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黄山旅游国际化的决策部署,实现打造名录遗产地典范、旅游目的地标杆的目标愿景,黄山风景区积极争当开放合作排头兵,持续扩大黄山品牌影响力,通过五年来的砥砺奋进,为提升中国遗产地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旅游业在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力作出了应有努力。
搭建开放合作的大平台
肩负重要使命,强化资源与环境保护。持续维护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世界混合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奖等品牌形象;获得了首批全球“绿色名录”保护地、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等新的荣誉;启动了大黄山国家公园、黄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新品牌争创工作。参与《绿色名录中国标准》、《风景名胜区管理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等起草;履行黄山作为绿色名录中国评委会成员单位职责,参与绿色名录中国事务决策。
参与制订规则,助推旅游可持续发展。巩固提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以及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目的地管理奖等品牌;获得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十大最佳旅游景区、全球“百佳”可持续目的地、亚太旅游协会旅游业社会责任奖等新品牌。参与修订《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南》、共同发布《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准则》以及联合起草《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指南》等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自导解说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启动“国际文化旅游(中国黄山)论坛”筹备项目,力争共同培育成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广泛携手合作,提升目的地综合管理。持续维护好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品牌;获得了中国首个景区类“长安杯”、全球首个景区类世界优秀目的地等新品牌,通过了“地球测评”等国际项目认证。深化与国内外名录遗产地、旅游目的地交流合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黄山旅游国际化的若干意见》,力争“十三五”期末,黄山的国际友好公园覆盖六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澳洲、南美、非洲)。联合发起创立了中国山岳旅游联盟、可持续目的地领导者全球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了两届“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承办了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黄山)年会。
完善开放合作的宽通道
以开放性为导向,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履行好黄山风景区承担的中国山岳旅游联盟秘书处的职能,推动山岳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参与华东世界遗产风景道建设,共同推动国家旅游风景道联动发展;参与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共同推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协调发展;深化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等战略合作,扩大在京津冀地区品牌影响,充分展示“梦幻黄山—礼仪徽州”的大黄山良好形象。
以国际化为助力,努力拓展对外空间。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外交战略,力争大黄山被列入更多国际旅游精品线路。以黄山友好国际公园(美国、加拿大、柬埔寨、瑞士以及法国、英国等国的国家公园或名录遗产)为依托,响应国家旅游每年度重点交流拓展行动。用好中国山岳旅游联盟这一平台,制定《境外宣传推广行动计划(2017—2020)》,完善旅游推广体系,加强与“三大”旅游展览会(世界旅交会、亚太旅交会、柏林国际旅展会)的业务联系,充分展示“美丽中国—文明山岳”的靓丽形象。
以影响力为目标,深化形象推广合作。围绕“让更多的黄山元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要求,持续深化与主流媒体等合作,加大新媒介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强与外事、港澳台等管理部门合作,发挥驻外机构的软广告力量;保持与美国、英国、瑞士等驻沪总领事馆的密切联系;推进海峡两岸交流(黄山)基地建设。加强与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等社团合作;持续发挥黄山国际摄影赛、体育赛等品牌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黄山旅游美誉度。
彰显时代形象的新品牌
顺应改革要求,创新时代发展理念。继续保持好“黄山旅游”行业领导者形象,传承“中国旅游—从黄山出发”的历史火炬,以及做好“黄山旅游”再起航这篇文章,肩负“中国旅游—黄山再出发”的时代担当,都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潮流,根据中央顶层设计,进行相应的战略定位调整。根据国家与民族的圣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地、游憩与体验的旺地、社区与民生改善的福地的总体要求,先后提炼总结了黄山可持续发展理念、黄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新时代的黄山精神等,并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宣言》、世界旅游组织《全球可持续旅游发展观测区(点)监测报告》等渠道向全球宣传推广。
强化前瞻思考,完善战略设计布局。黄山风景区的开放合作与国际交流,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按照“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的战略思维,党工委、管委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黄山旅游国际化的若干意见(2014—2020)》,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完善了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建立了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为开放合作与国际交流的砥砺奋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础。五年来,在“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建设工作领导组”全面指导和协调下,推进品牌国际化、抢占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构建科技支撑,全面提升能力建设。深化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科研合作,共同建设黄山可持续发展研究交流中心、博士后流动站黄山基地等智力支持机构,系统开展国内国际等项目监测。全面构建对外交流网络,频频亮相各类国际舞台,努力传播黄山声音、展示中国形象,五年来,在国际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近20次。加强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使用和推荐,不断加大派员参加国际机构专业化培训力度,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等推荐了评审专家以及教育培训师,一大批专业人员走向名录遗产地保护管理、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