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折射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0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格斯特

如同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哈姆雷特一般,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人的乡愁。乡愁是个体的体验,乡愁也具有独特时空的特征,然而,乡愁离不开乡土,乡愁也来自乡土,“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折射”。在11月18日至20日召开的“乡贤·乡土·乡愁——文化徽州高峰对话”上,与会专家学者都给予了认同。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黄波对乡愁有自己的定义,我觉得乡愁源于农业特征。“乡愁于居住村里的人来说是对乡土的眷恋,于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是对农村的思考和回忆,于从未到过乡村的人则是城乡之间反差中对乡村天人合一理念的回归”。黄波说,呈坎还有3000多人住在这活生生的景区。可见农业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还能使文化更好地延续。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万曙研究了明清文人笔下的徽州图景,一幅幅山水徽州、田园徽州、财富徽州、书香徽州的美丽画卷,勾勒出一幅幅乡愁图景。朱万曙说,明清时期的徽州图景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之下的图景,是文人笔下的图景,它们是真实的,虽然是局部的,但是带有文人情调的。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也对黄山的乡村满怀“愁绪”,“徽州青山环峙,秀峰叠翠之美,令人陶醉”。古诗云:“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勾勒出徽州水土的清幽和文化的繁盛。

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刘奇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了乡愁文化。他说,转型中的乡土社会,社会主体由稳定性向流动性转变,社会生活由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社会空间由地域性向公共性转变,社会关系由熟悉性向陌生性转变。现在乡土正由熟人社会向半陌生人社会转变,出去打工的人回来变成半个陌生人,社会结构由紧密性向松散性转变。但不管如何变化,以乡为基点的活动空间和以土为基础的生存依托,这是乡土的遗传基因。

挖掘乡愁文化,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文化传承,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黄波说,习近平总书记给了我们一个好的概念——乡愁。将乡愁作为一个最大的旅游吸引物,将城里的人引到乡村,将当地人留在乡村。他进一步说,传统上,农业被认为是生产农产品的产业,但是现代农业在保存国土、传承文化教育等空间提供方面,功能越来越丰富,而多种功能的发挥的载体就是乡村。在这个过程中,乡村逐渐成为一个集生产区域、农民生活空间、城乡交流空间等于一身的多元价值空间。京东集团文旅事业部总经理孙峰结合自身的实践指出,中国现阶段面临的大背景是消费升级,旅游就是生活,这是一种趋势。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有助于用户旅游前有判断,过程中有体验互动,旅游之后产生共鸣。徽学专家、黟县作家协会主席余治淮说,黟县西递、宏村旅游发展就是根植于厚重的文化。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认为,乡村文化在稳定社会、凝聚人心、和谐社会方面有很大作用。在挖掘乡愁文化过程中,亟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对立,不是落后与先进的关系,而是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二是保护利用与农民利益的关系。要让农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如果为了发展乡村旅游把农民赶离土地,没有农民的农村还有什么意义?

三是生产生活与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土地、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坚持发展可持续农业。黄山的宏村曾被CNN评为中国最美景点第一名,正是因为其人与自然、山水和谐共生,这也反映世界文化追求的价值所在。四是多方努力与协同共进的关系,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非物质与物质融合才会有灵气和生命。王思明说,文化遗产是祖先根脉、历史传承、精神家园,不仅关乎历史、关乎过去,更关乎现在、关乎未来、关乎子孙万代,我们要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精神家园。

对于黄山的乡愁,黄波认为是以徽州文化为载体的。“这样一个区域所凝聚的乡愁,已经不单纯是属于黄山,应该是全国人民共有,世界人民共享的乡愁。”为此在黄山的旅游开发中,要避免同质化,实现差异化,要有属于黄山主打的产品,“黄山所有的旅游产品印上黄山制造一个深深的烙印,将黄山这种世界共享的乡愁分享给我们每一个游客。”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认同黄山对于乡愁、乡土文化的挖掘,“黄山市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了徽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到黄山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产业发展之中。如今,走进老街,木雕、砖雕、石雕、竹雕、漆器等工艺品市场化程度非常高,而且徽州的工匠们继承了专心致志、做事精益求精的精神。非遗传承人,不仅是工艺的传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则说,唐模法国家庭旅馆是中法合作项目,中国徽派的风景与庭院和法国的细部装饰、营销管理进行跨界融合,双方既有美人之美的情怀,也有美美与共的事实与分享。余治淮说,很多文化人士参观旅游西递宏村时候,对这块土地能够保存这么完整的传统古民居,保留这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感触良多。他们说,黄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据地,很多东西在其他地方看不到了,只有在徽州才能感受到。

为此,钱念孙建议黄山市要汲取徽州前人的经验,看看西递宏村、呈坎棠樾,这些村落建了几百年,还有优美的形态存在,美好的人居环境,很难得。朱万曙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年明清文人笔下的图景是参照,今天我们更应该超越过去的图景,面向未来,创造更加美丽的新图景。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浩认为,我们要回到传统徽州,在浩如烟海的个案、故事、典籍中去寻找能够创造性地转化为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内容。这也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