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刚:安徽工业化进程、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8-21 浏览量:23

来源: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一、安徽工业发展进程

1.1978—1990 年,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与多种所有制经济起步阶段

1978 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恢复发展时期。针对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燃料、动力和原材料工业赶不上加工业的增长速度,安徽加快发展轻纺工业,积极调整工业内部比例,并以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等多种手段对全省工业企业整顿指导。

围绕搞活企业、扩大企业自**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性改革。从1980 年上半年开始,组织174家国营工业企业进行扩大经营自**的试点。到1982 年,有42.4%的县属以上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了经济责任制,解决了企业缺乏经营自**的问题,使经济利益与经济责任相结合,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国有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等项改革的同时,政府采取措施促进城市集体经济发展,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1984 年,安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拉开了全省兴办“三资企业”的序幕。

这一阶段,安徽工业取得巨大进步。到了1985 年,工业生产总值首破100 亿元,达到101.4亿元。除了经济发展,技术和科研方面也取得突破,比如早在1977 年,安徽无线电厂、清华大学、四机部六所联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

2.1990—2000 年,轻工业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初步实现由农业省向工业省的转变

1993 年,全省轻工业发展的“1114”计划出台。即实现安徽轻工业第二次飞跃,在国内争名次、在世界争影响;实施名牌战略,造就名牌产品、明星企业家以及企业航母;实施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100 亿元,在五年内实施“优化壮大一批、改造提高一批、开拓创新一批、放开搞活一批”的发展计划。

1993—1998 年,100 亿元的总投资额中80%用于对家电、日化、酿酒、造纸、塑料等5 个优势行业的改造;其中78%用于名牌产品上规模提档次,涉及的企业面达到70%。来自于财政投入及金融支持,是轻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达到20 世纪90 年代国际水平的占20%,达到20 世纪80 年代国内先进水平的占50%以上。许多企业已实现机电一体化生产,家电等新兴行业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管理。全行业大中企业数达到200个,比1992 年上升了100%。合肥美菱集团、古井集团、荣事达集团、金种子集团、双轮集团、合肥日化总厂等进入“全国500 家最大工业企业”、“全国500 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行列。5 大重点行业涌现出美菱电冰箱、古井贡酒、芳草牙膏等一批国内名牌产品,安徽“轻工大省”称号因运而生。至此,长期扭曲的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得到一定程度修正。1998 年,安徽轻工业比重达到46%,轻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利润在全国位次得到提升。

1995 年,“九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出了由资源大省向工业大省跨越的奋斗目标。为此,确立了机械、电子、日用电器、汽车、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实施了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加强轻纺工业发展,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和大企业集团战略。巩固发展冶金、建材、煤炭、电力工业,新上了一批大项目,提高生产能力。随着淮南、淮北能源基地、马鞍山钢铁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安庆石油化工基地、皖中加工业基地、以及合肥高新技术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规模迅速扩大,部分能源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改革和创新成为推进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1992 年,全省先后确定了62 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56 户扶优扶强企业,以及15 户重点组建和发展的企业集团,合肥、芜湖、蚌埠、滁州、六安、安庆先后进入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1996 年底,全省中小企业改制面达70%。到1997 年底,全省有70 家国有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1998年,坚持“有进有退,抓大放小”方针策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强力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到2000 年底,全省2/3 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扭亏脱困,2/3 以上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在工业发展的拉动下,安徽实现了由农业省向工业省转变。2000 年,工业总产值5400 亿元,与1990 年的670 亿元相比,增长了4.57 倍;同期GDP 仅增长了2.46 倍。在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中,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产值达到41.3%[1]

3.2000—2007 年,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转变

一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改革成效显著。大中型国有企业基本完成了现代公司制度改革,企业主辅分离工作取得进展,企业自办的学校、医院、公安等社会事业单位逐步从企业剥离。通过采取破产、兼并、出售、分离、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方式,使国有企业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国有经济战线收缩,但是国有资产运行效益好转,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到2007年,国有经济占比已下降为42%。

二是投资重心向重大基础设施及重要产业倾斜。2003年,安徽确立了以建设8大重点产业基地和6 大基础工程为主要抓手的“861”行动计划。2004—2007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40%集中到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2008年,“861”行动计划全部项目中,八大产业基地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139.1亿元,六大基础工程年度计划投资889.4 亿元,工业项目投资8806.2 亿元,均占“861”项目总投资和年度计划投资的50.1%[2]

三是推进工业强省战略,促进资源和要素向重点区域、行业、企业集中。工业园区、企业集团、优势行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领跑作用。2005 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5 行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46%,成为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以汽车行业为例,2005 年安徽省汽车产量达到40 万辆,比2000 年增长274%;实现销售收入222.9 亿元,年增速为35.7%,高出规模以上工业11.5 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同行业26.9 个百分点,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9%,高出全国汽车制造业同类比重一倍;市场占有率为3.8%,高出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品占有率近2 个百分点。2005年,各类工业园区创造的GDP 占全省份额由2000年的27.8%提升到35.6%。2005 年底,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20 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一倍(2000 年为154 亿元)。全省有841家工业企业的产品面向全球,实现销售产值1251亿元,占全省34%。

2003 年到2007 年的五年间,安徽工业年均增长16% ,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由43.0% 提高到49.3%,成为推动全省生产总值连续跨越四个千亿元平台的主导力量。2007 年,工业经济上缴税金达到410.1 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已达80%(见表1)。

 

二、2000年以来安徽工业化阶段判断及比较

1.安徽在2000 年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2006 年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

区域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是对区域工业化成长状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状况的综合评判。综合库兹涅茨模式、钱纳里—赛尔奎因模式标准,参考陈佳贵的划分标准,以人均GDP、非农产值比重、非农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等分析指标,列出工业化阶段标准值如表2[3]

 

人均收入水平具有引起需求结构变化而对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产生广泛作用的特点,而非农劳动力、非农产业产值、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则会程度不同地受到国家(地区)推行的经济发展战略等主观因素影响。故将人均GDP 指标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数值赋予较高的40%权重,其他三个指标分别赋予30%、15%、15%的权重,计算出2000 年、2006 年安徽工业阶段数值分别为1.3、1.9,由此判断安徽在2000 年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而在2006 年,勉强进入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见表3)[4]

 

计算过程:

2000 年:1×40%+1×30%+2×15%+2×15%=1.3

2006 年:1×40%+2×30%+3×15%+3×15%=1.9

2.安徽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与区域及全国水平相比,呈现阶段性落差

根据工业化蓝皮书(陈佳贵等,2007)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2005 年安徽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一致,相对于全国而言,落后了2 个发展阶段;与长三角地区则相差了4 个发展阶段(见表4)。

 

从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比、三次产业就业比、城市化水平等分项指标看,安徽城市化水平表现最差,处于初期第1 阶段,在全国仅排名第23位。人均GDP 所指示的工业化阶段为初期第2 阶段,仅排名为第27 位。而三次产业产值比表现最好,所指示的工业化阶段为中期第1 阶段,排名为第22 位。

从主要经济指标的现实表现看,基本吻合。2005 年,安徽省工业化率仅为3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仅占全省GDP 的21.5%,远低于发达省市30%以上的水平。2005 年,全省以制造业为主体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7 位,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06%。

2005 年,安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26,相当于全国2000 年的水平(见表5)。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水平所表现的特征看,安徽2005 年的相关指标与全国2000 年的指标基本相符[5]

 

三、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及变化趋势

1.安徽工业化呈现加速推进趋势,带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周期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地区)工业化阶段是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时期。改革开放30 年来,安徽相继由农业大省转向工业农业省,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跨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1995—2005 年度,安徽工业化速度在全国31 个省(市)中排名18位,2000—2005 年提升了7 位,工业化加速度在31个省(市)中排名达到第6 位。

2005 年,安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虽然只有26,在全国排名22 位,但是工业加速发展趋势明显,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见表6。

 

根据国内外发达地区经验,工业化强力推进,将拉动经济进入10%以上的高增长周期。以韩国为例,从1961 年进入工业化初期到1991 年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30 年内,人均GDP 水平大幅提升,由1961 年的87 美元增加到1991 年的6498 美元,增长了73.4 倍。1992 年,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2005 年,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后半段。1995—2005 年,长三角地区人均GDP 由8705 元增加到28901 元,增长了2.3 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7%,制造业占比由27.2%提高到64.8%。三次产业结构由13.2∶53.5∶33.3提升到2005年的7.0∶51.8∶47.5[6]

目前,安徽工业化加速推进并带动GDP 等相关指标快速提升,经济高速增长格局初步形成。2000—2007 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07.0亿元增长到2752.1 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6% 。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00 年的43.0%提升到55.3%;工业增长对GDP 的拉动率由3.56 个百分点提升到7 个百分点。2007 年,安徽工业化率为37.5%,比上年提高了1.7 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了0.8 个百分点。人均GDP 由2000 年的4780 元,提升到2007 年的12003元,增长了1.5 倍。

2.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非农化水平快速上升

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安徽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从静态指标看,1978 年非农就业比重仅为18.3%,2005 年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已超过第一产业,达到51.1%。从动态变化看,1978—2005 年,非农就业比重年均提高1.23 个百分点;而2000—2005 年年均提高1.92 个百分点,其中2000年这一比例为41.5%,见表7。

 

从上表可见,相对于产值结构的变化,劳动力转移速度更快。2000 年,安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8.5%,比全国高5.1 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平均水平高3.5 个百分点;而到2005 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46.8%,比全国高2 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低1.7 个百分点。

工业化是农村劳动力不断从低效的农业流向高效的工业、服务业的过程。从国际经验看,不断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提和基础,而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表现在:工业与农业的比较生产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工业部门结构、城市及第三产业吸纳能力等[7]

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揭示,工业与农业部门不同的工资水平及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在资本稀缺、劳动力过剩的初级阶段,工业部门可以在工资较低(比农业劳动者基本生存收入约高30%)的状况下,通过不断追加投资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扩大再生产,这时劳动力转移主要取决于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资本扩张能力。随着农业边际生产率提高,农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将进入第二阶段,即农村劳动力不再处于无限供给的无弹性状况,工业、农业乃至服务业部门将在相互竞争中扩大劳动投入。这时,工业部门扩张需要劳动力,必须提高工资水平,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取决于工业部门资本扩张能力,还受到工业部门所能提供的劳动工资提升及劳动者福利等保障条件。

根据刘易斯理论,目前安徽仍处于第一阶段,即农村劳动力仍然处于无限供给状态,但是大约在2005 年以后,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增强,工业、农业乃至服务业部门在扩大劳动投入过程中的竞争性增长,可以通过三次产业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来考察。

从实际情况看,安徽作为劳动资源大省,自2005 年以来,城市工业、服务业也出现招工难的现象。技术要求高、生产条件差、工资待遇低成为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供给弹性提高,供给的竞争性增强。因而,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将不仅取决于资本扩张速度,同时也受到用工政策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3.城镇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相互促进

工业化、城镇化不是孤立的经济现象,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大工业生产是一种具有高度协作性的共同劳动,这种共同劳动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在地域上集中。生产的集中又可衍生人口集中、消费集中、财富集中、政治集中,成为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工业生产在集中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外部集聚效应,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8]

城镇化的本质是资源和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带来人口集约、劳动集约、产业集约、技术集约、土地集约和资金集约,使生产各要素由分散无序状态向规模集约型转变,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城镇化能够扩大需求规模,提升需求层次,创造新的需求,提供较大的投资空间,推动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9]

国际经验表明,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工业化与城市化具有一致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820—1952 年间,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系数平均达到+0.997。H·钱纳里和M·塞尔昆在1975 年提出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模型,揭示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变化规律。该模式显示,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是由紧密到松散的发展过程。经济发展初期,城镇化是由工业化推动的,在两者共同达到13%(发展中国家为20%)以后,城镇化开始加速发展并明显超过工业化。但是,工业化仍然起到原动力的作用。直到工业化后期,制造业占GDP 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开始下降,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趋于减弱。在整个工业化阶段,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平均为1.4(见表8)。

 

从表8 可见,安徽城镇化率在1980 年达到13.3%,1996 年达到21.7%,进入城镇化早期的加速推进时点;2002 年达30.7%,进入经济起飞门槛。从1980—2002 年,年均提高0.88 个百分点;而从2000—2007 年,年均提高1.6 个百分点。2002年以前,安徽工业化率徘徊在17%左右,2002 年进入提速发展时期。从2000—2007 年,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从城镇化率/工业化率看,1998—2001年逐年提升,在2001 年达到最高值1.7。2002 年后逐年下降,2007年最低为1.0。

从表9 可见非农就业与城镇化率变化情况,在非农就业比重快速提高的同时,城镇化率没有同步提高。在1978—2005 年的28 年间,非农就业比重年均提高速度与城镇化率年均提高速度相差0.38 个百分点,在2000—2005 年的6 年间,进一步扩大到0.42 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存在相互关联及某种传导机制,长期以来,安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原因一是工业化发展缓慢,工业化动力不足,二是两者之间传导机制不畅,即城镇化水平提升滞后于非农就业水平提高。进入2002 年以来,工业化提速,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格局初显,未来工业化、城镇化将进入相互促进、加速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4.经济结构明显改善,但是二次产业发展效率出现了下降

产业结构偏离度考察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状态,是测度产业效益的一种常用方法。当某一产业的GDP 结构比值与其就业结构比值相减呈负值时,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三个产业的总平均劳动生产率,该负值的绝对值越大,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大,也就意味着该产业越落后。同样的,相减呈正值时,则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数值越大,说明该产业越先进。

 

从表10 可见,一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趋于提升,二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趋于下降。从1990 年到2006 年,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是负值,但是在2000 年进入谷底,之后缓慢提升,2006 年与2000 年相比,上升了7.1 个百分点。二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是正值,但是在2000年进入顶峰,之后有较大的下降,2006 年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7.1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是正值,但是年度之间波动较大。

从表10 可见,安徽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趋势与全国一致。1990—2000 年度,一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下降,二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而在2000—2006 年度,出现相反的现象,即一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二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下降。

但是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二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偏低。1990—2006 年,二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2.5 变化为20.7,出现由大到小的变化;而全国同期由20.0 变化为23.7,出现由小到大的变化。安徽二次产业尤其是工业在发展速度提升的同时,发展效率出现了下降。

参考文献

[1]安徽五十年[M].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329—334.

[2]王正巧,刘志迎. 安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J]. 华东经济管理,2008,(1):14—18.

[3]陈佳贵.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7.

[4]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45;2007:56.

[5]蒋晓岚. 安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R]. 2007:36.

[6]蒋晓岚,孔令刚. 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基于安徽的实证研究[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65—80.

[7]宋群. 我国工业化加快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战略关系与对策[J]. 经济研究参考,2006,(12).

[8]陆大道,等.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67.

[9]任宝平. 新型工业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J].经济学家,2003,(3)

作者简介:孔令刚(1964-),男,安徽肥西人,研究员,理学硕士,MBA,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