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野趣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0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汪晓东

文/摄

立冬早已过去,大雪已经来临。大雪之前的徽州大地几乎没有冬的痕迹。

暖冬如盛秋,漫山遍野如火似练。山岗上、古道边,红彤彤的是乌桕、金枫,还有苦楝和银杏都灿烂着;脚下山涧里的流水,也纤细绵长,不再哗哗作响,直奔远方,而是点点玉珠落玉盘。途中,有人戏称“袖珍瀑布”。两山夹一坞的田畈里,也不再是早些年种植的晚季稻,泛着金黄金黄的脸庞,等待主人前来收割丰收,当下种植的是经济作物,这里的猕猴桃、高山蔬菜等等是城里人的“宠物”。

这是徽州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是雄奇黄山余脉中灵山与凤山相依相伴的地方。这里千古名泉的美丽传说,这里皋楳之庙的灵验秘闻,无不诱惑着都市人家的向往……

弃车上山,穿过浓荫蔽地的一段竹林,眼前有新筑的仿古指路牌,箭指上林、产庆、湿坑和高庙遗址四个方向。

同行中,有一对青年男女,他俩被眼前的风景所迷诱,正陶醉其中,倏忽,眼前高坝上的那棵野柿子树让人眼前一亮,树枝上满身挂果,通透明亮,如同都市里夜幕下的街灯,泛着明晃晃的光芒。那男青年心领神会,快步疾走,奔向那棵柿子树。树上满身写着“事事如意”,但高不可摘。只见柿子戏谑着他,“我是甜,你来摘呗!”这小伙子还是很聪明的,信手拾起路边一棵丈把长的毛竹,使着狠劲,奋力扑向柿子树,只见那柿子顺势而晃,俏皮地躲闪着。然而外力的作用,一旦超过了柿子树与柿子的粘合力,那红彤彤的家伙,只得乖乖投降,束手就擒。小伙子心满意得地拾起几个黏糊糊的如肉丸般大小的柿子,美滋滋地尝起来……那个甜啊,是一种野性的甜、自然的涩,涩得舌尖上有些发麻……女青年接过男青年递过来的野柿子,取出手巾,小心翼翼地包裹着,放进了她那精致的小坤包里。

拾阶而上,有一块金黄的银杏树遮蔽的浓荫。浓荫下是青石板铺就的山道,山道边有清凌凌的小溪。在小溪的平缓处,有一方小石塘。石塘里游鱼如织,不多的水草,难以遮拦它们生命的活力,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鱼乐图》。听到游人的脚步声,游鱼霎时沉入清澈见底的水中,似乎跟游人玩起了捉迷藏。

“在这!”

“在这!”

行人中不时发出喊声,似乎昭示“发现”的惊喜!

“汪!”

“汪汪!”

被惊叫声唤醒的农家小狗,怯生生地瞪着眼睛,边叫嚣边向后退去,随着游人的接近,索性躲进老屋的门槛边,一个劲地狂嚣起来,“汪,汪,汪”,那叫声令人感到,它将遭受袭击似的。

我们一行人也加快了脚步,沿着石道奋力向上。同行有个调皮的小女孩,干脆奔跑起来,“妈——有狗。”她妈妈是我们这次高庙探访的向导,她瞻前顾后地照顾着大家,没有多顾及她的女儿,这让这个小女孩好生委屈,以至于午饭时,执拗着不肯与大家一起午餐。大家一番安慰后,她明白起妈妈的用心,也不再生气,挤坐在她妈妈身边,大快朵颐起来,也不再“强调”她脚崴了……

深山探访,尽收野趣。我们一行中人,边走边拾掇野板栗,食之甘甜,回味绵长。见有山民正在开锄挖冬笋了,同行中有位妹子,买走了刚从竹林里挖出的所有冬笋,经打听,单价每斤12元。还有位妹子在大山里采摘了一大兜野芝麻的禾苗。这禾苗青溜溜的,中午爆炒后,大家觉得非常可口。一个“鲜”字,诠释着这顿午餐的特征。

过一条厚厚落叶密集的山道后,大家便可轻松踏步返回走了。

一条是新开的水泥路,直些。另一条是古道,曲曲折折,但风景不错。究竟走那条路呢?有人走的是水泥路,不一会儿,就可以到达登山时的停车场。而也有些人走的是古道,古道上行走的人们见到了一幕特别的风景:一群乌漆漆的鸭子,排着齐整整的队伍,哗啦啦地登高——原来从山涧里戏水后的鸭子,扑棱着翅膀,抖落身上的水珠,开步登高,一步一摇,犹如好多个“卓别林”,志得意满地“晃”进“天上人家”。原来这些鸭子,是深山坞里半山腰那农家所饲养。据说,这种鸭子在市场上特别抢手,价格不菲……原生态啊,原生态。

原生态的东东,总令城里人向往。这恐怕也是现代人常常念叨“乡下好”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