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方立新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这是党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于我们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对于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黄山市处于承东启西、纵贯南北重要地域,面对各地区发展竞争加剧,要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社会进步的新趋势,准确定位本地区的发展实际,科学分析,查摆不足,取长补短,优势突破,加快发展黄山先进制造业。
一、明确重点,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因此,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当前,从全市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出发,着力构筑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带和增长极。一要大力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绿色食品、汽车电子、绿色软包装、精细化工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扶持以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服装等传统产业。通过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二要突出发展产业集群。围绕主导、新兴和传统三大产业,形成绿色食品、绿色包装、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5个百亿产业。三要不断提高产业水平。鼓励自主创新,始终把科技进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手段,力争到2020年,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0%。
二、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从世界产业趋势看,每一次产业转移都加速承接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加快承接地区的经济增长步伐。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完善交通、能源、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构建以高速公路、铁路为框架的陆路交通运输系统,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主动承接长三角经济圈辐射,把黄山市建成长三角先进制造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积极推进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把核心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和采购中心承接到黄山来。
三、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强化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载体。实施百亿园区培育行动计划,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全市实体经济增长极。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引导先进制造业向产业带集中。明确园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优化园区空间和功能布局,探索和实施“飞地工业”发展模式。加快“双清双控”和“腾龙换鸟”,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确保先进制造业入园项目用地。生产性服务业是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依托园区这个大平台,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从主要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加强市场、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民间资金投向制造业。设立制造业发展基金,安排专项资金对对重点发展产业进行扶持,引导、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改项目列入国家或省重点计划,争取更多的国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引导资金和技改基金的支持。积极引导银企全面合作切实解决优势企业在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五、突出技术创新,提高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国家振兴之源、强盛之基。加大投入,突出抓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深入开展“互联网”+协同制造行动,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实施“零地技改”“机器换人”,提升企业智能化程度。突出产品研发,实施名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建立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投资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创业或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促进产业技术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黄山智造”品牌。完善信息网络,加快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步伐。用信息技术提升主导、新兴、传统产业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大科技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力度。
六、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当前,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到全市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便企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强化企业运行调度和协调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发展先进制造业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协调推进,逐步形成加快发展全市先进制造业的强大合力。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多层次制造人才队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保护,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