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连生:正确处理城镇化中的几种新型关系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02 浏览量:16

来源:合肥日报

一、城镇化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

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城市群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有效防止“大城市病”。近年来,安徽已初步形成三个城市群雏形:合肥经济圈、沿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在全国最新一轮区域发展方略大调整的背景下,这一以合肥为中心,以芜湖、蚌埠为次中心,涵盖皖江以及沿淮11个城市的区域,在未来将成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今后1020年,安徽的三个城市群雏形在东向发展中将进一步融合,逐步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

以江淮城市群作为我省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重点,以中心镇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基地,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有安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未来我们的必然选择。到2020年,逐步建立以县城(含县级市)为纽带,中心建制镇为基础,规模等级有序、空间结构合理、功能优势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的“两线三片多极”省域城镇体系。“两线”指沿江、沿路(合徐-合芜-芜宣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三片”指合肥经济圈、沿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多极”指各地级市。实现这一战略部署,需要做好小城镇布局调整,优化组合。安徽城镇化发展目标是,在目前200个左右的中心建制镇中,选定1/3作为重点镇,每县2~3个,成为县域范围内的副中心;用不到10年时间,将其中1/3发展到5~10万人的小城市,可将未来需要转移的农村人口的一半集中在这里。确定重点扶持的中心镇,应确定区位、资源、现有规模、发展速度等评价指标,参考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人文因素,对现有小城镇发展潜力、带动辐射能力摸排评估。列入重点序列的,在项目、资金、政策安排上适当倾斜。如工业扩散项目选址优先;省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财政专项投资或银行授信,重点支持其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安徽省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战略,合肥市强调生态立市,承担全省建设生态强省的重任。建设大湖名城、生态之城当以巢湖为中心,加快市域生态体系建设步伐,提升合肥市的生态竞争力。一是产业低碳化。建立高科技园区,以产业高端化为主,减少对当地资源的依赖,建设经济循环利用的低碳园区,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三高”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城区生态化。以集约紧凑开发理念为先导,将滨湖新区作为一个生态城区的示范性项目建设为试点,推广节能建筑、绿色生态住宅建设,推广使用保温防热技术、节能材料,利用自然采光,雨水回收,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综合管沟及立体交通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利用效益。统筹规划全域生态城区建设,在全市城镇新建建筑20%以上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全域内推广生态化社区,设立“大城小区”格式,以“城市单元”为主体构建综合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市内“微循环”。三是生活品质化。结合国内外“慢城”的理念,提倡“低碳机动化”理念,推广主城区电动公交的使用,建立城区智能化的交通网络,结合绿地系统,建立高覆盖率的步行、自行车等城市慢行系统,营造城内可行走的空间,实现人车友好分离、机动车非机动车友好分离和动静友好分离。

三、城镇化与社会管理的关系

虽然合肥市过去几年社会管理成效显著,但对于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新要求仍显不足。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大城区社区网络的重组和扩张,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层次也逐步提高,而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增长有限,供求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未来合肥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是创造新优势,争取形成“平安、和谐、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努力建成全国社会管理一流、居民幸福指数高的区域性特大城市。首先要求做到的是“平安”。城市政府有责任提供平安方面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包括生产平安、消费平安、社会平安等,从多方面着手构建平安家园,营造平安的社会环境。其次,是“和谐”。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再次,是“公平”。在合肥市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要积极、领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后,是“包容”。就是对各种思想与文化的容纳,让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互相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在合肥施展所长、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