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留下来活起来传开来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0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9月8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如约而至,精英荟萃,热闹非凡。

走进市城市展示馆,现代化的场馆与传统技艺完美契合,有一种流动的美感,举目可见,随处都是风景。漫步城展馆,天津的杨柳青木版画,江苏的宜兴紫砂陶、山东潍坊的风筝、青海的湟中堆绣……让人眼花缭乱、直呼过瘾。来自全国26个省份百余个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集中展出,为市民送上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

《夫妻双双把家还》曲调清越悠远,回荡在场馆上空,让人如痴如醉。循着优美的乐音,记者找到了位于场馆二楼的卢家笙制作技艺展位。展台上摆放着大小不一的笙,有方笙、圆笙,有14簧、17簧、19簧等。卢家笙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卢俊军笑呵呵地为“知音人”讲解做笙工艺,“做笙是一个细致活儿,卢家笙传承几百年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一个成品从无到有要经过笙管选料、打磨、取直、打孔、簧片处理、校音等100多道工序。”话音刚落,卢俊军又在大家的热情邀请下吹奏起来。他的外甥李乐东接过话茬,“做笙的人首先要会吹,校音不依赖仪器纯靠听,这对制作工艺、乐理知识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其实李乐东学习做笙已经20多年了,“簧片关系着乐器发音,咱们最独特的工艺就是簧片打磨到成品会非常薄,薄如纸,轻轻吹一下会轻轻颤动,我学到现在才学了五六成,要学的还有很多。”为了让卢家笙制作技艺留下来、活起来、传开来,蒙城县先后投入30余万元,打造传承基地和展示馆,并开设培训班。“我们的愿望就是保护好、传承好卢家笙制作工艺,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随同参展的蒙城县文化馆工作人员陈海蓉说。

黄梅挑花展位人头攒动。展台上依次摆放着被面、方巾、枕头套等挑花产品,品种丰富、色彩纷呈。“石奶奶,买的人多吗?”“不少呢,大家都挺喜欢的。”白发苍苍的黄梅挑花传承人石九梅老人刚送走一批热情的市民,笑眯眯地回答,“我做的挑花产品不怕水洗、不怕摩擦,布是家里织的布,光一件衣服就要织20多天哟,大家喜欢,我的心血就没白费,这门技艺也没白费。”石九梅老人7岁学艺至今,从艺50多年,可制作挑花品种20余个,花色近百个,还收集和挖掘了一批濒临失传的挑花花色和品种。“这回四大名绣齐聚,也是一个互相交流切磋的好机会,这对我们传统工艺改良非常有好处。”

传统文化之美让人乘兴而来,流连忘返。黄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张士芹徜徉在城展馆,兴奋不已,“颜值太高了!来之前还为自己一知半解忐忑不安,看的时候每一位大师都非常认真地给我们讲解,这不仅仅是工艺展示,更是文化的积淀与熏陶,学到了不少呢。”

来自歙县的凌斌老人得知非遗盛会,一大早就来到城展馆,流连每一个展台慢慢看、细细品。临走时他一步三回头,有些恋恋不舍,“非常震撼,展出的种类非常齐全,古老的毛笔、砚台、织布都摆起了展台,让人耳目一新。”老人说平日里要了解各种非遗项目只能在家看电视,这回机会难得,打算回去邀几个老伙伴抓紧时间再来看看。

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非遗传承人都带来了他们的传人,这些年轻人不仅在非遗大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更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动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民间传统技艺更多的可能性。

·刘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