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必定:都市圈“升级”要统筹好小城镇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14 浏览量:43

来源:安徽日报

合肥都市圈原有合肥、六安、淮南、滁州及桐城5个成员城市,芜湖市与马鞍山市于2016年加入后扩容为7市。近年来,合肥都市圈朝着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的方向推进战略升级,取得明显成效。需要指出的是,都市圈的扩容升级,其中的小城镇建设不可忽视,必须把小城镇建设融入到 “三化”升级战略中,从而使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宜工宜居宜行。

首先,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小城镇。因为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是有 “网络化”的鲜明特征,表现为“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小城市—小城镇—乡村”的城镇体系,小城镇作为乡村之首、城市之尾,承担着城市和乡村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核心城市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呈“极化”发展的,都市圈的许多功能,或是成员城市共同承担,或由核心城市向其他城市转移,其中一些功能会向小城镇延伸,这也是城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表现。在都市圈内,还会存在若干以大中次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群。正因如此,在发展成熟的城市群,特别是国外几个世界级城市群,小城镇都很发达,既很少有“城市病”,更没有“农村病”。大量人口还向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转移,出现“逆城市化”趋向,可以说,有了小城镇,都市圈会更美好。因此,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小城镇。或者说,没有小城镇,就建不成城市群。合肥都市圈向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的“三化”升级,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

其次,建设小城镇符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是针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其共同的内涵是 “人的城镇化”。但是,传统城镇化只是到了城市才能实现“人的城镇化”,即“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也是“跳农门”式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还应包含一部分农村人口不“跳农门”,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也可以达到城镇或准城镇的水平,就近就地实现“人的城镇化”。在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转移的情况下,能就近甚至就地实现“人的城镇化”,其所在的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结构必须向城镇化转型,包括产业结构的城镇化转型、就业结构的城镇化转型、布局结构的城镇化转型、社会与文化结构的城镇化转型等,这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应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共同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显然,小城镇是“结构转换型”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实现就近就地城镇化。因此,建设小城镇符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合肥都市圈向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的“三化”升级,也要走这条发展道路。

第三,要把小城镇建设融入到合肥都市圈的“三化”升级战略。对于把小城镇融入到都市圈一体化、同城化的战略升级比较容易,但如何融入到都市圈国际化的战略升级可能会有不同看法。实际上,小城镇的国际化并不是一定要有“国际社区”、一定会有外国人居住或工作,而是小城镇的功能要达到国际化的水平,更要有自身的特色,对外国人有吸引力或者能承担都市圈国际化的某些功能。另一方面,各小城镇也应主动融入都市圈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的战略升级。就合肥都市圈的小城镇而言,每个小城镇的融入方式会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规律,应该是建设新市镇,推进小城镇自身的战略升级。我国小城镇大体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乡村型”小城镇,二是“城市型”小城镇。新市镇作为一种新型的城镇形态,是脱胎于“乡村型”小城镇而又高于“乡村型”小城镇的,其鲜明的特征,就是具有“产城一体化”功能,即城镇规模与产业规模相适应,依据就业人口确定城镇人口规模。显然,新市镇应按小城市的标准建设,还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是“镇的市化”,既具有比城市要好的生态环境,又有较强的人口承载能力,不仅可以吸引周边地区的农村人口就近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实现“人的城镇化”,甚至可以吸引城市居民迁入,出现“逆城市化”,这将标志着小城镇建设融入合肥都市圈的“三化”升级战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