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定:产业转移“粘性”及安徽的战略选择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3 浏览量:42

来源:江淮论坛

一、产业转移“粘性”: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产业转移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直接表现为产业布局的空间变化,形成国家间、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是应有之义。正因如此,国家支持在安徽的皖江城市带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但是,产业转移存在着“粘性”,阻碍着产业转移,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所谓产业转移“粘性”,是产业在原产地形成的关联性而对转移产生的阻力,产业转移出现“粘性”的原因,有因机会成本(Opportrnicy Cost)决定的市场因素,有与沉没成本(Sunk Cost)关联的技术因素,也有因就业、税收等考虑的行政挽留因素,在这些情况下产业转移就会受阻,即使能转移出去的产业,大多是对本地发展不利的产业,对承接地也不可能产生可持续的积极因素。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粘性”有增强之势,产业转移的步伐会放缓。比如,有的发达国家面对失业率上升的压力,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重新发展制造业,会减少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有的发达国家认识到虚拟经济泡沫、实体经济过弱造成严重失衡的问题,提出收缩对外产业资本转移、发展本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发达国家产业的逆向转移。又比如,在国内的长三角地区,浙江省拟放弃“吴敬琏模式”,走发展重化工业化的道路,鼓励浙商在本省投资;江苏省的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今年6 月被国务院批准,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苏南发达地区的一些产业会在政府支持下向相对欠发达的苏北地区转移。这样,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粘性加大,会影响到泛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分工格局,给安徽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一定的难度。

然而,产业转移毕竟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趋势[1],面对产业转移的“粘性”,安徽应该以长远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慎重地作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实际上,产业承接也具有“粘性”,如果承接地的产业与区域条件优越,通过市场机制、产业关联和政府的优质服务,就会对产业向本地的转移发生吸引作用,形成产业承接“粘性”。基于这种分析,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应该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要着眼于产业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发展能力,从产业方面培育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的能力,减少产业转移“粘性”,增强产业承接的“粘性”;其二,是要优化城市群布局承接产业转移,增强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和集聚能力,从空间方面培育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的能力,减少产业转移“粘性”,增强产业承接“粘性”。尤其是皖江城市带,应从这两个方面积极突破,在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作用。

二、着眼于安徽的产业提升承接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有一定的发展阶梯,表现在区域分工上,产业层次较低的地区与发达地区发生垂直分工,产业层次提高了才可能发生水平分工。如果一个地区与发达地区只发生垂直分工,将会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对安徽来说,尤其是对在安徽处于较发达水平的皖江城市带来说,这是不可取的。应该着眼于产业提升,培育产业发展能力,在较高的发展水平上,形成对产业承接的“粘性”。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向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在沿海发达地区,而不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重要原因是沿海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产业承接“粘性”。国内外的产业转移实践表明,只有提高承接地的产业发展水平,才会在市场经济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减少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粘性”,在更高的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承接地的经济发展[2]。在当前金融危机导致产业转移“粘性”增强的情况下,更应该从提升产业水平的高度对待产业转移,在较高的产业层次上提高产业承接“粘性”,高质量地承接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的产业发展很快,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本省特色的产业体系,但从整体上看,产业层次仍比较低,产业竞争力还不够强。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特别是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安徽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扩大产业规模当然是安徽的发展之要,但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提升产业层次。尤其是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的产业密集带,首要的问题是提升产业层次,在提升产业层次的基础上扩大产业规模。因此,着眼于产业提升,科学合理地承接产业转移,应该成为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

着眼于产业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应从产业存量和产业增量两个方面考虑。从产业存量方面考虑,应以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指导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安徽产业的发展力;从产业增量方面考虑,应以发展八大新兴产业为后续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安徽产业对市场需求的适应力。

西方国家出现了金融危机,我国实际上存在着另外一种危机,即“产业危机”,其突出表现,一是产业发展固然很快,但却同时出现了高投入、高消耗、高同构的产业生长“坏相”;二是尽管年复一年地调整产业结构,但却同时出现膨胀———压缩———再膨胀的结构调整“怪圈”;三是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产业发展与国内需求严重“背离”[3]。面对这些严峻问题,国务院自今年2 月起陆续推出了纺织业、轻工业、钢铁、汽车、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4]。各产业调整振兴的内容与任务各不相同,但却有三个共同的特征:一是以振兴促调整,有利于走出过去那种产业结构调整的“怪圈”;二是突出自主创新,有利于根治历史形成的产业成长“坏相”;三是突出扩大内需,有利于克服产业发展与国内市场的“背离”问题。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提出与实施对提高我国的产业发展力具有长远意义,安徽应以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主导承接产业转移,就能与国家的十大产业发展走向相一致,必然会提高产业层次,不断地提高本省产业的发展力。在安徽的一些工业城市,由于产业存量已有一定的规模,更应以国家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指导,在较高的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既要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更要成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层次的示范区。比如,合肥市新建的京东方六代液晶面板项目和熔安船用柴油机项目,芜湖市的汽车制造自主创新和方特世界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蚌埠市的光伏产业项目,都是在较高的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就会克服产业转移的“粘性”,增强产业承接的“粘性”,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就具有示范意义。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部分属于传统产业和产能过剩的产业,振兴这十大产业,主要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存量问题,提高存量产业的发展水平。处于重大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不仅要确保存量产业的稳定增长、健康发展,还要开拓增量发展的新空间,引导社会资本面向国内外市场正在增长的新需求投资实体经济,适时而有效地发展新兴产业。有专家建议,主要是发展八大新兴产业,即旅游业、新能源、文化产业、中医药业、康体保健业、民间手工业、生物有机农业和职业培训业[5]。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的消费方式都正在发生转变,物质生产层面更加强调生态文明和节能减排,经济增长方式正由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人的消费模式也由获得温饱向追求质量的休闲型消费转变。上述八大新兴产业适应我国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既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力,又有巨大的就业容纳力,将会陆续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型支柱产业。从近几年来的发展势头看,除了职业教育、民间手工业缺乏数据外,其他六大新兴产业的增长率都高于GDP 增长5—8 个百分点,表现出比传统产业更高的成长性。而且,新兴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都处于同一发展起点上,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大多处于水平分工层次,就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在产业提升中承接产业转移。就安徽而言,上述八大新兴产业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旅游业、中医药业,有的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如文化产业、职业培训业,有的也有一定的发展条件,如新能源、民间手工艺等。基于这种趋势,安徽应把这八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承接产业转移的决策视野和系统考虑之中,在“十二五”规划中作出安排,既要发挥本省的优势培育八大新兴产业,又要借助外力加快八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八大新兴产业为后续承接产业转移,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安徽产业对国内外市场新变化的适应力。

三、优化安徽的城市群布局承接产业转移

城市是产业布局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是产业转移的承接高地。因为城市的公共设施、市场程度和产业之间便捷合作等条件,可以降低产业成本,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拉动产业转移。这就会形成产业承接“粘性”,减少产业转移“粘性”。但是,单个城市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又会降低产业承接“粘性”,特别是在产业转移集群化趋势下,单个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局限性就更为突出。我国区域经济已进入城市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而城市化发展已进入城市群为主导的新阶段,城市群的公共设施、市场程度和产业之间便捷合作等条件更为优越,可以克服单个城市的局限性,更加适应产业转移的集群化趋势,有利于增强产业承接的“粘性”,减少产业转移的“粘性”,以更为优越的空间条件承接产业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上个世纪90 年代以后,安徽的城市发展开始加快,城市化率由1990 年的15.95%,提高到2000年的28.00%,平均每年提高1.2 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每年提高0.98 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进入21 世纪,城市群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先后提出构建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原名“省会经济圈”)、“两淮一蚌”城市群,逐步优化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条件,三个城市群(带)已成为安徽对省(境)外转移产业的主要承接地,这是安徽发展史上的很大进步。但与全国相比,安徽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尽管2008 年安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40.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 个百分点,但城市群却出现空间过散、体量过小、关联过弱的“三过”问题,这就弱化了承接产业的空间“粘性”,也不利于在承接产业中提升产业水平,影响了全省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两对数据的比较很能说明问题:就安徽城市化水平与全国的差距相比,1990年为10.49 个百分点,2008 年为5.2 个百分点,差距缩小了5.29 个百分点;就安徽人均GDP 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相比,1990 年为28.9%,2008 年为36.2%,差距扩大了7.3 个百分点(见表)。这个比较深刻地说明,安徽城市化和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贡献程度较低。城市化率高、贡献程度低的原因,是城市资源分散,城市群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薄弱。如今,依托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并且还要在承接产业转移基础上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减少产业转移的“粘性”着眼,安徽必须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增强产业承接的空间“粘性”,才可能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本省的比较利益。

 

安徽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在空间布局上采取了建设两个规划区的战略安排:一是将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级示范区,二是对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在自主创新方面整体考虑,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前者突出产业承接,但产业承接中也有自主创新;后者突出自主创新,但自主创新中也有产业承接。而且,除了蚌埠以外,两个战略规划区的城市是完全重叠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以为,从克服产业转移“粘性”、增强产业承接“粘性”的角度看,应该优化城市群布局,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把正与合肥市发展同城化的淮南市也包容进来,建设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6]。

“1+10”江淮城市群是我组织的课题组于去年3 月份提出来的,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江淮城市群包括合肥、芜湖、蚌埠、淮南、六安、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等城市(也可以包括宣城市),涵盖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2007 年人口3100 万人,面积6.5 万平方公里。从一年多来的实践看,江淮城市群的客观存在已越来越显明,尤其是作为这个城市群的两个标志性的要素更为突出了:一是合肥市作为这个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经济力量又有增强,该市GDP 由2007 年的1334.6 亿元提升到2008 年的1664.80 亿元,增长17.2%,居全省首位,占全省的比重由2007 年的18.1%提高到2008 年的18.8%,占城市群的比重也由2007 年的23.3%提高到2008 年的24.7%;二是以合肥为中心的交通体系建设又有新进展,各市均在以合肥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内,已经形成结构紧凑、关联密切、近正八边形的“蛛网式”空间结构(见图),在全国城市群中也是较优的空间结构。特别是合肥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周边城市紧密联系的增多,将会推进江淮城市群的形成。可以说,江淮城市群已经浮出水面,开始由“虚”向“实”的跨越,成为泛长三角地区和东中部接壤地带的一大城市群。

 

江淮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泛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分工将会发生重大影响,特别是整合了安徽的城市资源,优化了城市群布局,将会增强这个地区的产业承接“粘性”,减少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粘性”,既会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与提升,又会加快安徽的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从而会推动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安徽应着眼于长远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有机结合,有目的地推进江淮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并将其纳入“十二五”期间的区域发展体系。

四、结论

由于多种复杂原因,国家间、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存在着“粘性”,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产业转移的“粘性”增强,产业转移步伐放缓,应该引起关注。但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会形成新一轮的产业重组和产业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空间布局,从产业和空间两个方面增强产业承接的“粘性”,更是值得重视的新课题。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正是面临这样的形势,既不可高估产业转移的势头,忽视产业转移“粘性”的阻碍,又不可低估产业承接的前景,忽视产业承接“粘性”的推动。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安徽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产业和空间两个方面,培育产业承接能力,增强产业承接“粘性”。

从产业方面来讲,安徽应着眼于产业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存量方面,要以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指导,以产业承接为手段,以产业提升为目的,在产业承接中提升产业水平;在产业增量方面,要面向市场需求发展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为后续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新兴产业规模,提升全省产业层次。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中,就会开拓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从空间方面来讲,安徽应整合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群布局,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有机结合,将淮南市纳入其中,积极构建江淮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已是客观存在的,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相信,江淮城市群的形成和崛起,对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提升和安徽省的产业承接提升,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是有机联系的。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应将产业发展纳入空间布局框架,对空间布局充实产业发展内容。实际上,安徽在“十一五”期间已提出了这些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争取获得比“十一五”更好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宋宏等.承接产业转移应走创新之路———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访谈录[N].安徽日报,2009-6-9.

[2]胡再兴等.经济调整的趋势性变化与安徽发展[N].安徽日报,2009-6-15.

[3]程必定.中国经济是否走出低谷[J].环球人物,2009,(14).

[4]国家发改委.关于纺织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EB/OL].见国家发改委网站.

[5]张孝德.应对危机需要双驱动产业发展战略[N].中国经济时报,2009-5-6.

[6]程必定.江淮城市群及其主体功能的战略定位[N].城市,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