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拔节生长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0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黄山区水草丰美,物产丰饶,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五年来,紧密结合区情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鼎力发展一片叶、一杆竹、一尾鱼、一枚果、一朵花“五个一”农业特色产业,努力推动全区农业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先后获得中国名优茶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安徽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荣誉。201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5.47亿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38元,与2011年相比分别净增31%、61%。

加快农技推广 强固基地建设

紧紧围绕“五个一”特色产业,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意见,鼓励引导特色产业发展。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1.08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3.42万亩,占茶园总数的47.5%。实施太平湖渔业转型升级工程,太平湖渔业实现“五统一”管理,加快山泉流水养殖,建成山泉水养鱼池101个。新增竹林面积3234亩,完成低产竹林补植改造2400亩;建成雷竹笋用基地2万多亩,新建香榧林1800亩,建成兴村玫瑰产业园。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930亩,累计达2230亩。为了加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万余亩,流转总数达5.89万亩,占总面积的30.2%。同时,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先后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累计培训8607人次。持续开展农技服务“百千万工程”、春季农业科技服务下乡等活动,指导科技示范户和生产大户0.58万户,辐射6万户,推广应用30个主导品种、20余项主推技术。持续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建立核心示范区面积5万亩。积极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建成应用点4个,应用面积7500亩。

2015年,与安农大携手共建皖南综合试验站、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等“四大平台”。

强壮主体培育 强健融合发展

加快壮大发展主体,新增、动态调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总数达2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2家企业跻身中国茶企百强。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总数达15家。全区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29个,总数达239个。家庭农场从无到有,共成立124家,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2家。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培育50亩以上种植大户80余户。规模化养殖场达78家。依托“五个一”特色产业和发展主体,力推以“赏花、采果、垂钓、品尝”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加快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养身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精致休闲农业亮点纷呈,品牌响亮。汤口镇山岔村、甘棠镇庄里村、谭家桥镇三姐农庄,先后被列入全国或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踏青、采茶、赏春三日游”、“猴魁茶乡风情游”入选全国休闲农业茶旅精品路线。

强化质量监管 强劲品牌营销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推进养殖场(户)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全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比重达60%。连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加快水稻、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2015年始,又全面实施低毒农药集中配送,建成基层配送网点55个。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和“黑名单”制度,加强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建设。积极推行“三品一标”认证管理,累计认证产品18个。积极开展标准化认证,国际质量体系、ISO质量体系、QS认证达68个。不断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宣传营销和品牌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大会,连年举办太平猴魁茶文化节、猴魁手工制作技艺大赛、玫瑰花节、笋竹开园节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15个,省名牌农产品2个,“三品一标”产品认证18个。太平猴魁成功注册国际商标,先后荣获“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世纪名茶”等荣誉称号,太平猴魁、黄山竹笋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本版文图:秦志发

胡晓发

吴兴华

崔 艳

李立新

谢健霞 李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