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秋葵在餐桌上颇受欢迎。在蒙城县乐土镇梨园村,正是这个被称为“植物黄金”的作物,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摘掉了“贫困帽”。
梨园村的秋葵种植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贫困户能从收益中分红,也能在种植基地务工。
扶贫秋葵受欢迎
当下正是秋葵采摘盛期,6月24日下午,在蒙城县乐土镇梨园村秋葵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行行秋葵井然有序,枝繁叶茂、长势喜人。大棚是透明的,不遮太阳光。就在大棚内,几名工人戴着草帽,将一个个长得像辣椒一样的秋葵从枝头剪下。基地里的工人都是贫困户,工资每日一结,每人每天60元。
“种秋葵方法简单,只要阳光充足,生长速度就很快,采摘季从每年的4月份可以持续到10月份。”梨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孙保海告诉记者。
6月24日,气温超过30摄氏度,而大棚内的温度更高。记者进了大棚不一会,就满头大汗,像进了桑拿房一样。
“我们已经习惯大棚里的温度了。”梨园村贫困户朱金平一边采摘一边说,“像我这把年纪,在这里打工一年能挣几千块钱,还方便照顾家里,感觉很高兴。”
今年70岁的朱金平,因病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朱金平享受了低保、光伏分红政策,村里还为他申请了公益性岗位——村保洁员,每月有600元固定收入。如今,朱金平已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在做好每日的保洁工作之后,他就会到秋葵基地里摘秋葵。像朱金平一样在此务工的贫困户还有十余名。
“秋葵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蔬菜,现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孙保海说,基地种植有30余亩秋葵。今年的疫情并未影响到秋葵的价格,相反,较去年还有所上涨。“基地里的秋葵都是销售给批发商,批发价是5块钱一斤。”
“天晴时每天开花,每天结果。花朵闭合两天就有嫩果采,一般长到七八厘米就要采摘,晚摘了,果实就老了,不能卖。”孙保海说。
工人们都是下午来摘秋葵,因为该基地的销售对象都是周边的蔬菜批发市场,而批发市场都是夜间就开始营业,所以基地推迟工人们采摘的时间,这样销售出去,可以保证秋葵的新鲜。孙保海说,旺季时产量高,基地的秋葵还销往杭州等地,一周至两周发货一次。
选准产业促脱贫
秋葵种植基地是梨园村九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多个种植基地之一,九零合作社则是梨园村引进的扶贫企业。
梨园村土地肥沃,村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2017年,在广泛深入群众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梨园村扶贫工作队引进了两家农业企业入驻梨园村。一家是九零农业种植合作社,一家是浙蒙农业种植合作社,两家合作社总投资500余万元,共流转土地800余亩,建设蔬菜大棚400多个,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余元,带动村民近百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2人。
九零农业种植合作社共种植了30余亩秋葵,亩均产量达3000斤以上,亩均产值超过15000元,效益可观。九零农业种植合作社除了种植秋葵外,还种植有辣椒、豆角、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多种有机蔬菜,及西瓜、网纹瓜等水果,总面积410亩,一年四季均正常生产,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记者在秋葵种植基地采访时,合作社的网纹瓜也正在采摘中。
“一年四季都不愁没活干,每个贫困户每年在合作社的务工收入能达到5000元。”梨园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修志说,合作社正常日用工量20余人,采摘季节用工可达100余人。
“农户流转土地每亩800元租金,在基地干活每天能收入60元,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修志说,除了获得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贫困户每年还可以从合作社的收益中获取分红。
九零合作社成立时,村里注入了65万元的资金,合作社每年会从利润中拿出3.75万元交给村集体。这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80%分给贫困户,剩余20%用于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
既“授鱼”又要“授渔”
梨园村靠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项目,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脱贫致富道路。2014年梨园村总人口3942人,其中贫困户89户205人,贫困发生率为5.2%,到2019年,该村还有4户5人尚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15%。
扶贫项目的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梨园村利用集体经济收入陆续开发了多个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工作岗位,如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护塘员、光伏管理员等。目前,村级开发的扶贫公益岗位3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7人就业。
按照九零农业合作社的规划,明年要把秋葵的种植面积扩大到60余亩。之所以扩大种植,和秋葵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有关。“目前来看,我们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根本不用愁销路。”修志说,在秋葵种植规模扩大的背后,会有更多的贫困户因此受益。
目前,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梨园村农民的致富基地。2018年,梨园村还依靠蒙城县人社局和乐土镇人民政府,以梨园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成150平方米培训教室,100亩实训基地,200平方米扶贫车间。
“要既授予鱼又授予渔,给贫困户带来就业,实现增收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修志说,“我们现在已经培训劳动力120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人。同时,面向贫困村开展贫困劳动和专场招聘会,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20人。下一步我们将做大做深产业,让贫困户不仅能脱贫,更能在家门口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