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刚:安徽“十二五”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7-27 浏览量:26

来源:学术界

主导产业(leading industry)概念最早是由W·W·罗斯托提出的主导部门(leading sector)引申出来的。[1]工业化国家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是由多个主导产业部门率先发展带动起来的,主导产业的增长及其所带动的其他部门的增长,构成了整个经济增长的强大基石和动力。工业化进程就是主导产业不断更替,由此带动资源从低技术、低效率部门向高增长、高技术、高效率部门流动的过程。主导产业演进会表现出序列演替性和多层次性的特征。霍夫曼认为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总有一个最先进的产业,它作为主导产业,在净产值上超过所有其他产业并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增长过程,并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又会出现新的主导产业走到前列,代替原来的优势产业的位置。这不仅揭示出了伴随着工业化过程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也揭示了这种演变的阶段性和有序的方向性。[2]

一、安徽主导产业演进特点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安徽已经形成以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与其工业化前中期的发展阶段相吻合,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递进性

按照工业化发展规律,工业化前期的主导产业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主导产业是以轻工纺织产业为主,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是以原料和燃料等基础性重化工业为主,再依此进入化工、钢铁、机械、造船等低度加工业,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汽车、飞机制造、电子计算机等高加工组装工业,最后到信息产业、科技服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主导产业具有所占份额大、经济效益好、技术创新速度快等特点,一段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及所占份额的排名变化可以大体反映主导产业的更替变化。表1反映了1985年以来安徽主导产业变化情况。

 

由此可见,1980—1995年,安徽纺织、食品、饮料、烟草等轻工业总量大、利税高、贡献多;1995年以后,钢铁、建材、化工、电力等重化工行业,吸收投资多、技术进步快;1985—2005年,劳动密集型的纺织、食品行业,资源密集型的建材业先后退出,而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高加工度的汽车行业先后进入。目前重化工业已取代轻纺工业,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取代单纯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安徽主导产业演进体现了阶段性递进特点。

2、适宜性

主导产业脱颖而出是区域专业化分工推进的结果,也是与政府培育和扶持分不开的。虽然安徽主导产业的规模小、层次低,但是它与安徽省情及工业化阶段相互对应,具有合理性与适宜性。

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壮大受到需求结构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双重影响。从需求“引力”产生的拉力看,20世纪80到90年代,千元级的电子产品取代百元级的机械产品,彩电、冰箱等家电产品成为主流消费品。20世纪90年代末,万元乃至十万元级的电脑、住房、汽车消费逐步兴起。最终消费品变化带动了对钢铁、煤炭、电力等中间品的需求,并拉动了对道路、交通、邮电等基础产品的需求。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形成的“推力”看,能源、原材料工业是安徽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国有企业集中的行业,也是政府工业化战略和产业政策的落脚点。安徽主导产业的形成是政府引导的结果,体现了以比较优势为主兼顾竞争优势的选择策略。

1995年开始,安徽将具有资源优势、经济规模、市场前景看好的电力、钢铁、化工、家电、汽车等作为主导产业培育,从国家投资、技改投入、信贷资源分配等多方面,实施倾斜政策。汽车工业发达程度是衡量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安徽具有汽车工业基础以及品牌优势,政府适时将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扶持,“十五”期间投入190亿元,用于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汽车零部件基地建设。与此同时,来自境内外的汽车整车、零部件以及研发、品牌销售等汽车产业链诸多环节的厂商不断进入,加强与安徽汽车的融合重组。从2002年开始,汽车行业以40%的年均增长速度快速壮大。2005年以后,又出台了扶持家电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家电业加快了吸引投资和重组整合步伐,安徽迅速成长为全国第三大家电产业基地。

3、扩展性

安徽主导产业具有原材料工业与高加工度的装备制造业并存的特点,这是自身比较优势的体现,也与中部省份“三基地一枢纽”战略分工相吻合,从而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在东部发达省份制造业面临“电荒”、“煤荒”的瓶颈时,安徽能源原材料工业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一大卖点。其次,汽车、家电、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具有最终产品、自主品牌产品优势,具有向产业链条两头延伸的潜力和优势。安徽家电已构建了从研发、零件制造、整机组装、物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网罗了国内所有一线品牌和部分二线品牌,2008年冰箱、洗衣机、空调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2、3位。2009年合肥家电产量达到3050万台(套),位居全国第一。

4、断层性

产业结构升级是主导产业交替更迭的结果,这种主导产业交替更迭过程不是新兴产业整体取代旧的主导产业,而是部分取代,是新兴产业的某些环节产生,旧的主导产业某些环节衰退,新兴产业对旧产业的逐步取代过程。从任何一个时间断面看,同时存在潜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夕阳产业等不同生命周期产业。潜导产业作为新兴的未来的主导产业,一般所占工业结构份额在10%左右。从产业演进规律及现实基础看,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型材料等应该成为安徽的潜导产业。但是目前这些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产业规模太小,新型产业升级和推进存在断层风险。2007年,安徽新材料、光电一体化、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8大高技术产业,所占份额只有工业增加值的4%。作为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基础的信息产业,其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而全国这一比例为10.5%。[3]新兴产业份额过小,潜导产业与主导产业之间存在接替性风险。

二、安徽主导产业成长性与带动性分析

主导产业带动作用的发挥依靠产业关联来传导,产业关联的主要路径为生产联系、技术联系、经济联系。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生产联系表现为前向、后向、侧向联系,技术关联指主导产业通过技术进步,改变原来的投入产出消耗系数,带动其他产业共同成长。经济关联是产权关系、协作关系等综合体现。主导产业带动作用的加强,关联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资源在时空上重新配置,产业体系的重整而实现的。

1、主导产业成长速度及集中度

由于市场、技术、资源、政策因素的影响,不同行业吸引投资规模、技术进步速度、成长性差异很大。自2002年以来,安徽具有比较优势的钢铁、电力、煤炭等行业,成为吸引社会投资的主要载体。来自省外近万亿元左右的投资70%—80%流向钢铁、电力、煤炭等重化工业,以及道路交通、房地产等重化工产业链项目,而信贷资金流向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2006年全省银行机构对煤炭、钢铁、电力和水泥行业的信贷余额达到1200多亿元,占同期全省企业信贷余额的20%。2000—2007年安徽的钢铁、交通设备、电气机械、化工、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7.2、7.2、4.9、3.6倍,同期全省37个行业增加值平均增长56%,主导产业增长数倍于全省工业增速。[4]

 

行业集中度是对整个行业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差异,一般用行业中排名前四位的企业占全行业总产量或市场份额的比例来表示。一般地,伴随着产业成长,那些具备规模经济效应的企业竞争力较强,由此导致行业集中度呈现不断提高现象。目前安徽五大主导产业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与中部省份及全国同行业相比,并没有显示明显的增长优势。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行业之间要素流动不畅,导致主导产业集中度偏低状况难以改善。迄今为止,安徽没有一个行业工业增加值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四位,而中部省份河南、湖北、湖南分别有3个、2个、1个进入全国前四位排行榜。2007年安徽的黑色金属矿采选、煤炭采选、饮料制造、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烟草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7个行业区位商大于1;煤炭采选业(13%),饮料制造业(10%)的产业贡献率大于10%,这些具有发展优势的行业均属于层次较低的资源性、基础性产业。

 

从安徽五大主导行业占全国同行业增加值比重看,2007年电器机械、交通设备、装备制造、化工、钢铁所占比重分别为3.6%、2.0%、1.9%、1.8%、1.3%。从主要产品占全国同行业比重看,电器机械行业的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大家电产量均居于同行业前3名,其中洗衣机产量占全行业的43%;钢铁行业的大型型钢具有优势,占全行业总量的27%;装备制造业中的叉车占12%。交通设备、电器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较长、关联度较好、行业成长性较好,专业分工得以推进,大型型钢、轿车、洗衣机、叉车等主要产品已形成规模生产优势。

2、企业经济规模及规模经济效益

钢铁、交通设备制造、装备制造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购并、重组等资本运营逐步展开,企业集团化趋势明显。五大主导产业内部,以骨干企业为载体的资源要素集聚现象突出,企业规模效益显著上升。2007年,五大主导产业前四大企业销售收入(CR4)占全行业比重分别为93%、65%、24%、30%、20%。五大主导产业中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集团)中有9家、利税收入过10亿的有7家,分别占全省的80%、65%。其中马钢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已跻身全国同行业第五位,具备了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从表4可见,安徽钢铁、电气机械、交通设备行业的企业产出规模、资产规模、职工规模及劳动生产率大多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显示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竞争优势。分行业看,钢铁企业平均产出规模、资产及职工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企业的资产规模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15%,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该行业企业数为94个、CR4占93%,企业总数少、领先企业规模大,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企业平均资本及劳动要素集聚水平高,但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够高,说明存在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偏低的现象。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并构重组,完善纵向分工体系,从而大幅度提高行业规模效益。

装备制造企业平均产出规模、资产规模、职工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资产规模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只有劳动生产率偏高,相当于全国平均的131%。该行业企业数为127个、CR4占58%,该行业企业数比全省平均水平(176个/行业)略低,少数大企业与大量小企业并存,市场整合度不高,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行业总体产出效率偏低。推进行业内企业重组,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可以进一步挖掘产出规模并提高效率。

电器机械行业已形成企业集群式发展优势,行业平均产出规模、资产规模、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的190%。只有职工规模偏低,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3%。该行业企业数为463个、CR4占21%,大企业垄断性不强,整个行业产出规模及产出效率较好,已形成垄断竞争型的良好市场格局。行业效益提高的方向应该是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即扩充研发与营销环节,完善生产性服务体系。

交通设备企业的平均产出规模、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单个企业的资产及职工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行业技术进步水平较好,但是企业资源要素集聚水平有待提高,整个行业发展潜力较大。该行业CR4占30%,大企业垄断程度中等。行业企业数为345个,低于全国省均水平(406个),发展方向一是扩充企业资源,围绕大企业发展配套产业;二是进一步提升大企业整合资源水平和能力,发挥其技术进步领头雁作用。

化工企业表现差强人意,只有其吸纳就业人员一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资产规模、产出规模及产出效率均只有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八成。2000—2007年,该行业增加值占全省同行业比重微幅下挫,由5.4%下降到5.2%。该行业企业数为439个、CR4占20%,缺少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行业市场结构呈现松散型的自由竞争格局,技术进步及发展潜力不大。

3、自主创新投入与产业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决定行业成长速度的关键因素,研发及技改投入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及技术进步水平的重要指标。2000—2005年,工业技改投入由156亿元上升到860亿元,其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3%提升到24.0%。2008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275亿元,增长30.6%。制造业完成技改投资931亿元,占工业技改投资的73%,主要投向装备、汽车、优质金属材料、水泥及非金属优质材料、信息电子、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和煤化工等产业,其中88%投向国有大中型企业。

在财政投入引导及市场竞争压力刺激下,大中型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据有关技术创新的全省普查资料,2004年—2006年,在全部6374家工业企业中,有36.6%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共投入创新经费174.8亿元,其中制造业创新经费支出为155.7亿元,所占份额为89.2%。在制造业中,创新经费支出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入52.3亿元,占比为3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入23.1亿元,占比为14.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入11.2亿元,占比为7.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入9.7亿元,占比为6.3%;通用设备制造业投入7.5亿元,占比为4.8%;上述5个行业的企业数占全部制造业企业数比重为29.6%,但创新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65.7%。

有重点有区别的科技投入虽然促进了主导产业、国有大中企业的技术进步,但是也导致了技术进步的二元化问题。由于产业之间关联度不够,市场缺乏有效竞争,企业重组整合不足,主导产业、国有大中企业技术扩散速度慢、效应差,部门、企业之间的技术落差较大。汽车工业包含了大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安徽虽然拥有江汽、奇瑞、华凌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的整车企业,但是本土配套企业技术层次低,零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本地配套率只有30%。与江苏相比,安徽汽车产销量处于领先地位,行业市场占有率为7.1%,排名全国第六,但是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小,只有江苏的1/5。目前,安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值之比仅为0.31:1,不仅远远低于国际的合理比例1.7:1,也低于国内部分汽车产业集群区,如长三角地区为1.56:1,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0.45:1,重庆的0.91:1,广东的0.85:1,湖北的0.62:1。在家用电器行业中,美菱、荣事达等骨干企业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由于整个行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不匹配,技术含量较高的配件、关键零部件本地不能生产,一些原材料还要进口,整个行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的任务较为艰巨。

三、影响主导产业成长因素分析

资源供给条件是产业成长的基础和出发点,包括要素数量、质量、结构等存量资源及要素流动的便利程度。资源要素供给状况受到区域经济开放度、主导产业的部门特性、微观主体的所有制性质、企业成本收益预期等不同层面因素影响,通过产业关联传导机制、市场化的资源再配置机制产生作用。

1、资源再配置运作机制

在主导产业成长过程中,资源再配置机制起到重要作用。在国有资产占据主导地位的安徽,资本存量调整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地方政府作为国有资产再配置主体,其收益预期以及所受到的成本制约,影响其改制方式、速度、方向。在第一轮企业改革中,安徽各地采取兼并收购、股份及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破产关闭、出售嫁接等方式,促进了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支柱产业流动。

产业政策也对资本存量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2000—2005年,安徽大力淘汰小建材、小钢铁、小化肥等技术落后、环境污染大的“五小”工业。2006年,按照节能减排的刚性指标,仅在钢铁行业,就关闭取缔地条钢、小钢铁生产企业117家,同时促进优势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兼并。

市场体系完善程度、市场环境优劣状况是影响资源再配置机制发挥作用的根本。区域外部要素的流入规模和质量就是反映资源再配置机制效率的主要表征。

 

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资源再配置机制效率不高,安徽外资流入规模小、层次低。缺少境外高质量大资本的进入,研发、咨询、金融服务等高端环节难以打开,主导产业部门难以快速成长。从上表可见,2000—2006年,制造业利用FDI总额上升,但是所占比例处于下降趋势。全国制造业利用FDI占总额60%的以上,安徽则为60%的以下。

2、产业关联传导机制

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存在前向、后向、旁侧关联。主导产业的成长过程就是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中心的社会化分工不断推进过程。随着龙头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生产迂回程度不断加深,先是原材料供应、运输物流等辅助生产功能外部化,再是零部件生产、以及教育培训、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营销推广等诸多环节外部化,逐步形成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

目前安徽主导产业成熟度不高,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基于产业链的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数量少,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传导机制不畅。一方面是主导产业缺乏对产业体系重整力,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基础产业协调发展格局难以形成;另一方面影响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如家电、汽车,其产值规模低于产量规模,产出效益水平偏低。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行业带动力的重要指标。2005年,全国影响力系数前三位的行业为通信设备制造业(1.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0)、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1.28)。2005年,安徽汽车工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2,排列本省第二位。安徽汽车制造业每增加1个亿的产值,能直接带动其他行业增加1.2亿的产值。从投入产出表的具体项目看,汽车制造业年消费的中间产业如橡胶制品、钢材、机电产品、通讯电子设备、电气机械等,分别占本省该行业产量的13.2%、8.5%、7.3%、4.5%、4.1%。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平均为3.28。汽车工业每增值1元,可给上游产业冶金、橡胶、化工、机械、电子等部门带来0.8元的增值,给下游如交通运输、石油、保险、维修等部门带来2.48元增值。对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安徽汽车工业影响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对下游产业的拓展。

四、结论与建议

结构升级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主导产业发展状况,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基础产业之间协调性,对整个工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起到关键作用。安徽目前形成以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为主体的主导产业,符合产业演进规律与区域要素禀赋结构特点,具有递进性、合理性、扩展性特点,但是由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吸引外来投资数量质量不够、产业之间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企业之间重组整合力度不够,导致主导产业层次、成长速度、市场集中度、技术进步、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方面,与中部及东部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安徽,一方面需要继续壮大现有主导产业规模,通过产权、投融资等配套改革,解决区域间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分割现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组织结构调整,使企业走“大而强、小而专”的发展道路,提升行业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正视资源型产业存在生产能力过剩、边际收益下降问题,规避潜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演进的断层性风险,借鉴欠发达国家(地区)通过引进外资促进产业分工和主导产业成长的经验,加快引进外资和产业承接速度,培育和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型主导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耦合与互动,提升技术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注释:

[1]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页。

[2]邹晓涓:《中国主导产业理论研究综述》,《天府新论》2007年第1期。

[3]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7页。

[4]蒋晓岚,孔令刚:《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基于安徽的实证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5—80页。

作者简介:孔令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蒋晓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乡镇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为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标号:AHSK07-08D68,主持人:孔令刚),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项目编号09030503001,主持人:蒋晓岚),合肥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hfsk0910d15,主持人:孔令刚)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