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百工国之匠心(一)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0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在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

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在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但正是他们,成为徽州文化重要的创造者与守护者;

他们是一个个个体,但他们来自于同一地域——徽州;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徽州百工。

徽州百工,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承载国之匠心、体现精工之魂,创造神奇与辉煌……

1

打开历史的典籍,他们从历史的深处走来,穿越两晋时光,至唐宋大放异彩,于明清华光四射。

他们的创造登堂入室,让帝王低头。

歙砚出自他们的雕刻,唐开元年间名闻天下,南唐中主李璟为之在新安地区设置“歙砚务”,李少微由砚工高手而成为砚官,招徒传艺;徽墨出自他们的锤炼,“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南唐后主李煜视若珍宝,并赐国姓于墨工,李廷珪由此而成“墨务官”,歙州李墨名扬天下,“黄金易得,李墨难求”,并带来全国制墨中心的南移;澄心堂纸出自他们的洗涤,后主李煜以其祖父南唐始祖李昪宴居、读书和阅览奏章的殿堂为之贮藏,使之得名……正是他们的制造,使歙砚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被誉为“天下冠”。

他们的作品流芳百世,让文人倾倒。

北宋刘敞从宫中得“澄心堂纸”纸百幅,兴奋地赋诗炫耀:“当年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流落人间万无一,我从故府得百枚。”欧阳修得纸十张,抵挡不住诱惑,特作《和刘原父澄心堂纸》:“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得欧阳修转赠,梅尧臣欣喜若狂,作《永叔寄澄心堂二幅》:“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

而黄庭坚《山谷笔说》不仅记载了当时徽州的制笔名匠如吕道人、吕大渊、张遇等,还心膺徽匠的功夫,叹服张遇的笔甚至好于宫廷制笔名家诸葛元所出。

或者,正是他们的匠心,让历史选择以文房四宝铭记徽州;或者,正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以文房四宝之名,在历史的长河中篆刻下徽州工匠的印记。

南宋时期,时任徽州知府谢墍将歙县制笔名匠汪伯立所制之冠绝一时的“汪伯立笔”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和“羊头岭古坑砚”一起进贡给理宗皇帝,史称“新安四宝”;而另一任知府洪适在府衙专辟“四宝堂”,徽州工匠以朴拙的智慧催生“文房四宝”。

也许,正是这份匠心,他们虽起自微末,却让“史书”为之立传。

万历《歙志》专门设置《艺能》卷,书画之“文艺”,医家堪舆之“奥艺”,琴棋投壶之“雅艺”,文房四宝之“清艺”,刺绣塑像之“绝艺”,罗盘制灯之“巧艺”,平台台阁之“奇艺”,金银竹漆装裱之“精艺”,烟火之“幻艺”和傀儡口技之“戏艺”,各类技艺名匠闪耀登场,熠熠生辉。明末麻三衡《墨志》记载,明代,徽州歙县、休宁两大墨派争辉;徽州墨工多达120余人,方正、邵格之、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汪春元、汪中山、吴拭等名家各领风骚,争奇斗艳。而清代徽墨业则形成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名家”。

也许,正是这份智慧,让他们虽涉猎广泛,却能自成体系。

他们和乡居的士大夫及“贾而好儒”的徽商们结合,心血之一即为徽州营造技术,因此构建的徽州建筑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还蕴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态内涵,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

他们依靠徽商雄厚资本和徽籍文人士绅的强力支持,在明代万历至崇祯时期形成徽州刻书业,使徽派刻书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一大流派。徽籍书商遍及大江南北,伴随书商应运而生的徽籍刻工更是数不胜数,世代相传的歙县虬村黄氏刻工,以一姓之技倾倒大江南北,留下在中国刻书史和中国版画史上的“雕龙手”。

他们用力于石头,形成徽派石雕;用工于木头,形成徽派木雕;用心于砖块,形成徽派砖雕;甚至专注于梅桩,也为世人带来徽派盆景。

也许,正是这份执着,让他们虽善于用力,却更多用心;既源于继承,又善于创新。

徽州漆工于唐代就已著名,他们为镶嵌、刻漆、描金彩绘、磨漆、堆漆五大制作工艺命名。至宋时,歙县岩寺漆器名匠赵千里,创宋代螺甸漆器,使徽州镶嵌螺甸漆器誉满全国,号为“宋嵌”;明隆庆年间,徽州漆器制作名家黄成,更是编著《髹饰录》,总结徽州漆器的制作工艺,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明清时期,徽州螺甸漆器工艺随盐商传到扬州,成就举世闻名的扬州螺甸漆器。

作为中国古代罗盘的主要产地,万安罗盘传统制作技艺传习了六百余年,如今这里是全国仅存的手工制作罗盘的产地,汪仰溪、方秀水、吴鲁衡、胡茹易、胡平秩等万安历史上的罗盘名家见证了徽州罗盘工匠的技艺。元末明初,方秀水罗经店创办,明代及清代前期垄断万安罗盘业,在全国罗盘界享有盛名;雍正年间,吴国柱创立“吴鲁衡罗经店”,在秉承罗盘制作古法的基础上,刻意钻研,改进工艺,以精湛缜密的技艺提高罗盘精度,开发盘式品种,日晷、月晷和指南针盘等产品不仅深受市场欢迎,罗经和日晷于1915年7月还斩获农商部备送巴拿马博览会展览会二等奖,日晷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崇祯年间,黟县人张小泉随父前往杭州开设张大隆剪刀铺期间潜心工艺革新,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张小泉”剪刀,清乾隆年间即被列为贡品,至宣统二年依然获南洋劝业会二等奖,1915年还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

……

这就是徽州百工,号称徽匠的徽州百工,为国之匠心的徽州百工。

(原载《光明日报》9月5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