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脱贫攻坚迈出新步伐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11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香榧一天天长大,河岸边的光伏发电板汇聚着光能,易地扶贫搬迁大湾安置点基本建成……秋阳下的山乡璜尖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得知“脱贫不脱政策”,对于今年实现脱贫,东临溪镇小阜村贫困户程洪福更有信心了,“今年6头猪卖了1万多块钱,之前政府还补助了4800块,儿子在浙江打工3000多元一个月,还可享受贫困人员外出务工交通补助。”

这仅仅是休宁县脱贫攻坚战的缩影。五年来,休宁县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318.22万元、实施项目820个,到2016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6900余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74%。

精准识别是落实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2014年,按照严密部署、严格操作、严肃纪律的标准和要求,该县科学确定新一轮扶贫攻坚重点贫困村3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9万人,科学制定了“确保到2017年底,3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今年计划实现14个贫困村出列、4800人脱贫。

党建引领,激发内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村今年拟实现脱贫21户59人和村出列的目标应该没有大问题。”市民政局副局长、白际乡结竹营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胡孔彬充满信心。近年来,该县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扎实推进“双包”定点帮扶工作,全县33个贫困村成立33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并在全省率先推行“四个一”管理方法,安排扶贫队长兼任乡镇党委副书记等职务。今年4月底,为进一步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力量,根据市委统一安排,新选派14名副县级干部担任未出列贫困村扶贫工作队长。

积极开展脱贫攻坚“万名党员干部帮千户”行动,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成效较显著。据市委宣传部派驻龙田乡江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丁新志介绍,几年来,市委宣传部、市文投公司、黄山联强纺织有限公司和县科技局、县妇联充分发挥‘3+2’联合党支部合力,共落实帮扶资金50多万元。驻村帮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目前,杨源、渔塘、浯田、梅溪、小阜、用余、项山、芳田等8个村村集体经济已达到10万元以上,泮路、藏溪、徐家、清溪、万金台等村村集体经济也都达到8万元以上。

十大工程,凝聚合力。“以前每次透析将近80块钱,还不包括车费和饭钱。现在自己只需要花5块多钱。”提起健康脱贫工程,源芳乡贫困户尿毒症患者叶秋生激动地说道。

为了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休宁县创新举措,扎实推进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脱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脱贫、健康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等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率先在全省出台《产业扶贫到户项目暂行办法》,明确“两茶一花一鱼一游一电商”等产业到户扶贫项目清单,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全覆盖的教育资助体系;提高低保、五保保障标准,建立健全残疾人家庭增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补助等制度。率先在全市实行涵盖自主创业、外出务工交通补助等五类就业脱贫政策,建成2家就业扶贫驿站,共发放就业脱贫补助资金190.1万元,受益群众达2360人。扎实推进驻军部队精准扶贫“六项援建行动”,已完成板桥乡50口鱼塘和引水管路上游段施工建设、捐赠医疗器械等帮扶工作。

如今,在休宁这片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和“实干兴休、勇争一流”精神的热土上,一幅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小康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绿色公交让市民收获幸福感

作为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公共交通的发展,最能体现出城市绿色出行状况,最能折射出城市整体面貌的发展变化。

2017年2月21日,是休宁县交通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承载着全县广大群众热切期盼的县城公交车正式运营,终圆就休宁人民多年来的梦想。而这,不仅折射出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映衬着休宁县委、县政府的民生理念和情怀。

“现在上学都不需要爷爷奶奶送了,我自己坐公交车在学校门口下就行,很安全、家长也很放心”海阳二小的黄凯小朋友很自豪地说。乘客吴力新告诉笔者,他家住老城区玉宁街、工作地点则在县经开区,过去都是骑电瓶往返,极为不方便。如今,每日乘坐3路公交车,既环保节能、还省钱快捷。3路公交车是专为方便新老城区群众出行而设置的一条循环线,全长10.2公里、沿途停靠19个站点。

“休宁的生态环境极佳,我们在城市建设各个领域都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公交车也不例外”该县交运部门负责人说。据他介绍,休宁县所投用的公交车是全市首批新能源公交车,具有节能环保、零污染、零排放、无噪音、乘坐安全舒适、行车安全性提高等优点,全车配备冷暖空调、自动报站器、投币识别系统等,服务非常规范。

公交车开通以来,休宁县相关部门在实际运行中积累经验,在路线站点的设置上广泛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加大公交运行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共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开通3条线路、投入车辆15台、运行班次58320趟、运送乘客21.7万人次。

胡成久:草鱼变“金鱼”

“一斤80元,泉水养殖无污染,肉质细腻鲜美,营养价值高。”10月6日中午,板桥乡徐源村渔源农家乐老板胡成久笑着对上海游客苏先生一家介绍。

沂源河源头处分出的溪流穿村而过,村民沿溪筑池利用山泉流水养鱼,已有1200余年历史。2012年,县乡引导支持农户发展泉水鱼产业,嗅到商机的老胡率先转型开起了渔家乐,以泉水鱼为主打菜。“乡里给补贴,建一口鱼塘,补贴200元一个平方;开一家渔家乐,一次性补助6000元。”

老胡的渔家乐在村子最南边,也最热闹,十多名外地游客在院子里闲聊。“3月到5月以及国庆长假,不预订根本没位子!”老胡说。鱼池里,十几尾鲩鱼和红鲤正在悠游,池水清澈,鱼儿黑红相间,煞是好看。老胡手执网兜,辗转腾挪一番,两条大鱼即被捞出。“这些鱼自然生长,每年只长3到4两,最‘年轻’的也养了5年多!”老胡介绍着。

有了胡成久成功的先例,村民们开始纷纷效仿泉水鱼、特色菜,目前全乡已拥有鱼塘800多口,农家乐也从2012年的3家增加到如今的38家。据板桥乡乡长程明轩介绍,为了发展泉水鱼产业,该乡出台了系列激励政策,成立了沂源流水养鱼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打响“赏油菜花、走古驿道、品泉水鱼”旅游品牌。

“我家每年接待游客6000余人,年营业收入达到10多万元,这真是草鱼变身‘金鱼’、穷山沟变成了富山沟了。”看着过去自给自足的泉水养鱼变成了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胡成久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更足了。

2016年,全县21个乡镇有15个乡镇发展泉水鱼产业,鱼池达到5000多口、家庭养殖户近3600户,其中,贫困村集体和贫困户家庭鱼池1619口、占全县总量的30%。563户家庭养殖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3%,直接带动284户635名贫困人口脱贫;在19个出列的贫困村中,15个村都有泉水养鱼。如今,在荣膺“中国山泉流水养鱼第一县”的休宁县,山泉流水养鱼正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德润休宁

休宁籍“兵王”王忠心当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获“八一勋章”,其家庭当选首届“全国文明家庭”。休宁籍北大教授程道德当选2016年度“中国好人”和第五届“安徽省道德模范”。成功获评“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县城”、“第二届安徽省文明县”,荣获第二届、第三届“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称号。连续四年开展“最美休宁人”主题系列活动,累计评选表彰223名“最美休宁人”,使之成为响亮的文化品牌和道德标杆。

党的十八大以来,休宁县突出典型引领,弘扬文明之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休宁大地落地生根,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得以“物化”,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以道德标杆引领社会风尚,榜样的美德善行家喻户晓。程道德等8人当选“中国好人”,项国华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谢健仙等20人当选“安徽好人”,汪美红等3人当选“安徽省道德模范”,余月琴等36人当选“黄山好人”。“程老桑梓情深,用无私奉献和无悔付出书写着‘道德’的真谛,践行着‘诚信’的价值。”该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黄永强有着如此感受。

组织开展向“全国文明家庭”王忠心家庭系列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推广、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等活动,注重从《茗州吴氏家典》、《金德瑛状元手书家训》等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让家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文化波澜壮阔,现实文化丰富多彩,休宁县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石屋坑”精神,奏响“实干兴休、勇争一流”的时代强音。建成了孙起孟故居陈列馆、全市首家村史馆祖源村史馆、陶行知启蒙馆等场馆,拍摄了全市首部红色主题微电影《一块红布》,持续开展文学艺术政府奖评奖活动。同时,以创建全省文明县为契机,开展“道德讲堂”、“书香休宁·全民阅读”等文化实践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养。

德润休宁、文明同行。休宁县在道德的浸润中,正释放出高耸云天的人性光辉。

对党说说心里话

张四杰

龙田乡江田村民,残疾人

我是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在党的扶贫政策帮助下,我办起了一家小型饰品加工厂,不仅脱了贫,还带动了2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未来,我希望自己的厂越办越大,能帮助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