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字村庄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0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汪远定

休宁“儒村”,是我迄今见到的最为儒雅最有徽味的村庄名字。

它的水口伫立着一棵古樟,高大而突兀,仿佛是一位身份特殊的村民,它不言语,不走动,只是默默、静静地守护着儒村,它用生命注解着这片古老的村落。听住在附近的老人说,1982年、2015年严冬的两次大冻,它的元气大伤,日益稀疏的枝叶像极了耄耋老人的鬓发,微微震颤的手脚经不住一阵风、一场雨。它渐入老境,身上挂着的一块招牌:“200年香樟”,不知是否符实,反正我们同行的人无不感到惊诧,200年的古樟树有这么粗大?无疑,是林业部门的疏忽,因为这样的大树实在不多,它的腰身需要数人方能合围,估计至少也得有500年。

或许,一棵古树,遗世独立,一定是禅悟到天地的玄机,哪怕老去也是一曲集日月精华的绝唱,亦如李商隐吟咏的诗章:“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行走儒村,我们嗅到了不一般的乡土的味道:在儒村“儒”味很浓。村头的“麟圣博物馆”,给了我们惊喜与答案。正如村名,“儒村”的确是大儒栖居之地。馆长告诉我们,宋代大儒朱熹曾在儒村讲学,馆内珍藏有当年朱熹在当地讲学的讲义与书院的匾额碑刻,一片片浓墨重彩的历史凝缩在文物里,延伸在岁月的片段。我想,在漂泊异乡的儒者心底,一棵足够幽远的香樟,撑起的是一片天堂,那里的徽州依旧是徽州,像珍藏博物馆内的一朵圣洁的莲花敬献先祖汪华,像朱熹在儒村讲学授课的情状历历在目,儒村本就是徽州读书人的典型村庄。或耕读乡野,或入世为官,或亦商亦儒,这方耕读传家的神奇土地,给予的是“儒家”的传世力量。

说起磻村,你或许不清楚,但提及“三棵树”,你就熟悉了不少。细究“磻”来,也别具一番风味。据说是水口南岸那头石牛用健壮的四肢在北岸耕耘而成,一大片山田,八十八丘之多,谓之“磻”;而该村又临河而建,谓之“溪”。所以,这片古老的土地——“磻溪”便充满了一种浓郁的农耕文明的气息。

磻村的水口处,原本林木葱郁,成片的水口林蔚为大观,而今“三棵树”早已闻名遐迩。这三棵苦槠树历经千年洗礼,也越发精神。它挺立在翠绿的茶园中间,像一支巨笔饱蘸夹源河甘冽的溪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书写久远的记忆与浓浓的乡情。三棵树下书写“三让”的传奇,正如村口“延陵舊里”,一道青石匾书铭刻的是吴氏的血脉,先祖吴泰伯让贤、让理、让财的义举令人敬重,其三让天下的行为受到了孔子的赞誉,被尊为“至德之人”。而这种贯穿其中的崇高的宗族精神,如夹源河水源远流长、世代相传。

三棵树陪伴“潨潭桥”走过近三百年。夹源河,东坑河回流于此;“水面风迴”“天心月暎”交汇于此。这座修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雍正四年即1726年重建)的石拱桥,二墩三孔,四十二米长,七米宽,八米高的古廊桥,为当初休宁北乡唯一的一座带有桥廊的石拱桥。桥北龙山坡上原是吴氏家庙,供奉着四大金刚菩萨,内有建筑恢宏的“大雄宝殿”,可惜的是如今已全无踪影。

三棵树守望着千年磻村。我们站在三棵树下,尽情欣赏着磻村的美景,仿佛隐约见到了它昔日的风光——中门厅、楼下厅、贵阳厅、大雅厅、新厅,这五座吴氏宗祠分别位于村子的不同方位,也似乎看到了当地乡贤、原休宁中学教师吴守彬先生在《休宁北乡千年古村落——磻村》一文中所描述的古老村貌:“依山临河,呈船形,三华里的长街及后街贯穿全村,平坦光泽的路面由云头纹的褚色石板铺就,下有排水道通河,路上从不积水。街边的店堂屋舍整齐连片,错落有致,墙上镶着刻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神话故事的石砖、木竹雕饰。”

磻村。水口。三棵树。一个大大的磻村街,一处灵秀的水口,一道千年的风景线。年轮在年轮里耕耘、翻转,一棵树成了一道风景,三棵树便成了一群风景。正如美丽的传说,它们发挥着“许愿树”的能量,至今还散发着爱情的芬芳,像深陷爱情的年轻男女金龙和银凤,他们俩青梅竹马与追求爱恋的故事还在传颂。一代代人,都将美好镌刻在红布条上,系挂在“三棵树”,只要用心祈福,虔诚祷告,就能如愿以偿。

前川,这个临水而建的古朴村落,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它北邻黄山风景区,南邻齐云山风景区,西靠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西递,是蓝田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国休闲养生的核心区域。这里有成片的水口林,有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杂子墩”呈现了农耕文明的生活样式,“仁安桥”下流动着世俗的繁华与儒风的高雅。

说起“杂子墩”,仿佛是那四五十棵古树的群像,它们分别是400年的香樟、300年的黄连木、青冈栎、枫杨、楸树,还有100年以上的糙叶树、鸡爪槭……该镇文化站的李大姐说,“杂子墩”又叫“螺蛳墩”,位于东干河岸,是蓝田的一个水口,占地五亩,墩傍东临溪边,西靠菜地,南伴石桥亭,北至东干桥头,旧时墩上长满古木,品种繁多,这与古时候东干人外出经商有关,大凡徽商在离开家乡时会在水口处栽种一棵梓树,寄寓着一种浓浓的乡情。而要揭开“杂子墩”的神秘面纱,还得从蓝田方言说起。原来每到深秋时节,这片水口林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尤其是青冈栎树,枯黄的叶子随风而落,其果实形状如珠子,似毛栗,也不停地坠落在地面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尤其是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开到这里,欢呼雀跃,捡“杂子”,当地人称青冈栎树的果实为“杂子”。或许,这就是“杂子墩”的由来。

距离“杂子墩”不远处,即是仁安石桥。这座桥,修建于清代,石拱单孔,长8.5米,宽6米,桥上置亭,名曰“紫光阁”。“紫光阁飞檐翘角,顶设一锡葫芦,亭脊饰有鳌鱼、松鼠等砖雕,亭内设有文曲星画像,旁悬一铜钟。原为三层,经风雨剥蚀,年久失修,今仅剩一层”,“桥上昔有‘文光射斗’匾额和‘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楹联一副”,从介绍仁安桥的更多的文字里,我们感受到一座古桥的沧桑,一种岁月的沉淀,以及一缕“逝者如斯”般的惆怅。而今,对望“仁安”,欣赏镌刻其中的遒劲书法,我们仿佛找到了一条通往圣贤的古道,昔日蓝田学子途经此桥,无不顶礼膜拜,虔诚跪拜“文曲星”,对“仁安”二字更是心领神会,这本是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境界,何况乎尊师重教、文风馥郁的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