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产业态势与竞合策略---基于合肥的视角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7-15 浏览量:15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 要:“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呈现“大同构、小差异”的特征。三次产业同构性强,主导产业重合度高,但同时,四市各次产业又存在差异,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甚至在同样都是主导产业的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当中,发展各有千秋。因此,一方面,趋同的产业结构导致四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产业“大同构”下的“小差异”为“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错位发展找到了合作的空间。四市应围绕着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承接,高新技术产业集成化发展思路,进行差异化发展。合肥应主动出击牵头构建产业合作共享平台,以实现转型升级和抢占高端。

        关键词: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同构;集群化承接;差异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0X(2015)04-0007-05

         产业同构与同质化竞争是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 低水平竞争阶段的常态  

        表现之一:产业结构“大雷同” (大同构) ,呈现“二、三、一”的特征;第二产业内部主导产业重合度较高。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 ① 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特征显著,主导产业以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次之,但发展势头强劲。合肥、长沙、武汉、南昌所在省份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四市所在省会经济圈生态农业或都市型农业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由表1知,2009-2012 年合肥、长沙、南昌的第一产业占比基本在5% 左右,第二产业均为55%左右,第三产业占比约40% 。武汉产业结构呈现高度化倾向,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快,2009-2011年,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接近或达到50% ,但优势微弱且地位不稳,2012 年又回归到“二、三、一”的特征。 

                                表1“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年份

合肥

长沙

武汉

南昌

2009

5.2:52.6:42.2

4.8:50.6:44.6

3.2:47.0:49.8

6.0:55.4:38.6

2010

4.9:53.9:41.2

4.4:53.6:42.0

3.1:45.9:51.0

5.5:56.7:37.8

2011

5.7:55.1:39.2

4.3:56.1:39.6

2.9:48.2:48.9

5.0:58.7:36.3

2012

5.5:55.3:39.2

4.3:56.1:39.6

3.8:48.3:47.9

4.9:57.9:37.2

 

        近几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产业转移的推动,“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经济呈现加速态势,2012年合肥、长沙、武汉、南昌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超过15% (除了南昌14.8% 外) 。2010-2012 年GDP年均增速,合肥为24.13% ,武汉为20.46% ,长沙为18.64% ,南昌为16.60% ;按可比价格计算,2013 上半年GDP 同比增长:长沙11.6% ,合肥11.3% ,南昌10.7% ,武汉9.6% ② 。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主导产业重合度高,主要有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和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都以发展光伏光电、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行业为主。

        表现之二:趋同的产业结构导致承接产业转移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

        同处长江中下游地带的“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在区域优势、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发展基础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顺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共同的追求。而产业同构意味着“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大体一致的产业发展梯度,以及与东部发达地区几乎相同的梯度差,使得相互之间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以及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过程中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招商引资大战狼烟四起。2012年全年合肥、长沙、武汉、南昌实际利用外资均以两位数增长。目前全国8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所在省份有4个,分别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2010年1月) 、湖南湘南(2011年10月) 、湖北荆州(2011年12月)和江西赣南(2013年6月)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西近日还出台文件将建6个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南昌市重点建设“上海产业园” 。

         产业大同构下的小差异应是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错位发展的空间  

        表现之一:“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结构总体上呈现出“二、三、一”同构现象,但在相似的产业结构中各次产业又存在很多差异。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三次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是“大同构”与“小差异”并存。例如,武汉第三产业发展显著优于其他三市,2012年武汉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8.94% ,而合肥、南昌、长沙分别为39.2% 、37.2% 、39.6% 。另外,2012年合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5.5% ,明显高于其他市,而南昌市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高达57.9% ,又远超武汉、长沙、合肥三市。③ “大同构”下的“小差异” ,一定程度体现了各市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从而为四市在深化产业内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合作提供了契机。

        表现之二:四市依托自身优势,业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四市在主导产业及其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合肥六大主导产业分别为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及光伏产业。2012年,合肥除汽车制造业之外,其他主导产业同比上年增长速度都超过了10% ,新型平板显示和新能源及光伏产业的增长更是超过40% 。[1]合肥作为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首,汇集了大批知名家电企业,具有完备的白色家电制造配套设施、产品研发、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物流配送、人才储备等条件。2012年合肥家电产量达到5456万台(套) ,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四大件”占全国25% 的市场份额,已超过广东顺德、山东青岛。此外,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在推动传统产业的同时,合肥积极探索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59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1]

        武汉“光谷”享誉世界,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已经占到全国市场的66% 、全球市场的25%[4];武汉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石油化工等产业作为武汉的主导产业与其他市比较具有绝对优势。长沙则聚集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行业龙头企业,其工程机械产业规模和效益在全国名列前茅,独领风骚;在文化产业方面,湖南卫视成为中国大陆年收入和收视率最高的地方电视台。南昌航空工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光电光伏、服务外包等四大低碳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农副食品加工业具有比较优势。

        表现之三:同样都是主导产业的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在四市的发展各有千秋。

        合肥的江淮,武汉的通用和东风,长沙的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和南昌的小蓝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在发展规模、产品系列及品牌方面都不尽相同,因而市场定位和顾客群也不尽相同。据估算,丰田汽车公司每年生产的全部汽车中最多只有5辆具备相同的产品特性,也就是说,2010年丰田生产的860万辆各类汽车中包含170万种细分车型,这就是丰田的产品多样化战略。[2]可见,现代汽车产业个性定制、差异化发展的策略同样也适用于“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的上述差异可以为四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通过细分市场将竞争转化为合作提供机遇。换一种思路看,“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同构并不一定是坏事,通过联合或兼并,抱团发展,有利于形成产业规模经济;同时,又不失各自的差异化特色,有利于错位发展。因此,既要规模性,又要差异性是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合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在“大同构”下寻找“小差异” ,就是寻找商机与合作的时机。差异化就是特色化,各市可以利用差异化战略错位发展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在差异化竞争中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质量与速度的共同增长。例如,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协调会成员,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优势。南昌作为与珠三角、长三角和闽东南三角都毗邻的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有明显的距离邻近效应。武汉和长沙与上述两市相比虽然没有地理上的优势,但是其九省通衢的全国交通枢纽地位、发达的商贸流通和先进制造业基础对外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2012年全年,武汉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是合肥的2.7倍、长沙的1.5倍、南昌的1.7倍就是明证。

        产业同构难免同质竞争,但深化产业内分工,突出产品差异化与市场细分化,就能拓展“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合作空间,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做到“错位”竞争。当然,“错位”并不等于“让位” ,产业“错位”是指各省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在不影响自身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产业重叠现象,打造自身特色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因此,四市应坚持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在提升自身实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所在城市集群内产业共兴的新格局,共同促进产业升级。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合作与竞争中转型升级抢占高端的策略  

        策略之一: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承接。

        特色产业集群也就是地方产业集群,其形成往往是以某地自发形成的“扎堆经济”或者说“块状经济”为基础,在当地政府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如浙江等地) ,这种内生驱动的集群一般称为原发型产业集群。另外,还有一种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聚集形态,即与当地原有经济形态没有非常明显关系的外来资本嵌入到当地发展,称之为嵌入型集群,与前者相比,缺乏本地文化根植性,如果丧失竞争优势,可再迁移。对于中西部而言,内源性资本严重缺乏,地方政府在市场建设、园区建设、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企业用工、人才引进、税费减免、资金扶持、投融资等方面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因势利导,推动形成彰显本地要素和资源特色的产业集群十分必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分工,推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链有序对接,“链式招商” ,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

        在大合肥的建设与发展中,即将形成的“合肥都市圈”要坚持与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错位发展,发挥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着重以工业园区为支撑,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因地制宜发展诸如“飞地经济”等各类特色产业园区模式,大力推进毗邻地区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鼓励企业跨市域参与异地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的开发,相互在用地、用工和其他要素配置上提供支持和便利。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审批环节,鼓励企业间跨区域投资和联合发展,在资源、项目、要素、市场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探索以大企业集团为首的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合肥还可以通过与武汉、长沙、南昌的汽车产业合作,合力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汽车制造业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策略之二:高新技术产业集成化发展。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分别给“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所在的“四圈”进行了功能定位[3] 。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科技创新基地,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安徽省合肥及沿江的部分地区的功能定位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能源原材料、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基地,区域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从以上定位看,“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城市集群内部的确既是合作伙伴,又旗鼓相当、棋逢对手。就目前经济实力而言,合肥并不占优。因此,合肥要想借助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平台脱颖而出,抢占先机,必须紧抓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科技创新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之机,以及国家打造“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城市集群的政策机遇,依托合肥科教基地资源,既要强化优势,增强竞争力,又要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占据发展制高点,成为创新引领者,把产业集群推向更高阶段,由产业集群化向产业集成化迈进。作为信息时代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成化不仅仅局限于特定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群,而是基于信息技术资源及应用聚集成的一个跨越行业界限、协同运作的产业**体,旨在通过信息化管理与控制,将各种知识、技能与各类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方面的多种系统集成,开放式地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因为,未来产业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而更多地转为关注产品标准制定、市场需求和资源渠道等。因此,产业集成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产业集群化的高级阶段。[4]

         构建共建共享的高水平服务平台是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高起点产业合作的支撑  

        首先,平台共建共享是“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合作的突破口。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同构与差异并存的特点为四市及其引领的“四圈”合作奠定了基础,为构建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准备了条件。一方面,产业趋同中的差异是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结果,有利于产业互补,抱团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同构有助于共建共享各类产业合作平台,诸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协作发展平台、产业技术开发平台、产业发展要素流动平台、产权和商品交易平台、信息和市场服务平台、零部件配套和物流配送服务平台、等等。平台共建共享是构筑“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合作的突破口,也是未来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产业整合、构建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四市应充分认识以平台共建为纽带整合资源,合力发展,对于实现“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之间从低水平同质竞争向高水平合作竞争转化的重要意义。目前,四个中心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其在科技、人才和产业方面的优势,集中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开放式、流动性和虚拟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集成创新战略。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联合攻关,共同推动自主创新、转型发展合作。当前,为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迫切需要构建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协作发展平台,以加强四省会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合作,支持示范推广工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四省会城市生产的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或整车产品;建立四省会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交流平台,加强四省会城市在示范运营、充电设施、政策补贴、运行机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从而联合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共同抵御和承担新兴产业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风险。

        积极开展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绿色照明、绿色公交以及江河、湖泊水污染治理和工业脱硫脱硝等技术的联合攻关与协作。围绕沿长江、环洞庭湖、环鄱阳湖、环巢湖等重点区域的农业和资源环境,共同开展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主题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其次,合肥应主动出面牵头构建有利于自身产业做大做强的共享平台。

        合肥市应借助“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合作之机,利用自身产业结构与其他三市的差异,加强与其他三市的合作,扬长避短,在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同时,通过与其他三市的合作分工,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合肥应有战略眼光,结合自身优势产业,主动出面牵头构建有利于自身产业做大做强的共享平台,抢占先机,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合肥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目标将围绕把合肥建设成区域性新兴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为核心展开,在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因此,目前合肥应借“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之机,引进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突出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承接发达地区的符合合肥产业布局和构造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产业,政策支持各种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竞争力,逐步将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的顺序。

        为了在“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产业合作与竞争中转型升级、抢占高端,合肥应以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集成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借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之机,率先与其他三市实行错位发展,在金融领域形成将长三角与“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进行连接的区域金融中心,肩负起区域中小企业融资中心、农村金融发展中心、金融风险监测中心、金融教育科研中心的职能。同时,紧密结合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充分发挥合肥在汽车制造产业优势,完善汽车金融服务产业链,推进汽车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多方面拓宽汽车产业发展融资渠道。积极引入、设立新型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创业、创新投资基金,给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构建以股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碳排放权交易为核心的产权交易市场,打造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吸引外地成果到合肥转化。以中国科技大学为载体,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整合科技资源,吸引国内外顶尖科学家交流、互访,进行多学科渗透、整合、联合攻关,使不同创新主题、知识背景、研究方式、创新思想交融,将合肥建设成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学科密集、项目密集、成果密集的区域创新集群。

        注释:

        ①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指湘鄂皖赣四省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合肥、南昌。

        ②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整理获得。

        ③ 数据分别来自2012年合肥、南昌、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2012年武汉市统计年鉴,整理获得。

        ④ 湖北省科技技术厅文件http://www.hbstd.gov.cn/info-kij.jsp?id=61508整理获得。

        参考文献:

        [1] 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合肥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3-04-02) [2015-05-29 ].http://zwgk.hefei.gov.cn/zngk/public/search/.xp. .

        [2] 彼得马什.新工业革命[M] .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70.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EB/OL] .[2015-05-26]http://www.gov.cn/zwgk/2011-06/08/content_1879180.htm.

        [4] 张贵,周立群.产业集成化:产业组织结构演进新趋势[J] .中国工业经济,2005(7):36-42.

        收稿日期:2015-05-29

        基金项目:合肥市政府委托重大课题。

        作者简介:胡 艳(1964-) ,女,安徽寿县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

        丁玉敏(1974- ) ,女,安徽庐江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合作。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