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岗岭古道初探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1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汪志强

文/摄

歙县深渡镇昌中村里河坑有一条朱岗岭古道,它位于深渡镇东北部,与昌溪乡、北岸镇、霞坑镇相邻,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一直难能进入游人的视野。不要说游人了,就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昌中村西坑坞人,也没有走过朱岗岭古道。

教师节,恰逢周末,我回了老家一趟,去看看年迈的父母。父亲说,昌中村的里河坑有农民开了农家乐,有外地游客来我们这里游玩了。这个消息,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竟莫名地激动起来。我们这个市级贫困村有什么魅力吸引客人前来?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这个家乡人,急着想去一探究竟。

在老家吃过午饭,我匆匆告别了双亲,赶紧驱车回到深渡,邀了热爱户外的十几个好友,从深渡自驾到昌中村。

一进村里,我们就被路旁的一座古民居吸引住了,于是停步询问正在忙碌地采摘秋茧的村民。从他们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得知,这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是驰名中外的书法家吴进贤的故居。出生于20世纪初的吴进贤,本名广兴,又名二宝,字寒秋,幼时喜书法,每日清晨在方砖上临摹百字后才用餐。16岁外出,先后在苏州、南京学习,尤其酷爱书法。在书法上先后师从蒋炳章、李根源,并得陶行知指点,擅行楷,尤精隶书。上世纪30年代初,苏州发大水,他与吴清望、余觉、蒋吟秋合作正、草、隶、篆四体屏条义卖,人们争先抢购,被小说家程瞻庐誉为“吴中四杰”。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画展,并为博物馆、美术馆和园林部门所收藏。出版有《毛主席诗词选》《千字文》(隶书)等,书法作品在日本、东南亚一带影响颇大。吴进贤为人谦和豁达,其热心公益事业的品格与风范,深深影响着昌中村的后人。

继续前行。曲曲折折的小道旁,村民们栽种的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无不引起我们这一干人的好奇。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乡愁,好像回到了儿时的年代。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旁随处可见清澈的溪水、静谧的水井、参天耸立的古树、黑瓦黄墙的土楼、阴凉高大的道旁树。

最值得一提的是昌中村外河水口有一参天大树,已有上千年树龄。传说这树很有灵气,人称“雷劈不死的苦槠树”。据村中年长者介绍:该树曾遭雷劈,当时火光冲天,人们都说此树亡矣。然而,它的生命力极强,愣是死里逃生,重新长出枝叶。虽说死里逃生的苦槠树的上半部分枝桠至今仍光秃秃、黑乎乎,但远观大树依然茂盛,真是一大奇观。

想要识得昌中真面目,必须身在此村中。只有置身于村庄之中,你才会发现昌中村旅游资源是这样的丰富,类型是这样的多样。昌中村不仅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山青水绿天蓝,生态绝佳,更有有机茶园、船形湾景点、吴家古祠堂、百年水口石拱桥、千年苦槠树、东云岩佛教遗址、娘娘洗脸盆、吴进贤故居等等像一粒粒珍珠般散落在村庄里。

走到村庄的尽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岭”,朱岗岭古道便突现在我们眼前。古道全长3公里多,徒步大约需要30多分钟。自古以来,这条古道是连接大洲源到绩溪、旌德挑大米的通道,也是浙江淳安等地前往此地的交通路道。听村里的老人讲,朱岗岭古道处在文昌古道、昌溪古村落的中间段,它把洪琴、鸿飞串联了起来,一直通到绩溪、旌德,在古代,它的交通地位是无比重要的,是十几万大洲源、街口人民的生活交通要道。

徒步朱岗岭古道,累并快乐着!古道两旁,茂密的森林,简直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劳累了一周的城里人,最喜欢到这样的地方来放飞心情,让心灵和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古道两旁树林幽深茂密,不时有松鼠在枝头跳跃,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散落在石板路的两旁,形态各异的小鸟也在树丛中吱吱喳喳地叫着,和着我们的说笑声,人与自然是这样的和谐美丽。

走朱岗岭古道,会遇见一棵苍劲的古松——“新娘树”。此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人们尊称它为“新娘树”,它历经风雨,但始终苍劲翠绿而有灵气,好似孝女天天守候在此等待着母女相见,又好像“新娘”日夜守候着自己心仪的郎君,向来往的路人诉说着古老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了朱岗岭岭头,极目远眺,歙南第一村——昌溪尽收眼底。远眺昌溪村,你会发现它像一只巨大的蝴蝶在翩翩起舞,难怪古人也把昌溪村称作“蝶形村”。山脚下的昌源河一年四季默默地流向新安江,好像在向人们述说着朱岗岭古道昔日的辉煌。

山高我为峰,此时涌上心头的是满满的自豪感。我们忍不住在朱岗岭岭头合了一个影。

走朱岗岭古道,赏昌中村美景,真的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