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刚:安徽产业演进机制与区域主导产业成长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29 浏览量:19

来源:华东经济管理

   摘 要: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因素。资源再配置机制、产 业关联传导机制的演化作用是影响主导产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安徽主导产业演进状况,指出发挥演进机制作用、加快产业成长的路径。

  关键词: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产业演化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决定性力量,W·W·罗斯托最早提出主导部门(Leading Sector)的概念[1]。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就是由多个主导产业部门的率先发展带动起来的,主导产业的演化成为经济整体强劲增长的根本动力。对应于工业化早期、中期、后期、后工业化等不同阶段,主导产业的演进历程大体表现为由资源型产业到重加工产业,再到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最后到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工业化推进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主导产业演进会表现出序列演替性和多层次性的性状,并具备阶段性和有序的方向性[2]。

  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中国经济活力迸发之所在,主导产业的演进则提供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推动力,探讨主导产业作用及演替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学术脉络看,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马洪,孙尚清[3],1981),90年代开始讨论区域分工、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绩效(杨开忠[4],1989)等问题,此后一些学者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研究(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扶持;对于产业结构演变的有序性、主导产业的依次递进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以及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已经有系统的论证和研究(于刃刚等[5],2003)。此阶段无论是基于产业层面的研究(向吉英[6],2005),还是侧重区域层面的研究(汪世银[7],2004),大多以发达省份实践为研究对象。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以安徽省为个案的研究(刘万青[8],2002)或从政策角度探讨主导产业选择;或就结构演进机理等一般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俞金国等[9],2005),一些硕博论文(姜微[10],2007)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但是对安徽主导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较为粗糙。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紧紧跟踪现实问题,探讨产业演化机制对安徽主导产业成长的影响,从而提供独到的分析视角,这项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安徽主导产业集中度及技术进步分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安徽已经形成以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为主体的主导部门群,这是符合主导产业演进的序列演替性和多层次性的,与安徽所处工业化前中期的发展阶段相吻合。

  (一)主导产业增速及规模增长

  由于发展环境、经济政策等外部条件的差异,以及产业特性、产业素质等自身状况的不同,国民经济各部类各行业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速度不同,成长性差异很大。随着内外部环境不断优化,2002年以来,安徽进入工业化带动的经济高增长期,此时钢铁、电力、煤炭等能源原材料行业,先行启动,成为各类资金竞相流入的洼地。2000-2009年,来自省外万亿元左右的投资有七成左右[11]流向钢铁、电力、煤炭等重化工业,以及道路交通、房地产等重化工产业链项目。在此影响下,安徽的钢铁、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化工行业快速增长(见表1),其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7、10.7、11.3、9.5、8.3倍,同期全省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7.9倍,主导产业增长高于全省工业增速,其中汽车、家电增速最快,年增长分别高于平均增速的38%、31%,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安徽五大主导产业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产出规模偏小。2009年,最高的电器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为9.5%,最低的装备制造所占比重为2.7%,均低于10%这一平均标准。2000-2009年,五大主导产业产出规模均有提升,最高的电器机械行业增加值比重提升了2.5个百分点,最低的化工行业提升了0.2个百分点。  

  安徽主导产业的专业化地位较低。从表2可见,2010年安徽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化工、钢铁行业占全国同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6%、2.0%、1.9%、1.8%、1.3%,只有家电工业增加值所占比例超过安徽工业增加值所占全国比重。再从优势产品看,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大家电产量均居于同行业前3名,其中洗衣机产量占全行业的42%;钢铁行业的大型型钢占全行业总量的27%;装备制造业中的叉车占12%,在一些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好的主导产业,由于专业分工的推进,其主要产品已形成规模生产优势。

  (二)产业集中度与企业规模效益

  行业集中度是对整个行业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一般用行业中排名前四位的企业占全行业总数额的比例来表示。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以骨干企业为载体的资源要素集聚效应愈益突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企业规模效益上升成为相伴而生的现象。2010年,安徽钢铁、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化工五大主导产业前四大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比重分别为89%、25%、36%、54%、27%,其中钢铁、汽车、装备制造行业已形成大企业(集团)引领发展的局面,这些行业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集团)有5家,占全省的38%。其中马钢、江淮汽车、奇瑞汽车销售收入分别超过500亿、400亿、300亿元,具备了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由表3可见,安徽钢铁、家电、汽车行业的工业增长值、企业总资产、企业职工数、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表现大多好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安徽钢铁企业有两项指标表现较好,其中企业的资产规模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15%,另外一项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该行业企业数为154个、CR4占89%,企业总数少、领先企业规模大,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宜促进领先企业的行业整合,吸引中小企业进入,以完善产业分工体系。

  家电行业集聚度较高,已形成企业集群式发展态势,主要指标表现良好,其中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的190%。但是单个企业职工规模偏低,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该行业企业数为792个,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2个/行业),CR4占25%。大企业垄断性不强,整个行业产出效率较好,但是低成本化倾向明显,部分参与配套的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家电行业也是我国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行业效益提高的方向应该是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即扩充研发与营销环节,以提高分工地位,提高产业价值链水平。

  汽车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资产及职工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行业发展潜力较大,而企业资源要素集聚水平有待提高。汽车行业CR4占36%,对照国际汽车行业一般情况,该行业集中度并不高,大企业垄断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汽车行业企业数为775个,低于全国省均水平(796个),说明配套企业数偏少,未来需要促进行业重组整合,提升大企业整合资源水平和能力,提高规模效益水平;同时,需要扩充企业资源,围绕大企业发展配套产业。

  装备制造行业有三项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资产规模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67%,只有劳动生产率表现较好,相当于全国平均的131%。该行业拥有企业487家、CR4为54%,最大的企业集团合力叉车2010年销售收入刚刚跨入100亿元大关,为108亿元,整个行业呈现极少数大企业与大量中小企业并存状态,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不高,行业投资机会利用不充分,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集聚不足;宜引导外来投资进入,力促并购重组,做大企业规模,提高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化工行业作为现阶段的主导产业起色不佳,企业表现平平,全行业单个企业总资产、工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均为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80%上下。该行业拥有企业890家、CR4为27%,由于缺少起着领头雁作用的大企业,整个行业还未形成有效竞争格局,宜引进外资进行重点改造。

  (三)技术创新投入与产业技术能力

  领先的技术水平是主导产业得以确立的重要标志,而形成和保持技术先进性的关键是较高的技术创新投入及整个行业的技改投入水平。“十一五”时期是安徽技改投入加速推进的时期,工业技改投入由起步时的156亿元上升到末期的860亿元,其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五年内提升了4.7个百分点,2005年达到24.0%。2007年,安徽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首次超过1000亿元,2008年为1275亿元[11],2009年为1375亿元,2010年则达到1800亿元,连续三年增长超过30%,其中制造业完成技改投资占工业技改投资比例均超过70%以上,主要投向是装备、汽车、优质金属材料、水泥及非金属优质材料、信息电子、能源和煤化工等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其中钢铁、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成为投入的重点。

  与此同时,大中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尤其是五大主导产业成为创新投入的引领者[1]。据全省普查资料,2004-2006年,在全部6374家工业企业中,有36.6%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共投入创新经费174.8亿元,其中制造业创新经费支出为155.7亿元,所占份额为89.2%。在制造业中,创新经费支出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钢铁工业投入52.3亿元,占比为33.6%;汽车制造业投入23.1亿元,占比为14.8%;化工投入11.2亿元,占比为7.2%;家电投入9.7亿元,占比为6.3%;通用机械投入7.5亿元,占比为4.8%;上述5个行业几乎涵盖了主导产业的全部,这些行业的企业数虽然不到制造业企业总数的1/3(为29.6%),但创新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2/3(为65.7%)。

  在政府、企业不断强化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的支持下,主导产业、国有大中企业保持了技术领先状态,但是由此造成技术进步的不平衡问题,影响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制约主导部门的技术进步。由前所述,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重组整合不足,行业内及行业之间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尚未形成,产业部门之间关联和传导机制没有形成,影响了主导产业、国有大中企业技术扩散速度和效应,致使部门、企业之间的技术落差难以缩小。比如,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不仅决定于少数几个整车厂,还特别与关键零配件系统密切相关,从而与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本土相关配套企业由于技术层次低,零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难以进入整车厂的采购系统,安徽江汽、奇瑞、华凌等一批整车企业所需零部件大多来自江浙等邻省,本地配套率只有40%。

  二、主导产业演进机制

  根据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通过产业关联机制发生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瞻效应,从而带动产业链前向、后续环节以及横向环节的企业发展,主导产业带动作用的加强。关联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资源在时空上重新配置、产业体系的重整而实现的。

  (一)资源再配置运作机制

  资源供给条件是主导产业成长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受到区域市场化程度、产业的部门特性、微观主体的所有制性质、企业成本收益预期等不同层面因素影响。区域产业成长过程中,资源再配置机制起到重要作用。在经济开放度较高、市场体系比较健全、产权关系清晰的状况下,产业之间资源要素流动成本较小,微观主体的收益预期较高,则存量资源流动和整合力度较大,从而有利于产业之间的要素转换以及主导部门成长。

  安徽是一个国有资产占据主导地位、开放度不高的省份,存量资本调整主要有赖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地方政府作为国有资产产权代表,也是国有资产存量再配置主体,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收益预期以及成本等制约因素,影响到国有企业改制方案的形成和出台。据调查统计,在第一轮企业改革中,安徽各地采取兼并收购、股份及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破产关闭、出售嫁接等方式,促进了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支柱产业流动截止2001年底,重工业拥有的国有资本为381亿元,占81.4%;而在重工业中,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支柱行业的国有资本为303亿元,占80%。“十五”时期,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数由2000年的811户减少到2005年的256户,集体企业由979户减少到261户;国有和集体五年间减持资产7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46%下降到17%[11],改制的结果出现了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支柱产业流动,资本产出效益提高的良好现象。

  产业政策是一个对全社会资本流向、流速起到调整引导作用的重要手段,就其对存量资本的影响而言,通过建立针对不同行业或企业的鼓励投资、限制投资、限期关停并转等政策,2000-2005年,安徽一批技术落后、经营状态不好的普通企业被兼并而获得重生,而一批小建材、小钢铁、小化肥等技术落后、环境污染大的“五小”工业关门大吉。2006年-2008年,按照节能减排的刚性指标,仅在钢铁行业,就关闭取缔地条钢、小钢铁生产企业167家,基本杜绝了此类落后小企业的异地再生。

  增量资本的形成有滚雪球式的积累、外来投资两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部要素的流入规模和质量对区域快速发展至关重要,而资源再配置机制效率是外部要素的流入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对于境外跨国公司等大资本而言,是从整体战略出发进行区位投资选择,利益预期主要基于保持技术优势以及对长期市场控制权的考虑,因为技术垄断可以给其带来更为长期和稳定收益。而境外中小资本则更多地立足于成本角度,考虑生产成本、配套成本以及交易成本。从广东、江苏等东部省份看,2000年以来FDI主要流入到通讯设备、计算机等新兴产业部门,有力地提升了工业结构。仅2008年,江苏制造业FDI项目有8729个、实际利用外资140亿美元,其中通讯设备等新兴产业部门签约项目、实际投资额分别占比21%、32%。安徽实际利用外资不仅与东部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在中部地区也仅排名第五。2010年,湖南省利用外资排列中部第二,当年实际使用外资51.84亿美元,其中工业利用外资项目495个,实际使用外资42.5亿美元,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业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12]。2009年,安徽实际利用外资38.8亿元,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27.9亿美元。根据中国安徽外资网数据,2010年安徽制造业引进外资项目153个,总投资31.32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65.1%和74.3%,外资项目主要投向汽车零配件、家电、钢铁制品、能源原材料、轻纺。

  目前境内外来投资涌入活跃,2010年已达到6864亿元,列为中部省份第一,但是境外投资流入规模小、层次低,市场体系不够健全、软硬件服务环境不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缺少境外高质量大资本的进入,一方面产业链的研发、咨询、金融服务等高端环节难以打开,主导产业部门难以快速成长;另一方面难以激发产业资源的兼并重组,使得产业更替速度缓慢。

  (二)产业关联传导机制

  主导产业是一定时期产业关联较强的行业,通过通过关联效应的发挥,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带动着社会化分工有序推进,由此形成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

  在中国制造业发达的东部大省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基于广泛的经济技术联系,主导产业以及配套产业、基础产业有序发展,已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如江苏五大主导产业中电子设备、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占比43.5%,关联产业集中度69.2%。而安徽的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明显不足,家电、汽车制造与钢铁行业之间具有一定的上下游产业链关系,但是这些行业龙头企业的关联度不高,相隔不足30公里的芜湖的奇瑞汽车与马鞍山钢铁集团,也仅仅在2009年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缺少基于市场化的产业互动,目前安徽的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规模仅为30.2%[13]。

  安徽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过程中,注重产业的培育而欠缺对市场的培育,政府行为多于市场行为,市场化的再配置机制不完善,以骨干企业为中心的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传导机制不畅,由此导致主导产业缺乏对产业体系重整力,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基础产业协调发展格局难以形成。

  安徽主导产业关联机制作用不充分的另一个表现是产业链的较短,价值链的不高。就反映行业带动力的影响力系数看,2009年安徽这个系数为1.39,与全国平均数的1.42比较接近,在本省排列第二位。安徽汽车制造业每增加1个亿的产值,能直接增加中间产业如橡胶制品、钢材、机电、电子设备的消费,带动其他产业增加1.39亿产值。但是国际上汽车影响力指标的作用主要在产业链下端。目前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平均为3.28,汽车影响和带动环节。汽车工业每增值l元,可给上游产业冶金、橡胶、化工、机械、电子等部门带来0.8元的增值,给下游如交通运输、石油、保险、维修和销售等部门带来2.48元增值。由此看来,安徽汽车产业链对下游产业的拓展有待延伸。

  三、结论与建议

  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主要任务,是幼小的新兴产业由潜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不断更替,而引致产业结构不断实现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对于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安徽而言,产业结构升级取向是提升主导产业层次。根据主导产业所具有的阶段性、区域性和关联性等特点,目前需要将以重化工为主体的主导产业转化为支柱产业,促进区域主导产业体系转向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新型电子信息业、重大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结构。

  将以重化工为主体的主导产业转化为支柱产业,一方面需要继续壮大现有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尤其要通过产权、投融资等配套改革,解决区域间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分割现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组织结构调整,使企业走“大而强、小而专”的发展道路,提升行业规模经济效益[13]。

  按照产业演进规律与区域要素禀赋结构特点,当前需要加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可以利用临江近海的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资本并结合自主创新,对具有技术优势的语音平台、纳米材料、生命医学等加速产业化;将目前具有产业基础的光伏、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等潜导性产业培育和转化为新的主导产业。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09-10D70);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09030503001);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020503018)

   [参考文献]

   [1]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9-10.

   [2]伍华佳,等.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演化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85-188.

   [3]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43-145.

   [4]杨开忠.中国企业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78-81.

   [5]于刃刚.主导产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5-109.

   [6]向吉英.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产业成长模式[J].学术论坛,2005,(7):26-30.

   [7]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67-71.

   [8]刘万青.新世纪安徽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4):57-61.

   [9]俞金国,王丽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机理探究——以安徽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5,(5):46-50.

   [10]姜微.安徽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11]蒋晓岚,孔令刚.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基于安徽的实证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65-80.

   [12]张恒.2010年湖南省利用外资情况分析[EB/OL].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www.hunan.gov.cn.

  [13]蒋晓岚,孔令刚,杨立平.安徽区域工业化进程、主要特征与路径选择[J].江淮论坛,2008,(5):42-46.

   [作者简介]蒋晓岚(1963-),女,安徽巢湖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孔令刚(1964-),男,安徽合肥人,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作者: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乡镇经济研究所 蒋晓岚 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孔令刚

来源: 《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