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持续发力 壮大“文艺浙军”

来源:人民日报2016/12/27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10

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 近年来,浙江省委高度重视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大力实施“文艺浙军”培育工程,分层分类建设宏大文艺人才队伍。省委宣传部牵头抓总,省文化厅、省新广局、省文联、省作协各负其责,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建设“文学浙军”“影视浙军”“美术浙军”“戏曲浙军”等文艺人才队伍,为深化精品创作、筑就文艺高峰奠定了扎实人才基础。

造就名家,大力加强文艺领军人才建设。一是创新方式培育名家。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文化名家造就计划和“五个一批”人才工程,不断扩充“文艺浙军”第一方阵阵容。目前,全省共有“五个一批”人才279人,文化创新团队65个。二是多种机制引进名家。创设实行聘请名家担任文艺作品顾问、开办文艺名家工作室等多种人才引进机制。先后引进麦家、赵志刚等10多位大家落户浙江,聘请莫言、余秋雨等26位大家担任文艺顾问,开办韩美林、孟京辉等30多位名家的工作室,促成邹静之、刘恒等10多位著名编剧与华策影视等本地文创企业合作。三是合作共赢打造名家。发挥浙江文化企业资源丰富和民间资本实力雄厚的优势,合理利用市场规律,探索政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路子。目前,已培养80名高端复合型影视专业人才。

培养新人,大力加强青年文艺人才建设。安排省财政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青年文艺人才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一是实施舞台艺术“新松计划”。高水准建成浙江音乐学院,采取“校团结合”“名师带徒”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对戏曲、音乐等各艺术门类的青年人才进行培育。累计实施各类青年艺术人才培养项目150多个,发现、培养和资助青年艺术人才1500余人。二是实施视觉艺术“新峰计划”。省文联采取业务培训、采风观摩等方式,对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等4个艺术门类的中青年优秀艺术人才进行培养。2015年,有16位各类新峰人才作品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53次。三是实施文学创作“新荷计划”。省作协通过建立“青年作家人才库”、举办“新荷计划”研修班等方式,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发展潜质的青年作家。其中1位青年作家获“人民文学紫金山新人奖”,10多位青年作家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等国内名刊发表作品。四是实施影视艺术“新光计划”。省新广局制定浙江影视艺术青年人才、电视剧编剧和纪录片编导培训方案,在影视展播、展映、图书出版等方面给予青年影视工作者帮助和支持。

打牢基础,大力加强基层文艺人才建设。一是实施基层文艺繁荣工程。推动文联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平台作用,大力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开展优秀民间文艺人才认定工作,目前已认定两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1937人。二是建立基层文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省委宣传部、文化主管单位、文艺院团三级培养体系,每年选送基层文艺人才到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深造学习。充分发挥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培训活动。通过文艺院团、高校的正规化、专业化的培训渠道,提高基层文艺工作水平。三是开展“学、采、送、种”主题实践。建立作家艺术家采风创作长效机制,推动各级文艺演出团体、文艺家下基层、进社区、到农村,展示展演艺术成果,汲取艺术创作灵感。

延伸覆盖,大力加强体制外文艺人才建设。一是团结引导网络作家。省作协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网络作家协会,建立省市县三级网络作协组织,实施“网络文学引导计划”,设立网络文学双年奖,成立网络文艺促进联盟。二是服务管理“横漂”群体。省本级和东阳市分别出台《关于扶持“横漂”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横漂”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导“横漂”成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三是加大组织吸纳力度。目前体制外文艺家在省级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占比有大幅度增长,其中影协占比44%,民协占比31%,杂协占比26%,舞协占比25%。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华策影视等民营文化单位做好新文艺群体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