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桥打造“韧性社区”完善基层治理

来源:台州日报 2020/05/06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10





原标题:路桥:打造“韧性社区”完善基层治理

沉浸在春暖花开之中的路桥区横街镇上林村,难以忘却两个多月来经历的战“疫”。那时,路桥区刚拉响警报,上林村就被通知,有10名群众被核实与确诊患者有过接触,需立即隔离。

十万火急,必争分夺秒!

村“两委”成员火速上门,半个小时动员到位,两个小时完成定点隔离。与此同时,村“两委”组建成小分队,舒缓周边群众的心理压力,全面宣传防疫知识、技能,做好自我防控工作。

反观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让路桥区看到了加强“韧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迅速恢复起来,是一剂补足治理短板的“良药”。

身兼数职同治理

来自河南的陈大姐夫妇是抛光工序上的老手,经老乡介绍来到横街镇坦田村找工作,“今年受疫情影响,从老家出来得晚,找工作这事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同样着急的,还有泳鹏水暖洁具厂的经理张崇富,厂里生产的部件供给着几家上游企业,虽然工人们在机器旁忙碌着,但他说:“好机器还得配能用的人,年年都急需熟练工。”

一边急着找工,另一边急着招工,两头信息却没连上。村里一听闻这事,就把陈大姐的求职信息发到辖区的企业微信联系群里,看看有没有企业需要这类岗位的员工。

没多久,张崇富就“抢”到了陈大姐夫妇,让他们来企业试一试。经过试用期,夫妇两人在厂里安定下来了。

能牵线、会搭桥仅是村居(社区)众多能力中的一项,在基层治理工作中,他们不仅是小小辖区里的领导者,更是社会事务管理的“稳压器”、社情民意的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融化器”、政策法规宣传的“服务团”。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村居(社区)的领导力、组织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五方联动共担责

“周边企业都复工了,消防安全是第一位,租客信息要掌握全。”3月27日傍晚,趁着万家灯火之时,蓬街镇沃民社区的工作人员和驻村干部、网格员、社区民警,逐户送去“温馨提示”。

沃民社区地处经济开发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长年稳定在4000余人,10人以上的出租房占80%,30人以上的有10余间。加强治安管理、保障出租房安全等工作都是重头戏。由镇(街道)、村居(社区)、网格、民警、群众组建成五方联动的责任体,全力保障着“最后一米”的安全,也为企业复工后的产能恢复守住“家后方”。

而在路北街道,各村居(社区)在日常管理基础上,以分片、分楼栋、分户等形式,精细划分成50个微格,对境外回路桥的人员进行滚动式兜底排查,确保“不少一户、不漏一人”。

“五方”兼具着镇(街道)的“外力”、村居(社区)的“内力”、群众的“主动力”,多元化的自治模式,凝聚成“约束力”,成为“最小单元”在防疫、防洪、安全等工作上的“运营力”。

云上线下齐发力

早在“健康码”运行之前,路桥区就依托台州市工业互联网产业有限公司,推出“社区应急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录入的个人信息,为社区工作人员采取进一步措施提供判断依据,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和疫情上报,实现科学精准管控。

无论是这款因疫情紧急开发的“社区应急管理服务平台”,还是已开通运行两年有余的“红会通”急救一键呼叫App等“云平台”,都是路桥区提升村居(社区)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一步。

有“智控”平台,亦有线下“战备”,路桥区为96个村居(社区)的114家“红色驿站”备配上急救包,区红十字会还为部分站点配备上自动体外除颤仪,为群众送去一年不少于130场的社区安全与应急的知识、技能宣讲的实操课堂。

战“疫”打响以来,路北街道金宸花园小区的一名业主为物业送来了84消毒液;路南街道的群众自发组建“护卫队”,把守在村口、路口;螺洋街道群众是邻居们眼中的“中国好邻居”,疫情期间义务送菜上门……在社区的组织下,“家园”中的家人们彼此联结、共同工作、风险共担,努力恢复着生活中本有的“烟火气”。 









(责编:祝舒铭、王丽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