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家摘菊花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0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江红波

期中考试结束,女儿没有应急催促的作业。想起前天老人问,哪日回家摘菊花?父女一商量,刚考好不想看书,没心思做题,回山里去,看老人摘菊花,一举二得。

菊花满山峦,是近些年出现的美景。数日前,在老表的朋友圈里看见菊花绽放,村民忙碌。曾经单一的茶叶经济,随着时间流逝,如今春天是茶农,秋天是花农,菊花收入开始慢慢超过了茶叶。

车过溪头,那一垄一畦的黄菊白菊,就开始不经意地在路外出现,那是人家的菊花,一样触动着秋天的情绪。田畈里的齐整的菊花,一袭浓妆,张扬在路里路外,还有远处的茶园里,也是一片金黄。沿着缠绕山峦的公路,一路上坡。路外陡峭的茶园,间种着菊花,有村妇在忙碌着。透过松树林的缝隙,远眺着对面山峦的金黄,在朝阳的沐浴中。纯粹的黄菊,偶尔的白菊,在碧绿的松岭竹林间,就那样招人眼目地显示它们的存在。

老家街巷是静寂的,在这采摘菊花的农忙时节,只有母鸡和土狗悠闲地穿街走巷,自由而随意。父亲在家看门,照顾那些烘烤的菊。简单问候几句,我和女儿背起准备好的扁竹篮,就去桃岭脚的田里摘菊花。

虽常回故乡,可在深秋摘菊花,对女儿而言,是第一次。沿河的石板路,有的已被一尺来宽的水泥路代替,更多还是高低的泥路,一如记忆里的情怀,路是那条路,田还是那块田,只是里面栽种的不再是水稻,而是茶树夹杂着菊花。一切都在改变,但是情怀的念想却一直在。

走进菊花田,女儿不知道如何摘,看见熟悉的身影,远远地喊着:“姑姑,怎么摘呢?”已是二茬的中期贡菊,不再是重重叠叠的菊花云,虽然比头茬显得稀疏,但仍开得精神抖擞。侄女来了,自然教一番,“摘花啊,随你啊,看到大的你只管摘,别怕它痛就行。”白菊花在枝头摇曳,似在欲与我们交流什么。

斜背着扁竹篓,走进菊花间的小径,半个人也就融入菊花丛了。摘菊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如今从小城前来寻景的看花人。站在半人高的菊花丛中,左手扶着花枝,右手挑选着完全绽放的花儿,多少得用点力道,一朵一朵,手掌里厚实起来,再随手扔进身后的篮里。看看菊花园,似乎没有少一朵,还是一片的白。

花田在小河边,有着明媚的秋阳,却没有足够的暖意。那山风时不时呼啸而来,整个花丛随着风儿,如同抖动的一床柏絮,或是一块白布,不自禁地飘浮起来。手里的花,看准了,却是摘了个空。看着河对岸的金丝皇菊,簇拥着是帝王之相,却没全部绽放,还得等上两三天,这次却轮不到我俩去摘了。

摘菊花,是一件寂寞的事情。花在那里,心在那里,可是手却显得不够灵活。听着姑姑摘花的“哒哒”声,女儿只有感慨的份儿:“我怎么摘不快?”一个不熟悉农事的小姑娘,怎能与常年劳作山野的大人比呢?我也不要求着能摘多少,只是那农事的辛苦,有时候需要孩子去体会。我自己都难得回家亲近熟悉的农活,还期望她做?只是身为农民的后代,我是,女儿也是,能知道祖辈山野劳作的辛苦,在将来成长的道路上,多一份记忆与怀念,也就足够了。

母亲上午独在山坞的岭头摘花,下午才下山和我们在一起。女儿跟着奶奶,两个人一起摘花,说着花儿的事情。老人总是要问问学习情况,然后现身说法,你看看,做农多辛苦。这花好看吧,从春天到六月夏,然后现在,奶奶要锄草挖地施肥,要吃很多苦,花才开。你呢,好好念书,高中比初中辛苦吧,吃苦也没事啊,以后才会有好的大学。祖孙俩嘀嘀咕咕的,简单的语言,都是鼓励。

阳光开始西斜,河风带着一点的凉意。留着母亲继续摘花,我和女儿先回了,离县城七十里的路,天黑了开车不安全。白天可以放松,但是晚上还是要给女儿留一点写作业的时间的。带女回家摘花,虽然行程匆匆,但如能在她心里留下一点痕迹,那也就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