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程
兵
我认识姜林和很早,算起来大约有三十来年了吧。我心目中的姜林和可由“四可”概而括之,即可敬的人格、可尊的官品、可交的师友、可爱的画家。一身融具“四可”之人,在当下,应该是弥足珍贵的!
首先,姜林和具有可敬的人格。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具有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精神的人,像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胆识的人,像岳鹏举“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情怀的人,是越来越稀少了。正因为如此,姜林和在他的人生旅途中,一直坚持着他做人的原则,显示出他无处不在的人格魅力。可以佐证的事例可以举出不少,但鉴于人事关系,不管涉及健在的或故去的,都没有以文字揭晓之必要。真心感觉,姜林和的“脱俗”与“另类”,的确难能可贵,让人敬佩!
其次,姜林和具有可赞的官品。
我知道、结识姜林和的时候,他应该才过不惑之年,但却以其丰富的经验,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理念,严瑾的作风,把一个老胡开文墨厂打理得井然有序,治理得远近闻名。从1988年的《艺术界》第三期刊出的许宪章长文《开拓者的足迹》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年他作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墨专业委员会主任、徽墨研究所所长、新安画派研究会常务理事、政协歙县委员会副主席、政协黄山市委员会常委、祖统委主任的骄人风采。
为官的年月,姜林和为了弘扬徽墨文化、振兴徽墨事业,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但同时,他又亲和近人,融地接民,留下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往事,至今仍为故地乡民常言乐道。那时的我,初涉世道,遇人处事总是战战兢兢,但面对姜林和这样的“大官”,我却没有这样的感觉,似乎从来没有觉得他是一个什么“官”……
又次,姜林和是位可交的师友。
人生一辈子,总要与许许多多的人物打交道,但闲老后屈指算来,能以朋友相待的委实不多,能以老师相称的其实也不多,能以老师加朋友相敬的,就更加少之又少了。抛开姜林和全国劳动模范、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资深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诸多盛名靓衔,在我的眼里,实实在在的称谓只有两个字:师友。说是师,虽没经过拜纳典礼,但却师之其实。我很年轻时便喜欢舞文弄墨,业余时间除了作些书画,还作些文学创作。那时,我久居乡野,城里的姜林和自然成为我敬慕求教之偶象。写出并刊用的诗文,首先想到的是寄他斧正。而姜林和几乎每信必复,用他那娟秀的“姜体”,研墨回札,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我至今仍珍藏着他当年给我的那些信件,老来常有复读,感叹为师者之良苦用心。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吧,一日,我首次被乡下领导传呼去他办公室接电话,一接竟然是姜林和。那时,我们仅有书信往来,从未谋面。他大概是从浙江出差回来,有片刻停车之时,却没忘了给我一个问候电话并登门叙谈……此事,让我感怀至今。后来,我们接触多了,也便由师及友,忘年之交。在文学创作上,我从起初的不断进取,到如今的小有成就,都与姜林和的鼓励与支持密切相关。在书画创作上,他对我更是关切有爱,呵护有加。不仅一**地指导我的运腕用墨,而且还一次次地鞭策我的更上台阶。知道我喜画葡萄,他竟留心许多报刊上发表的名家葡萄,细心地粘贴在一张张铜板纸上,专程送来给我参考,让我感动万分。我自知,在书画创作上,我仅仅是一个业余粗浅水平,上不了台檐。但我的书画作品却经过他之手一度度登堂入册,获取了些许虚名。甚至在他退休后成立的黄山市中国画研究院中,我还荣幸地成为“副院长”……最近,农工党黄山市书画院成立,筹备首次书画展,又是他提名特邀我参展,并把画展“浓墨工彩”的冠名机会让给了我。凡此等等,不难看出老人家对我的殷殷厚望……
再次,姜林和是位可爱的画家。
说起姜林和,最终不能不说到他作为一个著名画家的存在价值。画画,是他矢志奋斗的终生大业,也是他将永载画坛史册的煌煌业绩。他自幼喜爱丹青,书画艺术一直伴随着他的人生旅途。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姜林和的画名便传播四方,《人民日报》、《安徽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许多家媒体均先后报道过他的书画成就。其实,在书画创作的道路上,他也并非一帆风顺,古人卧薪尝胆、悬梁刺股之举,也追随着他年年月月画艺的进步。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牡丹王”、“梅花仙子”、“姜家黄山”,可少有人透过一幅幅丹青佳作的纸后,看到他艰苦的努力。著名评论家李绪萱先生曾对姜林和有过深入的研究,他说:“姜林和先生如果不是一位绘画奇才,怎么能画出个性鲜明的水墨山水呢?而姜林和先生却是一位矢志攫取黄山魂的人。他不但捕捉到了黄山之魂,而且通过笔墨将它表现出来……看了他的黄山图,方知不登黄山真遗憾……”可见,姜林和的笔下,已赋予黄山以崭新的内涵和风貌,非他人笔墨可以替代,给予“姜家黄山”的美称,无可厚非。
2014年12月24日,姜林和将他的“姜家黄山”主题画全国巡展的首展,放在他的故乡歙县举办。那天,不少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学者前来捧场。这次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举办的画展,理当是职位比我高的领导在开幕式上讲话的,但他却又一次把“抛头露面”的机会让给了我,可见老人家对我之信任。在《致辞》中,我全面回顾了姜林和的艺术历史:“先生对黄山有着特殊的情感和理解,并将画好黄山作为他一生的追求。从青年时代到今天,先生曾数十次登临黄山,餐风饮露、卧石沐云,用心用情地驱动自己的灵感,绘出了黄山的神,写就了黄山的魂……数十年来,先生作画无数,在书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却谦和有度,从不自我标榜。他的作品既登大雅之堂,又临百姓之家,深得行家里手和普通百姓的好评和欢迎……”是的,他是一位讲政治、重情谊、高水准、接地气的真正的书画艺术家,是黄山书画界众多成员的良师益友。
如今,年逾古稀的姜林和,却一点也没有掷笔泄劲的迹象,依旧是那么率真、认真、求真和纯真,依旧在用他那杆刚毅遒劲的“姜家画笔”,在挥写着他那风格迥异的“姜家黄山”……不久前我又见到他与妻子方艳仙夫唱妇随的身影,我又忍不住随口吟出了这样一首诗:
姜趋老辣林愈和,
山带艳雅花沾仙。
半生临池半生醉,
一重磨砺一重天。
已浴黄海绘新图,
更催墨都别旧嫣。
展卷满目皆国色,
挥毫遍纸是童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