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典型案例之七: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来源: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发布时间:2017-06-14 浏览量:34

大数据引领的新型低碳工业园——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园区概况

贵州贵阳国家高新区(以下简称贵阳高新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总规划面积为31.02平方公里,是贵州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和唯一的人才特区。园区先后获批“国家大数据引领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等十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近年来,园区以“守底线、走新路、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为总要求,始终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大数据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着力补齐“创新短板”,全力建成大数据“双创”引领区、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大数据中小微企业聚集区。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产业为龙头,大健康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参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以来,2012年~2016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1.3%。2012年~2016年,园区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累计下降22.6%。

贵阳国家高新区

(二)低碳发展的战略与举措

1、大力培育园区的高附加值产业

贵阳高新区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把大数据作为园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培育大数据及关联产业企业503家,其中,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和可视化企业19家、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企业11家、数据应用服务企业64家、关联企业400余家,形成了以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智能机电设备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以软件产品、数字内容、信息技术服务等为主的软件服务业。同时,园区建立了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节能环保成套设备制造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2、着力打造产业低碳化重点工程

贵州高新区重点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带动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例如:园区中正在建设的高新翼云绿色数据中心,拥有1200台服务器机架的大型云计算机中心。云计算资源利用率可以达到80%左右,比传统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高5-7倍。同时,可实现低能耗,低PUE(PUE≤1.4),碳排放小于53,000吨/年,年用水量控制在12.4万m³。又如正在实施的贵阳中电高新云计算中心节能改造项目,采用建筑热工节能设计、采暖通风和空调节能设计、室内环境节能设计;采用LED灯和T5高效荧光灯;选用节水设备;选用节能型服务器、节能型机房空调、节能型UPS等。该数据中心PUE值年降低5%以上,数据中心碳排放量下降8%以上。

高新翼云节能冷水机组

高新翼云能耗监控主机及配电柜

3、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

贵阳高新区遵循“发展”、“减碳”并举的思路,加快发展新能源,引导扩大输入电力、天然气消费,探索利用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多样化,降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水平。园区考虑气候、地质、资源及应用条件,以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建筑和清洁能源建筑应用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园区新建项目和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将根据条件和使用需求选择应用一种以上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优先采用土壤源、水源热泵技术。例如园区建设的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热泵产业化建设项目,将形成年产2万台多功能热泵生能力。

贵州汇通华城科技空调节能机组

(三)经验总结与启示

1、建立低碳发展的组织保障

成立以贵阳高新区管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新区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聘请专家团队,建立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环保等政府部门的低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2、积极争取低碳发展的资金

对重点企业在重大项目、技术研发、低碳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和推动低碳园区发展。仅2015年,共5个项目获得450万元上级资金支持,区级财政列支275万元用于支持节能低碳项目的建设。

3、强化低碳重点项目建设

以国家工信部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为核心,通过打造“贵阳云计算中心产业园项目”,引领云计算中心、呼叫中心及相关产业低碳化的建设;以现代工业4.0示范基地为重点,全力推动“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项目”和“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新型电子元器件沙文产业园项目”等建设,实现工业领域数据流与硬、软件的智能交互,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变革;以神奇药业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汉方药业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为依托打造集绿色、健康、低碳、养生于一体、生产和服务共存的“大健康产业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