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盘县淤泥村农户“抱团”创业当股东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24 浏览量:23

来源:贵州日报

12月初,在盘县两河工业园区里,有两个正在建设中的工厂很“特别”,它们分别是“格外香”土豆制品厂和“格外香”食用油加工厂。

说其特别,是这两个占地40多亩的厂子并不是对外招商引资而来。它们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企业,而且是盘县淤泥乡淤泥村200多户村民以股份形式共同创办的企业。

淤泥村是淤泥乡的中心区,这些年来,随着小城镇开发建设,全村356,1360多人中,90%多的人成为了失地农民。

因为征地补偿,手里有了一大笔闲散资金,“一夜之间”多出来的财富让这些祖祖辈辈靠土地生活的农民有些“赶不上趟”,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巨款”。一时间,聚众喝酒、打牌,买车炫富,村民一度找不到方向。

眼见群众手里的钱一天天被挥霍,而实体经济并没有得到发展。淤泥村的干部们急了,他们觉得这样继续下去,很快这些失地农民就会再度陷入贫困。

“集小钱,办大事”,2010年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的刘军第一个“跳”出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参考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发展模式,带领失地农民干实体,发展经济,建立稳定分红机制。这个想法得到了村支两委的一致同意。

但想是一回事,干却是另外一回事。去年,村里首次提出以村民入股的形式创办农业科技园和农家饭店时,就遭到了“冷遇”。

好不容易做通了几个财力不错的村民的思想工作,可当农业科技园和农家饭店轰轰烈烈干起来的时候,其他的群众却在看热闹,甚至冷嘲热讽。

谢龙就是其中的一位。建科技园的初期,他经常端起小酒壶坐在地边看这些村干部们干活,一边喝酒,一边嘲笑。可眼见科技园和农家饭店一天一个模样,谢龙突然有些坐不住了,开始和村干部们套近乎,希望自己能够入股进来。

村干部们并没有因为他的“后知后觉”而将其拒之门外,反而十分热情地欢迎他的加入。村支书柳毅学告诉记者,自从入股以后,谢龙整个人都变了,不再喝酒打牌,整天都琢磨着如何发展致富。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加入进来,村里提出有钱的出钱入股,没钱的出劳力也能折成“劳力股”。

杜二林就搭上了这趟“快车”。两年前,他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全家五口人依靠低保生活。从农业科技园建设开始,他就帮忙做些体力活,如今也有了两股。一年多下来,分得了5000多元的红利。“只要勤劳肯干,村干部就能带着你挣钱。”说起自己一年多的变化,这个憨厚的小伙子很感激村里的干部。

短短一年多的悉心经营,淤泥村的农业科技园和农家饭店都见了效益,入股农户纷纷分了红利,还未入股的村民也纷纷表示,希望“搭”上村党支部的“航船”,一起奔向致富路。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仅有的农业科技园和农家饭店规模太小,已经不能带动更多的农户经营发展了。

“借着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热潮,大家共同投资建工厂,做大做强实体企业。”村党支部再次迈出了发展的步伐。

经过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多次讨论调研,淤泥村决定效仿华西村,成立集体企业,以公司形式进行运作,农民入股分红,部分失地农民还可在集体企业里安置就业。

令人赞叹的是,淤泥村的这个集体企业跳出了区域思维的局限,将项目和投资放在了正在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两河工业园区。

“区位交通优势、市场发展考量和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这些都是我们选择走出淤泥的理由。”刘军说,“但最大的理由是淤泥村需要解放思想,跳出‘淤泥’发展‘淤泥’。”

农民集体干实体,淤泥村在六盘水开了先河,村支两委对工厂的管理经营思路更令人叫绝——抛去了过去村集体统一管理模式,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对集体资产实行公司化运作,村民们只是通过股东大会对公司进行监督,以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短评

从失地农民到公司股东,淤泥村的村民们“抱成了团”,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集“小钱”,干企业,办成了“大事”。

从挥霍到投资入股,淤泥村的群众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转变,用土地赔款的“瞬间财富”支持起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富”,这才是真正的变“输血式”发展为“造血式”发展。

目前,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快速推进,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成为了全社会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淤泥村的这一做法是不是有值得借鉴的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