音乐会等大型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高雅的艺术享受;而坚持开展的周末特色文化广场演出活动,5年来演出近2000场,观众达200余万人次……杭州坚持一手抓高雅文化,一手抓大众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动文化融入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美好的环境、完善的制度、优惠的政策,不但吸引了朱德庸、蔡志忠、刘恒、邹静之、余华一大批名家大师入驻文化创意园或在杭开办工作室,也涌现出了崔巍等一批优秀本土文化人才,初步打响了“文化人的天堂”品牌。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优秀文艺作品也在杭诞生,比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收视群体超过6亿人并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东方》居黄金时段影视剧收视率排行榜首位,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站编辑 丁方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