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乡土,守望乡愁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0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和历史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总书记十分重视美丽乡村的建设,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与现实如何互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如何融合,传统文化与美丽乡村怎样同步?以峻秀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的黄山,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极其丰富。近年来,黄山市提出产业发展“走下山、走出山”,不断拓展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空间。近日,记者来到黄山市调研,探求“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1.乡土:幢幢有故事、村村有文化

镜头:古村落宏村和西递是黄山久负盛名的“景点”。这次调研中,记者独辟蹊径来到呈坎村,这里保存完好的明代村落古风让记者深感震撼。“养在深闺人初识”,呈坎村还处于“浅开发”状态,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和民居构成徽派建筑的活态博物馆,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巧夺天工,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一个村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达21处,堪称“国宝之乡”。最令人称奇的是,整个村落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村民们安静地忙碌着自家的生活,古朴、自然、恬静、与世无争,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从呈坎到西溪南,从唐模到祖源,越来越多的古村落走入人们的视线。目前,黄山市共拥有中国传统古村落92个。古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古村落,就是保护好中华文化赖以存在的“土壤”,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找到一块纯净的土地。不管远行到世界何处的徽州人,只要回到村里,看到村头熟悉的“水口”,看到那满池的荷花,看到那棵枝繁叶茂的古树,顿时就会盈满儿时的回忆,泛起思乡之情。

不仅仅是村落,星罗棋布的徽派古建筑,更成为黄山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见证,成为徽州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利用好徽派古建筑,就是守住徽州文化的‘筋骨肉’,传承徽文化的‘精气神’。”黄山市委书记任泽锋介绍,通过对古民居、古祠堂、古戏台等建筑的修复,黄山既很好地保护了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徽州四雕、楹联匾额等一系列代表性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为徽州祠祭、徽剧、徽州民歌等非遗项目的生存空间进行了良性修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利用,使古村落形成“幢幢有故事、村村有文化”的风景线。

来到原来的县委大院,只见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会堂整体保存下来,周围的配套房改装成民宿和创作室,县委大院已变身为新的文创基地。接手管理的公司挖掘大院的文化,没想到竟从地下挖出“首善文宗”的石碑,发现这里是过去的文庙所在地,整个大院的“故事”变得更引人入胜。黎阳老街上的“一号”民宿,原来是一幢破旧建筑,主人花了300万元将其重新装修,保留了整体格局构造。在深入了解中,开发者发现这里在清朝时就是客栈,开始挖掘其中的故事,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保护处处有故事、点多面广的古建筑,仅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怎样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对古建筑的保护?任泽锋道出黄山市的“解决方案”——在全国首创“古民居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探索古民居产权规范流转试点,通过集中收储古民居、对上申请报批、按规拍挂出让、规划公示实施“四步走”程序,目前已规范流转100多幢古民居,解决困扰古建筑的“产权”问题,推进民居流转和租赁,使一些原本老旧破损、而群众又无力修复的古民居有了保护和利用的新机会。

不仅是单体古建筑,黄山的城镇建设也按照“城有品位、镇有特色、村有景致”的思路,深挖“文化基因”,突出“文化特色”,错位发展、梯度打造,将特色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相结合。

黄山市首批12个特色小镇产业定位明确、清晰,在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徽墨歙砚、徽州四雕等历史经典产业基础上,聚焦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摄影写生、健身养生、户外运动、金融服务等产业,选择具有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使之成为支撑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产业支柱,打造全省、全国“单打冠军”。其中,黄山特别注重每个小镇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化,建设生态家园,让黄山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2.乡愁:让徽州文化“活”起来

镜头:一方徽墨,需要一系列制墨工序,一方歙砚,需要一整套制作工艺。近日在黄山市“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歙砚传承人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为主题,开展了歙砚传统技艺大赛,让参观者穿越时空,领略到歙砚的石质之美,赞叹于制砚传承人的艺术构思和高超技艺。非遗不是文物,而在现代社会被活态传承着,承接于前人、展示于当代、流传于后世。

从徽墨到歙砚,从徽菜到徽戏,从砖雕到木雕,黄山市倡导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充分调动当代社会的创意、创新、创业,找到能与过去关联的器物、味道和情感,全方位激活徽州文化、唤醒乡愁。黄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路海燕这样阐释:“这样推动文物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升级,努力实现保护与利用互促共进、良性循环,让珍贵的徽州文化留下来、活起来。”

“肥梁瘦柱、内天井,粉壁黛瓦、马头墙”的传统徽派建筑中,加入现代的陈列和设施,既古老又时尚。有着1800年历史的黄山市黎阳老街,在修护后,成为集餐饮、休闲、文化、零售于一体的徽文化休闲休憩街区,吸引各方游客驻足,恢复曾经的繁荣。国家级非遗徽州漆器制作技艺传承人甘而可的工作室就在这条老街上,色泽华美的精美漆器,让古旧的宅邸绽放时代光彩。

“乡愁是对以往的眷恋,但不能沉溺于对旧时的怀念,要因愁而动,把经验变实践,把智慧变作品。”甘而可谈起自己的创作理念,“漆器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大发明,而徽州漆器在胎体造型和图案色彩上反映了古徽州人的独特审美观和艺术品位。但现在一说起漆器,大家却想到日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漆器在工艺和作品上没有创新和突破。”甘而可潜心钻研,不仅恢复了徽州漆器的传统技艺,而且还创新性地设计出新的“中国红”系列作品,让漆器散发出时代之美,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

为了推出更多承载乡愁的创意作品,为了让更多的非遗活起来,黄山市与中行合作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贷”“手艺保”“徽艺贷”等个人循环贷款,重点支持万安罗盘、歙砚、徽墨、徽州四雕的生产和经营,使非遗传承人享受贷款优惠政策,为其进一步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徽州文化被更好传承下去,也造就一批有地域特色又有时尚元素的文化新产品、新业态,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多点支撑、多业融合、多姿多彩的文化旅游新格局。2016年,黄山市旅游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突破5100万人次和450亿元,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增加值达29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过50%。文化旅游为黄山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作出了突出贡献。

3.乡贤:美丽乡村的精神家园

镜头:“告别活力四射的深圳,回到安静祥和的乡下”;“锄完玉米地的草,又开始搭葡萄架,劳动不仅创造了健康食品,而且还能出汗排毒,省掉了健身房的开支”;“抽空在河边捡点垃圾,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而且还能顺带健了身”……每天在微信朋友圈晒自己回归田园的生活,让人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杜乡绅回到黄山西溪南村的惬意。不去国外养老,回到家乡创业,杜乡绅投资3000万元建设清溪涵月精品酒店,结合现代生态环保理念,倡导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回归田园并不全是美好,在融入农村的过程中每天都有困难,但自己要摆正心态、放平姿态,参与农村建设,相信农村会越变越好。”不仅管理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杜乡绅主动参与村里乡规民约的制定,现在村民们的家长里短、纠纷和发展都要找他参谋,他也被称为“新乡贤”。

杜乡绅深有感触地讲起一个“小变化”,他刚到西溪南村时,发现“电鱼”是村民多年的捕鱼方法,夏天每到晚上,亮起灯,电击河里的鱼。看到成片的鱼被电死,连拇指粗的小鱼也不放过,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让杜乡绅既心痛又担忧。他多次找当地农委和公安部门反映,一次次谈电鱼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次次想改进的方法,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沟通,现在农委终于将捕鱼纳入管理,对电鱼的行为进行处罚。杜乡绅欣慰地说:“环境是大家的,大家都要去努力,多争取和付出一些,就会多改变一些。”

“现在农村老人小孩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让更多的人愿意回到农村,参与农村建设,农村也才更有活力。”杜乡绅观察着黄山市的产业结构,他直言,黄山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主要以古民居、古村落为主,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有效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接待人数及其产生的效益与丰富的资源不符。“文化产品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休闲、体验、养生等多种类型的综合性产品,从而导致消费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为此,黄山市提出,将壮大乡村旅游,系统开发农事体验、乡村休闲等多元业态,做好“农旅融合”文章,打造农旅结合目的地,围绕徽州古村落规划布局山川植被,让多彩山川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体验,让农村田园环境美、人文风光更美。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杨雪丹

(原载《光明日报》2017年09月16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