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可为的歙县非遗传承青年匠人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0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孙文萍

传统工艺作品,最能反映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最能彰显民族的气韵神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但是,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学习周期长,年轻人很少问津,传统工艺从业者年龄偏大,导致很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陷入濒危状态。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歙县逐渐活跃起一批优秀的非遗传承青年匠人。

90后项颂,是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其父项德胜是徽韵工艺品厂经理,省级非遗传承人。作为徽墨制作技艺世家项氏徽墨第四代传人,项颂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翰墨飘香的环境中,父亲那狭小的徽墨制作工作间便是项颂小时候最爱去玩耍的地方。黑色的墨料、捶打墨泥的铁锤、诸多制墨工具在他的眼里都是那么的神奇有趣。大学毕业前夕,在了解到家乡徽墨、歙砚等老手艺面临传承窘境时,项颂毅然拒绝了校招企业抛出的橄榄枝,回到家乡开始了非遗传承之路。和父亲多次长谈后,项颂了解到,制作徽墨的基础,在于墨模雕刻,它不同于普通木雕,所有图案和文字均反向雕刻,全国掌握此项技术不超过十人,学习模具雕刻成为了项颂系统性学习徽墨制作技艺的第一步。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厂里的模具室钥匙,一头扎进了模具室,日日看,夜夜琢磨,从老师傅的作品中获益良多。从开始的直线、简单纹路,慢慢过渡到花鸟鱼虫,再到亭台山水,最终学习雕刻中最复杂的人物。

“老一辈人的优势在于技艺的出神入化,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有绘画功底和现代设计艺术知识。”项颂认为。“我相信设计的力量会越来越重要,只有通过设计,手艺人才能提升到艺术家的层次,作品才有更多的附加值。”渐渐熟能生巧的项颂,设计雕刻出了人生中第一件作品《镜花水月》,以明月和铜镜为主角,祥云与水相互融合,将成语具象化设计,得到了长辈的一致好评。项颂干得更带劲了,他坦言,“现在设计在徽墨领域才刚刚起步,但是这正是年轻人从事徽墨大有可为的时候”。用现代设计语言来转化传统手工艺,正是这批九零后的优势所在。

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埋头苦干,更需要行业间的交流和学习。自2012年起,项颂多次随父亲征战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展会,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2012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作品《加官进爵》荣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2013年10月,作品《寿比南山》荣获第三届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展“二等奖”;2014年被评为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传承人;作品《竹报平安》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作品《五岳独尊》荣获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2016年,作品《文宝集锦》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2015年获得由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省非遗保护中心、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举办的首届雕刻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并荣获“安徽省雕刻新秀”称号。2016年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5年,项颂更是一发而不可收,被塞尔维亚孔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将徽墨非遗文化传播到国外。

互联网为徽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项颂尝试着把徽墨推广到多个网络平台。一开始,他和朋友合作,在淘宝网销售创新的徽墨工艺品,从原本形式单一的徽墨墨锭,开拓出徽墨摆件、把玩件及徽墨收藏品,远销美国、台湾,让徽墨销售不局限在国内。之后,又与淘宝拍卖和京东拍卖合作,凭借他们的平台拍卖徽墨艺术品,拓宽渠道。手机APP也成为了项颂传播徽墨的新媒介,他在微店、微信公众号、京东等多个APP发布作品,宣传徽墨知识,并定期更新研发设计的新作品。销售的过程中,项颂发现很多买家其实并不太懂徽墨,他有问必答,耐心讲解,遇到自己也不懂的,就请教厂里的老师傅或者翻阅典籍,自己的知识也不断扩充和累积。将徽墨设计为收藏品后,保管成为一大难题,得不到妥善保管的徽墨会出现开裂、表层霉变等问题,项颂将作品锦集、徽墨知识和保管方法印成小册子,与作品一同寄给收藏者,得到众多好评。

与项颂相似,90后歙砚雕刻师胡彬也是家学渊源,当选为歙县青年人才并已是市级非遗传承人的他,父亲胡秋生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姑妈胡水仙也是市级非遗传承人,从小在家庭的影响下,胡彬很早就对歙砚产生了兴趣。大学毕业后,原本可以在大城市发展的胡斌,发现自己比较适合精雕细琢,在父亲的指引下,开始系统地学习歙砚的制作工艺。在传统工艺之外,他还学习了国内外的设计知识。“我们的题材选择比传统题材更广泛,传统题材往往以升官发财为主题,现在很多生活化的题材都可以选择”。胡彬认为。

2013年大学毕业后,胡彬加入黄山市古城歙砚有限公司砚雕研究院学习;2014年在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内学习砚雕古文化知识并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设计专业学习;2015年进入中央干部管理学院进行学习,正式担任黄山市古城歙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并参加第二届“和氏璧”杯非遗(歙砚)技能大赛;2016年帮肋建成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二馆并开馆,赴清华大学从事非遗人才交流活动并进行笔墨纸砚的专业化制定标准交流,参与承办了第三届“和氏璧”杯非遗(歙砚)技能大赛;2014年-2016年参加与安徽省农业大学合作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徽墨歙砚传统产业保护性现代化开发研究与集成示范。

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的周健,原本有一个令人称羡的固定职业,2007年毅然辞去现有的职业,回到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帮助父亲周美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打理起了内销与外贸两块。在徽墨制作技艺上,周健忠于古法,形式创新,做到“继承传统求突破,师古不泥变中新”。产品在做好专业书画家的工具的同时,开发了迎合市场的集锦墨和符合时下年轻人喜欢的卡通造型的墨。销售上借助互联网优势,推动鼓励年轻人做产品的网络推广员、销售员,目前产品远销日本和欧美等国家。

已有7年砖雕从业经历的90后吴丹以精湛娴熟的技艺,设计出了一方名为《闲趣》的砖雕作品,今年八月份参加在甘肃举办的2017年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获得大工匠奖,成为“砖雕十大工匠”奖项年龄最小、也是唯一的女性,在全国14个省市的132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吴丹觉得结缘徽州砖雕是一件幸事,最享受的就是其中努力想做好一件作品,全身心投入的过程!

年轻人从事传统工艺美术还是小众,但是这批90后给传统技艺带来的不仅是新生力量,还有许多新观念、新技术,这些都潜藏着让传统工艺美术焕发璀璨生机的动力。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像项颂、胡彬、周健、吴丹一样的年轻人,展现出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并把从事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和技艺传承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