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王国华
提到短命的得意门生颜回,孔子总是一副可惜怜惜叹息的样子。他什么都好——“贤哉回也”,盖棺定论。他还有具体的优点——“不迁怒,不贰过”,即,不轻易发脾气,不重复犯一个错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物质条件没过多要求,一心学习,谋求上进。
孔子还有这么一句:“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这句话怎么理解?按多年流传下来的释义,也是表扬颜回的:“我看见他一路向前,从没停止过,可惜死了。”孜孜以求,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符合刻苦奋斗的主流价值观。
但如果从相反的角度解读呢?——可惜颜回这孩子,他只知道一路前行,却没见他停下来过。如果他能停下来多好啊。
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停下来,原因很多。停下来思考,停下来咀嚼消化,停下来实践,蹲下身是为了跳上更高的一个台阶。或者,干脆学到一定程度就不学了。人的天赋不同,承受能力各有其限,若目前掌握的已经足够修身养性,养家齐家,那就算了。再学下去,或走火入魔,或旁门左道,否极泰来,乐极生悲,不是好事。
有平衡,有自我约束。有底线。这也符合孔子一贯提倡的中庸原则。
学习如此,做人亦如此。行善乃人生向度,亦为自我净化提升之路径。与人为善,与物为善,与周围环境为善,则和谐和乐,自己亦获其利。但善亦有度,放生者将毒蛇集中散布于村庄附近,乃至将老鼠跳蚤若干公斤置放于森林中,骤然改变生态,周遭之事物,皆成受害者。恁多老鼠跳蚤,也不知他是如何搜集到的。既论公斤算,似为买来。有买则有卖,有卖则有捕捉,有捕捉则有杀戮,“行善者”只顾一己之善,罔顾结果,实已成杀戮源头。另有一“善”,迁就一切,无论善恶,妄想善能改变一切,以至善自居。至善转为至恶,乃真理两极之随时转化,忽视不得。不至善者,方有恶之停止。
推及一切,皆应有进有停有退。孔子以颜回论行止进退,非为只推崇“进”。但“进”是人生第一步,稍有功力修为,或一般意义上的功成名就之后才可论及止与退,孔子之叹,言外之意可以理解为:颜回应该是有“止”的,但我没来得及看到。他没来得及让我看到,还是因为他死得太早了。
粉青派
孔子是个老实人,说话直来直去,几乎没什么遮掩,比如这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年轻人很可怕的,别惹他们。四五十岁的人还默默无闻,那就没什么可怕了,随便欺负他们吧。
郭德纲把这句话浓缩为一句更直接的大俗话:“欺负老不欺负小”。传播这句话的时候,郭德纲还年轻,他的对手基本都老了。此语有很强的针对性,你欺负我,后果很严重,我欺负你,活该。丛林社会的规则和思维方式一以贯之地延续到今天。正因此语还是具有威慑力的,所以从古至今历来不缺少“粉青派”。他们唯青年马首是瞻,虽然有时插着青年领袖的大旗,但也是以巴结、连接为目的。而一帮无见识、无话语权的年轻人猛然见一有权有势的人愿意跟自己站在一起,多么开心啊。自然一拍即合。
“粉青派”目的在哪里?一个是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年轻人是白纸一张,随便画,谁先画上算谁的。自己的衣钵有传承人了。这样做的,还算得上理想主义者。但更多的,是潜意识里为自己找后路。孔子说的“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中的“今”指的是什么?是能力?是品质?其实在大多实践者那里,是资源。当年参加五四运动的活跃青年,如罗家伦、傅斯年、许德珩等人,后来都成了这个校长,那个所长,他们只要敢折腾,走在自己那一代人前头,就掌握了资源。他们不用跟前辈比,只需胜同同龄人一筹即可。人类就是这样一辈儿一辈儿推上来的。前浪死在沙滩上,后浪即使是垃圾,也得涌上来啊。涌上来就掌握了社会资源、运行机器,就有了力量。那时老一代人还没死绝,但你已不再潮头了,总得有个靠头吧。靠谁?靠当年的年轻人,今天的资源掌握者。
其实青年的成长规律与前人无异。到了一定岁数,也是泯然众人矣。有的甚至在嫩芽时期便已露怯。鲁迅看得明白:“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比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这并非唯物史观的理论或革命文艺的作品蛊惑我,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诱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地敬畏了……”
然而鲁迅之言只能代表一种强悍者的态度,大多数中老人还是有一种青年迷思。只要青年做的,都对,都支持。虽然明知其也分三六九等,但不管是谁,他都不说“不”,只在其中和稀泥。这的确不失为一种广种薄收的方式,有些人确实因此得利了。这里就不需要点名了吧。
孔子的后一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从今天的角度打量,仍有可商讨之处,但强调“不足畏”,潜意识里是鼓励追求真理,而不“帷书”“唯上”。那是孔子的真实感受,而且最有意义。人是有郁结的,他一定要找个出口,把当初因巴结而付出的尊严与人格,通过“欺负”排解出去才能平衡。因为人的寿命增长,孔子所说的四十五十可以换算成今天的六十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