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热点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能源革命蓄力加速——看阳泉市聚焦“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4-08-07 浏览量:20

8月5日,三峡能源盂县二期10万千瓦光伏复合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清洁电能源源不断送向远方。同一时间,华阳建投阳泉热电低热值煤热电项目现场,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低热值煤间接空冷发电机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郊区弘盛通1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一个个白色的柜式“充电宝”正蓄电储能……

盂县晋阳100MW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光伏项目年均发电量1.28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12.76万吨,对全市提高电力生产能力、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转型、提振经济等具有积极意义。图为无人机拍摄的项目光伏场区全景。王 力摄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步伐,传统产业向“绿”向“新”势能强劲,新能源产业“多点开花”,储能项目有序建设,能源供给结构从“传统火电”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上半年,我市发电量为154.69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24.76亿千瓦时,增幅19.06%,完成今年300亿千瓦时目标的51.56%。全市绿色低碳发展步伐行稳致远。

传统产业向“绿”而行

“刮板输送机准备启动,采煤机准备启动……”日前,在华阳集团一矿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利用5G网络向井下发出指令,一时间,几百米外地下的采煤机徐徐启动,开始割煤作业。

借助5G网络,地层深处的采煤作业成了“网络直播”。采煤作业能够如此智能、便捷,归功于一矿智能化煤矿数据中心。该中心集机柜、配电、制冷、监控、综合布线等系统于一体,采用存算分离技术——计算+分布式存储应用平台进行冗余部署,能有效协调各生产系统稳定运行,推进智能化建设,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从机械化到如今的智能化,煤炭产业通过“智”变向“绿”而行。近年来,我市加快智能化矿井建设进程,通过“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从根本上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目前已建成华阳一矿、二矿、新景矿及潞安五矿、平定汇能煤矿5座智能化矿井。2024年,全市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新建成9座智能化煤矿,另推动9座煤矿进行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扩大智能化矿井覆盖面,切实发挥智能化“提质增安”作用。

煤电行业是我市电力领域的重点行业。“双碳”目标下,我市煤电产业“三改联动”蹄疾步稳,煤电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阳光电厂4#炉完成空预器节能改造,整体提高了锅炉的效率,年节约电量284.9万千瓦时,年节约标煤量约2150吨,实现了以技术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挖潜增效。裕光煤电盂县2×100万千瓦发电项目双机投产发电、华阳建投阳泉热电2×66万千瓦低热值煤热电项目投入运营,为全市煤电产业增添新动能。上半年,全市火电发电量为132.6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22.74亿千瓦时,增幅20.7%。

新型能源成效显著

6月1日,国能盂县上社镇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预计年平均发电量约1.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7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88万吨,为我市电力供应、迎峰度夏提供有力保障,为全市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290.92万千瓦,占比32.21%,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上半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22.09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2.02亿千瓦时,增幅10.06%。新能源项目综合开工并网率超过80%,位居全省前列。今年,我市将推动新能源项目再并网3个,规模30万千瓦;新开工建设7个以上新能源项目,规模超50万千瓦。

日前,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首台套50千瓦/100千瓦时钠离子电池工商业储能柜下线。这对我市推进储能项目建设延链补链意义重大。

电力绿色低碳转型进入加速期,新能源发电要“靠天吃饭”,系统运行风险大幅增加,储能系统建设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青于蓝容释储能电站2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和郊区弘盛通1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已经并网,全市储能规模达32.8万千瓦。此外,盂县上社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建在即,一批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持续推进,预计到2025年全市储能规模将达100万千瓦。

绿色低碳引风尚

能源消费革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我市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意识,绿色能源消费体系加快构建,能源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同时,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构建节能审查、节能监察、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等制度体系,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水平提升。

今年1月,高新区首批100辆绿电重载车交付使用。这些电动重载车主要应用于电厂、煤运系统等,相较国五柴油重型货车,一年可减排氮氧化物37吨、颗粒物(PM)4.09吨、二氧化碳1.18万吨,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对全市节能降碳起到积极作用。

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市大力推进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业生产窑炉和锅炉电能替代、乡村清洁取暖用能改造等,逐步完善以电力为中心的终端能源消费格局,深挖各领域电能替代潜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拓展电能替代的广度、深度。

与此同时,能源部门通过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大数据应用分析场景平台、区域能源发展监测大数据应用分析场景平台、节能改造潜力企业识别大数据应用分析场景平台等,采集企业实际生产用能数据,不仅能实现企业能耗、产量、相关经济指标数据实时在线监测,而且能开展数字化监管,评估行业、企业的用能水平,精准做好能耗双控工作。

节能降碳事关我们每一个人,也造福于我们每一个人。今年5月13日,我市启动节能宣传周活动。宣传周期间,能源、生态环境、机关事务、住建等部门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宣传、全国低碳日宣传、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实践宣传、绿色低碳生活宣传、节能降碳“五进”科普宣传等活动,推介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浓厚氛围,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为“双碳”目标添助力

如今,山脊上体量巨大的风机、坡梁上形如阵列的光伏板成为我市能源供给体系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座座大型风电场、光伏电场的兴起,让清洁电能源源不断送向远方,成为我市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有力支撑。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传统煤炭、煤电行业奋力转型、提质增效,一批批风电、光伏、储能等项目落地见效。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响应绿色低碳生活号召,用点滴行动汇聚成践行节能降碳的蓬勃力量。

尽管全市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瓶颈、资金投入等。我们应正视工作中的爬坡过坎,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