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韩文杰/文
吕健君/图
敏谦六岁了,入学报完名德祐公特意吩咐儿媳备桌酒菜,晚上宴请高老师。徽州人重视教育源远流长,“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祖上一脉相承出过12位进士,曾祖辈到父辈还以一门七根教鞭享誉乡里。自己虽不才高中毕业到底谋个公职退休,不想幼子读书时横竖不听劝,愣是调皮捣蛋不长进,只拿张初中毕业证混世,为此没少受儿媳在政府任职的兄弟白眼挤兑,连带自个在她娘家人面前也抬不起头……敏谦这孩子头脑活络,天资聪慧,勤加管教学有所成还是大有希望的。
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过来人谁个不知,要想在学业上一路披荆斩棘,功成名就,个人天赋、后天努力固然重要,谁又能说少得了老师的悉心调教?高老师在当地口碑甚好,颇有名望,尤其一手行楷行云流水,流畅俊逸,那叫一个绝。一手好字是一个读书人的脸面,孙子如若顺风顺水考学成功混迹职场,白纸黑字露一手不又多了一块技高一筹加薪晋级的筹码。
徽州人尊师重教不仅体现在言辞间,更落实在行动上。辗转乡间传道授业,一年365天,高老师小半年时间在吃“百家饭”,常规的家家户户腊月里杀年猪,正月里敲锣打鼓放鞭炮“接老师”前后绵延个把月之外,平日里村民婚丧迎娶、乔迁新居写对联、礼单,高老师有求必应又必是座中佳宾。
按说身经百战,酒水里泡大,高老师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可看到座中清一色须发花白、德高望重的乡贤,其中不乏邻村请来陪客的,也情不自禁地发怵,心里直打鼓。满桌子山珍海味,满桌子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高老师感觉自己就是被高高供奉在莲蓬上的佛祖,信徒尊你敬你,对你顶礼膜拜,可你得忍受经年累月的烟熏火燎。不知是否心理作用作祟,才一个“通关(和座中宾客有来有往各喝2杯)”高老师已然脸红到脖子根,大汗淋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陪客宾朋知道还不到火候,循序渐进,左一个劝:“高老师,敏谦今天入学,这往后的学习全指望您了;教学上您一直兢兢业业,再接再厉,喝酒也别落下啊,来,咱俩再喝一杯……”右一个劝:“高老师,我可常听您勉励孩子们说要‘更上一层楼’,今天借花献佛,咱俩也来个‘再上一层楼’,好事成双嘛。”一杯杯清洌洌的酒入口了就成了万千条燃烧的烈焰,肚子里早就翻江倒海,高老师如坐针毡,想打退堂鼓,门都没有:座中哪个不是酒场跌打摸爬蹚过来的,岂容你打马虎眼蒙混过关。再说了,德祐公真心诚意,今晚不把你灌个八分醉,岂不是拂了老人家一番盛情?
既为拜师宴,按规矩少不得学童为老师敬一盅酒。德祐公执壶倒酒,敏谦双手捧着托盘,恭恭敬敬喊一声:“高老师,请喝酒。”高老师端起酒盅正要倒入自己的杯中,座中嘉宾示意他停下,借着酒兴对敏谦来个现场测试。几句简单的调笑问话,敏谦对答如流,德祐公笑靥如花,高老师一饮而尽:孺子可教,这酒香着哩。
岁月荏苒,一晃十多年过去,敏谦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到乡镇上班了。学无止境,从校园到职场,由理论到实践,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请大家伙喝杯拜师酒,必须的。不错,在德祐公看来,孙子是名牌大学毕业,可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呢,能者为师,一个初出茅庐的嫩犊子不就是一颗有棱有角的小顽石,非得岁月的磨砺,职场的历练,才会变得沉着冷静、脚踏实地。这不,前两天初中毕业就出外闯荡的老同学陆佳小有成就,回乡省亲,敏谦为他接风洗尘,拉几个一起玩的小年轻作陪。他们怂恿敏谦配合,酒桌上灌他一壶,杀杀小富豪的傲气,谁想关键时刻同伴急流勇退,陆佳揪着敏谦不放,愣是把他灌得翻江倒海。事后敏谦才知道他们这是下午聚会喝茶时趁自己不在场布好的一个“局”,只等自己呆头鹅一样稀里糊涂往里钻——人生路上,诸如此类的“局”多着呢,要是身边的领导、同事热心点醒,帮忙把关,及时提示“踩刹车”,不就少走许多弯路。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谁说不是呢。
何况十年寒窗,今朝心想事成,天大的喜事呀,权当这些年来一路辛苦的一场庆功宴吧。德祐公亲自出面邀约全镇干部职工,在镇上最体面的“德聚楼”为孙子摆了一场拜师宴。有道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纯洁、友善、融洽的同事关系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事关孙子的前途命运。请大家吃好喝好,皆大欢喜,不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么想着,德祐公醉眼朦胧,步履蹒跚了,嘴里还可劲儿叫嚷着“喝,喝——”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场拜师宴,无疑是一个新入职的小伙子(姑娘)的“情商”考场,在一个身经百战、明察秋毫的职场老江湖眼里,酒桌就是一个人生舞台,聚光灯下小伙子(姑娘)的表现,职业前景就此可以看出个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