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连生:安徽城镇建设需要集约化特色化生态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03 浏览量:21

来源:安徽日报

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是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重大任务。省第九次党代会指出,要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县城和重点镇提质扩容,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为落实这一任务,根据当前实际,要坚持走科学规划、基础先行、产业支撑、城乡统筹、生态环保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县域层面上,形成以县城为核心,重点建制镇为支撑,一般建制镇和集镇为基础的等级序列分明、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的城镇体结构。

“十二五”时期安徽新型城镇建设,应集中解决好集约化、特色化、生态化三个问题。

一、集约化。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水平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城镇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人均建设用地过大,往往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及不合理开发;人均建设用地过小,城镇人口的密度过高,难以形成一个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和较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国家建设用地标准(GBT-137),根据人均建设用地的水平现状,分级提出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标准,其基准水平为100平方米/人。低于这一水平的城镇在规划、建设中应提高建设用地指标,高于这一水平的城镇在规划、建设中应适当降低。我省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用量少,适宜城镇建设用地更少。参考国家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标准,结合现状,我省要对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进行控制与合理的压缩,节约土地,提高开发效益,对规模不同的城镇可适当提供一个弹性规划人均建设用地的标准,以适应各类型城镇的发展需要。我省目前小城镇的规模偏小,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小城镇的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区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因此,应在规划上克服小城镇过多过散的现象,确定重点扶持的中心镇,应确定区位、资源、现有规模、发展速度等评价指标,参考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人文因素,对现有小城镇发展潜力、带动辐射能力摸排评估。列入重点序列的,在项目、资金、政策安排上适当倾斜。如工业扩散项目选址优先;省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财政专项投资或银行授信,重点支持其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的中心建制镇,在空间布局上与县城呈掎角之势,形成县域经济社会的多点支撑。

二、特色化。从自然地理状态看,安徽小城镇可分为平原地区、丘陵、山区三类。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制约,山区小城镇分布更趋于松散状态的发展方向。与平原、丘陵地区相比,山区小城镇的交通状况差,经济和人口规模小,经济社会功能难以体现。山区小城镇发展要打破“小而全”格局,构造新的优势功能如环保、旅游休闲等,走集中化、特色化道路。特色城镇从狭义说,是指具有独特风貌的城镇;从广义说,是指具有特色经济和特殊人文精神的城镇。安徽沿江与沿淮的城镇群应加强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关联,一是利用现有工业基础,承接其产业转移。很多沿江小城镇具有机械、电子、钢铁等产品配套能力,可以利用投资成本低廉的优势,吸引其劳动密集型项目扩散。二是利用资源优势,很多沿淮小城镇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能力。长三角地区是安徽农副产品传统的销售市场和重要的加工转出口渠道。一些已形成特色种养基地的重点镇,应充分改善交通条件、配套设施,建立绿色农业园区,加强对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引资,形成蔬菜、畜禽产品等深加工产业。三是利用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皖南的新安文化、皖北的老庄文化等特色文化地带,可以发掘传统特色文化的深层内涵,将其与现代人文追求相结合,对其自然风光、人文景点、饮食文化、特色房产等进行整合、包装,形成系列产品,有序地推向市场,将一批小城镇建设成为城市休闲观光、度假置业基地。

三、生态化。当前建设宜居城镇,一是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环境。二是水务管理一体化,饮用水安全、污水实行低成本、高效益生态化处理,中水回灌农田或绿地。三是厕所的现代化,发展清洁厕所。四是节能减排,推广节能供热制冷方式,引进太阳能等技术。五是美化环境。在城镇规划编制中,应该吸收国内外生态城镇化理念,重新规划城镇化方向。城镇建成了并不是把人“装”进去,而是要充分体现出这座城镇要树立生态意识、特色意识。我们要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以创意补不足,以特色增魅力,大做生态、绿色和文化的文章,提升城镇承载力、吸纳力,提高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创建一批品牌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