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徽味香飘悠远(外二篇)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0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古远的生活方式生存形态,现代的节律和追求,撞击出来的还是乡愁,在徽州在黄山,这种现象特别强烈而浓郁。随之开放的,是我们的文化永远新鲜而馥郁——编者

去过苏州,到过上海,那里的景色宜人,可打动我的却是公交车上的吴侬软语。柔美的女声用方言报一次站名,再用普通话说一遍,感觉别有新意,让我这个外地人都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文化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地方文化保护的良苦用心。

我们徽州的方言特别多,歙县话,绩溪话,黟县话……甚至翻过一个山头,方言都不同了,可流传下来的却越来越少了,更别说推广和普及了。有些家长怕孩子们上学时被一口的乡音遭到排挤,从小就让他们说普通话。好些家庭有种奇怪的现象,父母两人这边说着方言,对孩子说话时就又马上换成普通话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徽州有着几千来的历史,随随便便一个小小的村庄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徽州的故事源渊流长,文化广博深邃,可锁在深闺无人识。

过年的时候,徽州的风俗会有舞龙的,跳板凳舞的,唱大戏的。可仔细看看,都是些年过半百的老头老太们,这些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凑出来的班子,演了今年就不知道明年还演不演了,想想都令人心疼。好在现在有些村子会自发地排演,每次都会吸引十里八乡的人来看热闹。

徽州文化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人从自己的衣食住行中,从儿时的耳濡目染中,从口口相传的仁义礼教中得来的传统精髓。

如今,上网随便一搜海内外大片比比皆是,可正宗的徽戏难得看到。操徽州方言的人口数总体上在衰减,在自己的家乡却没有了“土壤”。徽州的传统小吃也随着乡村小食品厂的陆续倒闭再也寻不到了。

一次我听说市图书馆有徽州风俗讲座,兴冲冲地带着女儿挤公交车赶着去听。一个阶梯大礼堂,坐满了带着孩子的家长,盛况空前。原来这里还在举行一场儿童作家的读者见面会,我分不清大家是被本地的民俗吸引来,还是冲着儿童作家来的。

我把徽州特色的小吃,徽州风俗写出来投到外地的报刊上去发表,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徽州,喜欢徽州。作为一个徽州人我总在问自己,生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己真正懂它吗?每年过年只要婆婆用糕模做渔亭糕或者做腊八豆腐,我会和女儿一起参与,让她自己动手去做。做为一个徽州人要知道和可以知道的,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生长在徽州这片土地上,是我此生最大的福气,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的我,喜欢收集和记录徽州文化。我带女儿参观历史博物馆;参观屯溪墨厂,让她亲眼看制墨的过程;还带她去看制砚的师傅怎么把一块砚石做成砚台的。作为一个生长在徽州土地上的母亲,我不想因为女儿的童年里没有受到徽文化熏陶,而留有遗憾。

看过一些走出去的徽州人,他们在自己的书中娓娓道来徽州的风俗,徽州的美食,徽州的山水……那种深深的徽州情结,是在血液中,伴随徽州人一生的财富的。

理想中,徽州人是住在马头墙的徽派建筑中,家里摆着徽派盆景,用着竹编的徽器,墙上挂着徽雕,餐餐吃着徽菜,闲时欣赏新安画派的书画,有个头痛脑热也是用新安医学来把脉问诊……

让徽剧唱起来,让徽雕刻起来,让徽味香飘更远。

找寻美味

没有什么能挡得住吃货寻找美味的脚步。朋友说岩寺的老街上有好吃的,灵山的酒酿,潜口的馄饨……已经香飘百里。我当然不放过,一路寻去。岩寺老街地处城区的繁华地段,街口的照壁上写着“岩寺老街”四个金色大字。

我去的时候下着雨,街上人不多,好些店铺都没开门,沿着青石板走,这条不大的街道,十几分钟就能走通了。门口的招牌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灵山酒酿,个子不高的老板正在忙碌着,一反街道的冷清,门庭若市,有老吃的熟客,有寻着名找来的吃客,小小的店面里,几个桌子已经坐满了人。一桌人刚吃好,我们见缝插针地赶紧找个位子坐下来。仔细瞧去,店里两个大大的钢精锅正热腾腾地煮着,一边是煮着酒酿,一边锅里煮着汤圆。汤圆是芝麻馅的,是老板手工制作的。我很好奇老板为什么不同一个锅煮,听老板说,因为汤圆煮的时间要长一些,而酒酿煮的时间过了就会发酸,这样两个锅同时煮着,先放汤圆下锅,再放酒酿,时间到了,先盛酒酿,再盛汤圆,火候就把握得刚刚好。

老板姓方,灵山人,他家世代做酒酿,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他的酒酿是采一种叫酒酿花的植物拌在蒸好的糯米里,保温发酵三天而成。因为是纯天然手工制作,吃起来格外香甜醇绵,难怪引来了那么多远近的吃货。

不大的店里还立着个大冰柜,上面整齐地排满一只只小碗,小碗里清洌的酒酿白胖的米粒都挤在一起,围成团,中间被挖了个洞,有点像古时传说中的和氏璧,白得晃眼。有顾客来了,老板就拿出一小碗,往热气腾腾的锅里一放,过上一小会,捞起来的时候,还是那个白色的圆圈,一点都不散。顾客中有个母亲对着孩子说道:“看,碗里有个白色的手环。”

终于等到酒酿被热气腾腾地端了上来,中间是白色的酒酿圆圈,旁边围着八个白胖的汤圆,一副喜人的可爱模样,赶紧咬上一口,香甜的感觉直接从齿间沁到心里了。

店里的酒酿还可以散打的,六块钱一斤,称好了再让老板浇上几勺酒酿水,美美地拎着,回家放在冰箱里慢慢品尝。冰酒酿很好吃,或是回家打个鸡蛋。煮酒酿听说是强身健体的。我们在店里时,有附近的居民也来买酒酿,老板一天要做十几脸盆的酒酿,一个上午就卖完了。

吃完酒酿,唇齿余香,我继续往前走。没几步,就能看到一个“潜口馄饨”的招牌。两个中年妇女正前前后后地忙碌着,制作馄饨的台子就摆在店口,满满一盆的肉馅已经用了大半。里间放着几张简易的桌子,盛馄饨的碗也是最简单的,但一点不影响馄饨的美味和吸引源源不断的食客们。

馄饨皮被切成四四方方的模样,一撂撂如纸张般轻薄,老板娘不是用手拿,而是用一根竹棒挑起点肉馅直接放在皮上,竹棒夹肉带起一张皮直接放入另一只手中,再轻轻一捻,一个馄饨就做好了。做好的馄饨被麻利地放入盘子,攒成一小堆,一并倒入煮沸了的水中,大大的铁勺在锅里转几个圈,那一个个馄饨在水中展开了它们的“裙襟”浮了起来,舀入早就准备好的海碗中,再看老板娘像施魔法般左一手酱油榨菜,右一把猪油渣,再撒上点香葱,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馄饨,就油光闪亮地登场了,把早已久等的食客馋得口水下咽。老板娘是潜口人,热情,健谈,她还上过省电台的美食栏目呢。

一路走一路吃,这条街上还有烧饭铺,姜糖铺,点心铺……不能一一品尝可过过眼瘾也是不错的。走到尽头就是个大戏台,再往里走就是些古民居的宅院了,分不清年代,高耸的马头墙,墙面斑驳,古朴的徽式建筑,那里散发的意味引人遐思。

“慢城”印象

“旌德”一词最早见于东晋权臣桓温的“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寄意为旌表其民以彰其德。

自然人文景观众多的旌德县四面环山,交通闭塞。翻开旌德的历史,当地进士吕佩芬实业救国,怀着开发故乡皖南山区的强烈愿望,在1905年6月联合一批同僚奏请皇上批准并设立了“安徽省铁路公司”,倡修皖赣铁路。他筹集了400万两白银,高薪聘来三位外籍工程师,干了五年半,却因清政府腐败,修路资金耗尽。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原设计北起芜湖,经旌德到江西景德镇的皖赣铁路不得不停工。辛亥革命后,吕佩芬继续奔走,寻求支持,希望能全线贯通。但处处碰壁,借贷无门,郁郁不得志,一病不起,遗恨而终。山清水秀、物华天宝的旌德县因交通不便被深藏闺中。

2015年6月28日合福线开通,旌德这个原本没有铁路县城一下子步入了“高铁”时代。打开了门户的旌德县抓住高铁的契机大力发展县城的全域性旅游,招商引资,交流促进,乘上了时代的快车。在旌德县成功地召开了“国际健康发展城市”“第六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现场会”等国际性的大型会议。实现了全县旅游人次逐年成倍递增的良好态势。

在高铁开通的第二年旌德就创建成为国际“慢城”,倡导返朴归真的低碳生活,人与自然合谐统一,成为全国第六家,安徽省首座慢城。

来旌德旅游的人出了旌德高铁站,走在生态绿道上,经过绿树成荫的灵芝公园,开始了“慢城”之旅。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吃到白净如玉,味甘醇糯的旌德大米;品尝到一芽一叶的旌德名茶“天山真香”;还可以到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去亲手触摸那温润如玉被李白作诗赞美“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的宣砚。生态环境极佳的旌德还是皖药基地,这里盛产云乐灵芝和旌德县的黄精。灵芝是生长在童话世界里的仙草,能孕育灵芝的地方自然也是仙境,中东门桥黄山云乐灵芝专卖店的曹小兵简直是个药物专家,将灵芝的生物药性讲得仔细又通透。慢城旌德有“中国灵芝之乡”的美誉。每年的灵芝文化旅游节,人们坐着高铁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

旌德还有许多保留完好,已成为历史的古驿道,铺设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宋代。石板铺路,两侧嵌以石块和鹅卵石,平整坚实,车轿骡马,相让无碍。古道上有廊桥和凉亭供人们休憩。旌绩古道,旌歙古道,旌泾古道,旌宁驿道,旌太驿道……车辙凹陷印迹的古驿道在高铁开通后倍受众多驴友和骑行爱好者追捧,他们乘着高铁而来,看廊桥古道,畅游风光秀丽的皖南和古老的徽州。

旌德站是新建的高铁小站,每天停靠23列高铁列车。高铁初通时,当地参加高考的考生最关心是高铁能直达哪些城市,方便快捷也成为他们报考理想中学府的参考。车站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当地村民在广东省的务工人员众多,有一个村半数以上的人都在广州做着建材生意,客运部门特意增加了从广州方向来的高铁停靠旌德站,方便外出务工人员的出行。

高铁的方便快捷让娶进来嫁出去的联姻也多了。旌德的小伙子娶了无为的媳妇,包下了整节高铁的车厢,鞭炮放到高铁站的广场上。高铁接亲,热闹,喜庆,在小县城里轰动一时。

生活在慢城的旌德人,有高铁站为伴,站在县城文昌塔下,看三桥锁翠下流水潺潺,安享着世外桃源般的休闲生活,笑迎着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