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通透的蓝天、成片的白云、绚烂的晚霞、雨后的彩虹……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正在黟县过节的南京游客于先生频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刷着黟县的美景,引得朋友的不断艳羡。“山水碧透、空气清新、文化灿烂的黟县的确是宜居宜游宜生活,这里的“黟县蓝”极具特色和魅力。”他感叹说。
诚如斯言,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徽州文化正成为黟县的两张靓丽名片,碧水蓝天正成为黟县的主色调。
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各项指数均居全省前列、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生态县”称号、全县森林覆盖率84.78%、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平方米……成绩的背后,是黟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所付出的努力。
如今的黟县,正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为主线,在青山绿水中勇往直前,在绿意环抱中稳步跨越,在永续发展的路上砥砺奋进。
“问渠哪得清如许”
“正是江南好风景”
“千里莺啼绿映红”
黟县在2012年正式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累计完成投资8.7亿元,其中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
全面推行“河长”负责制,建立了县城城区、渔亭、碧阳、宏村、西递等7支专业打捞队伍。相继完善了河面打捞工作巡查督查、考核问效等工作机制,实现了河道清洁常态化。积极推行社会化管理,建立保洁经费稳步增长机制,不断加大督查考评力度,使村庄生活垃圾“组收集、村集中、乡镇处置”实现常态化、高效化。
完成漳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对沿河351户商铺住房进行搬迁,对鸳鸯谷51户住户异地搬迁。完成城南水口景观提升,实施挹秀桥修缮、滚水坝建设;完成西递八都河环境综合整治、横江上游漳水上游(枧溪-柏山段)生态治理工程、漳水渔亭段河道综合整治、玛川河环境整治项目。
全面清理流域内采砂场,根据河段实际,划定了河道可采区、保留区和禁采区,全面停止审批新安江流域及其支流的陆地采砂采矿权,建立了执法巡查制度,确保非法采砂洗砂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保持打击非法采砂的高压态势。成立了渔业资源保护领导组,加强禁渔期管理,每年陆续投放增殖放流鱼苗80万尾。
常态化管理饮用水源地,开展水质109项全分析工作,对乡镇饮用水源的10项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完成西递村污水处理项目,建成西递叶村和宏村新区2个小型污水处理站;建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工程、经济开发区五东殿新区污水管网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负荷率达92%,处理水质达一级B标准,污泥含水率平均78.8%。
加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5个,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点1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6km2。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完成恢复、新增、改善灌溉面积7.8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由0.3万亩提高至7.8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新增0.05万亩,全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55,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总投资1416万元,解决了农村居民3.04万人生饮水安全问题。
黟县全面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三线三边绿化提升、森林经营等各类林业重点项目,国土绿化持续推进。全县森林覆盖率从83.7%增长到84.78%,提高1.08个百分点。有林地面积从100.47万亩增长到102.16万亩,增幅1.68%,森林蓄积量从337.04万立方米增长到440.62万立方米,增幅31%。
大力开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共完成人工造林2.559万亩,占规划任务的201.8%,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089万元。完成森林经营16.78万亩,其中森林抚育12.28万亩、封山育林2.8万亩、现有林培育1.7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24万株,四旁植树22.5万株,完成林苗两用林面积0.347万亩。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镇4个(碧阳、宏村、西递、美溪)、森林村庄40个,建成森林长廊36公里。新建绿提点208个,完成绿化面积20294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24.2万株,铺设草坪20.7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65亿元。21家单位认建认养养绿地11.94万㎡,认养树木16135株。景区景点、百佳摄影点、百村千幢和新农村建设的周边环境绿色质量水平大幅提高,交通沿线森林景观明显改善,城镇绿化向纵深推进。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年度森林采伐限额严格控制在省政府下达指标的60%以内。
认真落实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全面控制重要生态区位的林木采伐。完备林木采伐程序,通过告知、约谈、检查等手段,加强对林木采伐的监管,有效防范违法采伐行为发生。组织编制《黟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加强林地宏观管理。实施林地用途管制,严格履行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程序,严厉查处打击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等违法使用林地行为,确保林地依法依规使用。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组织开展全县古树名木普查,健全古树名木档案,更新古树名木保护标牌,全县古树1582株,古树群61个(古树1609株),其中名木4株,一级古树35株,二级古树214株,三级古树1329株。落实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双线责任制”,积极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枯死松树清理、检疫检查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全面完成黄山市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项目建设。
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森林防火组织指挥机构健全稳固,责任制度、工作制度严格落实,防火宣传深入人心,物资储备不断充实,应急队伍建设有效加强。加强保护区管理建设,严厉禁止保护区林地开发建设,提升保护区管理建设水平。认真做好五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清溪县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桃花源长廊、打鼓岭等43个生态保护小区生态保护工作,持续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五溪山自然保护区正式纳入大黄山国家公园创建试点,打鼓岭省级森林公园创建申报有序推进,塔川国家级森林公园创建成功。
黟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落实新安江流域补偿机制、农药集中配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一批重大决策部署,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压力。实施农村沼气“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建成农村沼气池9179口,普及率达36%以上,户用沼气正常使用率达到80%以上,建设“生态家园富民模式示范村5个”,建成“猪-沼-果
(菜、稻、茶)
”生态农业模式点5个。建成农药配送网点33家、化肥集中配送网点10家,累计配送农药76.32吨、推广配方施肥1900吨。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粉碎还田、固化燃料、基质食用菌等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利用率达84%;大力实施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7座。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开展燃煤锅炉专项整治,未新批10蒸吨以下的燃煤小锅炉。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治理,持续推进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强化餐饮店业主对油烟净化装置的日常管理,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90%以上。全力推进黄标车及老旧车清理淘汰工作,超额完成152辆淘汰任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重点围绕全县未批先建项目的查处,“三同时”制度的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重点排污企业,县城餐饮,噪声污染等进行检查,查出问题,及时处理。
2015年7月,首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成投入运营,可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6项指标进行全天候、连续性监测,及时、快速、准确地反映环境空气质量。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评与“三同时”制度,环评审批项目216个,环评执行率达100%;竣工环保验收210个,“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90%以上。
“生态”“环保”“绿色”成为深入黟县人心的热词,广泛的生态共识落地生根,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日趋完善,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引领黟县走向绿色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