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连生:南京都市圈与安徽崛起的关系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11 浏览量:15

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十一五”时期南京都市圈建设对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历史贡献

南京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南京都市圈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安徽省东向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加快了安徽省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南京都市圈首先强化了苏皖两省交通基础设施的对接。皖江(长江安徽段)和苏江(长江江苏段)是长江下游的前、后段,在长三角加快发展,江苏省实施全线沿江开发的今天,皖江城市带在加速与沿海、沿江经济一体化方面拥有十分有利的条件。皖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市,通过长江“黄金水道”推进融入长三角。特别是马、芜、铜,实际上已是南京市的延绵区。南京都市圈是以特大城市南京为核心,以扬州、镇江、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6个大城市为主体,以27个中等城市(县级市、县城镇)和一大批小城市为基础的,分工合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都市圈城市体系。从2006年到2010年间,南京都市圈在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上取得实效。一方面促进区域客运铁路高速化,合理布局铁路枢纽;另一方面加强了城际铁路建设,建设沪宁城际铁路南京段和镇江段、沪宁城际铁路南京南联络线、南京—马鞍山—芜湖城际铁路等,宁滁城际轻轨也被列入规划日程表。在公路建设方面,南京都市圈内建成宁淮高速公路、宁蚌高速公路、宁常高速公路二期等,扩建宁通高速公路、宁合高速公路南京段,建设宁杭高速公路镇江段、镇江—溧阳高速公路镇江段。南京至宣城高速公路高淳段、扬州—滁州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镇江段、马鞍山—溧水高速公路、马鞍山—溧阳高速公路等相继建设。在区域公共交通网方面,都市圈城市商讨变跨省长途客运为区域公交运输,一张IC卡可刷遍都市圈城市,实现区域交通的公交化。南京市在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的空间布局上,为皖江的许多城市预留了通道。因此,南京都市圈在皖江城市融入长三角中起到了积极沟通作用,对泛长三角的形成有重要的历史贡献。目前,马鞍山市和合肥市已先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员城市[1-2]

1.jpg

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的竞合关系

2011年,安徽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县级巢湖市与庐江县划归合肥所辖,合肥市域面积由6911km2扩大到11339km2,人口由570万人扩大到770余万人。随着合肥体量的增大和势能的增强,实质性地提升了合肥在全省乃至全国区域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全国“三纵二横”布局中,合肥与南京、武汉同处于长江发展横轴,是全国梯度发展战略格局的东中部三个重要增长极点,由此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城际关系。在泛长三角层面,是“宁合结构”的竞合关系;在中部地区层面,是“合汉结构”的竞合关系;在东中部地区层面,是“合宁汉结构”的竞合关系[3]

如果说,行政区划调整前,合肥与南京构建竞合关系尚不在同等规模量级上的话,那么,现在合肥则必须在同样是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层面上,与宁、汉构建新的竞合关系。合肥市应有大视野、大气魄,明确把追赶南京作为未来的前进标杆,并以此为参照系重新研究制定发展目标。

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合肥追赶南京的步伐明显加快,如从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个总量指标看,2005年合肥分别只是南京的37.8%31.9%35.3%27.3%2010年合肥己分别是南京的53.9%54.8%92.8%50%,短短的5年,合肥与南京的差距就分别缩小了16.122.957.522.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大体相当于南京的3成上升到5成以上;区划调整后,合肥与南京的差距又有所缩小,上述4个总量指标合肥已分别是南京的59.1%58.9%101.6%53.9%。加之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的国土面积超过南京4557km2,人口超过南京50万人,发展空间更大了,追赶南京的步伐还会加快。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国家层面来看,合肥追赶南京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是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得到成功实施的重要标志;二是泛长三角经济圈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重要标志[4]

但是,上述比较仅是合肥与南京在经济总量上的追赶,如在结构及质量上相比,合肥追赶南京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在产业结构上,合肥第三产业的比重低于南京,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在空间结构上,合肥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南京;在发展质量上,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比南京弱,人均收入水平比南京低。由于原地级巢湖市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合肥,2010年人均GDP只有合肥的53%,区划调整后,合肥的国土面积增加、人口增加,但经济总量只略有增加,各项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会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成为合肥的一种弱势,对追赶南京市无疑是新的挑战[5]

在目前阶段,合宁之间的“极化效应”显著,城际竞争仍呈激烈趋势,但城际合作也将拓展新空间。根据合宁的现状和发展趋向,域际竞争可能主要表现在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招商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端人才资源的吸引等方面,城际合作可能主要表现在差异化产业的分工、要素流动及市场体系建设的协调、沿江横轴交通体系的完善,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水资源、旅游资源和其他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合作等。合肥市应考虑如何培育与发挥优势,在合宁汉竞合的更多领域争取主动。考虑合肥的方略及重大对策,应着眼于强化合肥在招商引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和吸引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力,主要是对相关产业的激励政策、投资环境、高端人才的引进等方面形成新优势.各种政策的标准和激励程度不能弱于宁,甚至要高于宁;在城际合作方面,积极推进建立合宁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合作领域由少到多,合作机制由弱到强,逐步拓展广领域、多层次、网络型的合作体系与机制。因此。我们的看法是,合肥追赶南京,重要的是要在加强合作中实现追赶。合肥市对南京都市圈应当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势,在合作中去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合肥经济圈,也称“一小时车程经济覆盖圈”,是以合肥市为中心,包含周边100km左右的区域。目前,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的边界并不交叉,仍然存在中间地带,合肥经济圈的辐射范围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的经济竞争虽存在但不激烈,而合作的发展潜力却巨大。

2.jpg

“十二五”时期南京都市圈建设对皖江城市带发展的重大影响

南京都市圈与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虽然有交叉区域部分,但都处于长三角的末端。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全国首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设立国家战略的示范区虽然具有多重战略意义,而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必须要全面融入长三角。然而皖江地区接受上海辐射是有限的,南京是作为长三角向中西部辐射的一个引擎,融入长三角必须接受南京市辐射,深化与南京都市圈合作共赢。

皖江城市与南京都市圈的空间距离逐渐消失,加速人、物和信息区际流动,降低了产业转移的时间和财务成本。空间一体化更意味着产业区际转移,仍然享受原来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集群的配套效果,产业配置空间范围更大。空间一体化意味皖江城市同样享受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服务,这一点对于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升级特别重要。南京都市圈协作目前正在从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协作向公共服务共享方向过渡[6]

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相邻城市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目前,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已进入同城化时期,区域的“城市性”特征愈加突显,呈现相邻城市之间同城效应扩展化、基础设施网络化、产业分工与合作深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

笔者以为,南京与皖江城市同城化发展,从发展态势看有3条轴向线。一条是南京和马鞍山、芜湖及铜陵、池州、安庆方向的发展轴线。目前,主要局限于马鞍山与芜湖和南京的同城化。另一条是南京与滁州方向的发展轴线。第三条是南京与宣城方向的发展轴线。马鞍山市南北方向紧邻安徽芜湖和江苏南京,相距均为50km左右。近年来,马鞍山与芜湖和南京及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立体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与芜、宁之间的“同城效应”日渐明显,进入与周边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同城化发展新阶段。马鞍山与南京一直保持不断融合的发展态势。早在2003年两市就签订了《宁马两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以及交通、旅游、经贸、科技等7项专项协议。在宁马通道建设方面:南京8号线、S2线向马鞍山延伸和对接,宁马城际轻轨建设;在产业合作方面:推动两市企业联合发展,支持企业间相互投资和股权合作,重点发展轨道交通、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实现两地产品相互优先采购;在医疗卫生方面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在宁马全方位深度融合的同时,安徽省级层面要高度重视和支持马鞍山市与芜湖市的同城化,逐步完善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就业和社区保障制度、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场、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一体化政策,促进两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7]

滁州市幅员广阔、土地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目前虽然产业层次不够高,经济规模不够大,但与南京市及长三角区域城市有很强的互补性。滁州市一是要积极推进与南京在公路、水路、公交客运的一体化,加速建设宁滁快速通道、宁滁城际轨道项目等。二是积极探索产业合作方式,稳步扩大共同开发、委托开发、飞地开发的规模,加速建设宁滁合作产业园、上海浦东新区川沙产业园等十余个产业合作园区。加强南京都市圈菜篮子基地建设和两地旅游企业的长期合作。三是进一步构建全面合作的共建交流机制和民间企业的投资合作。

总之,“十二五”时期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仍然需要利用南京都市圈的综合交通一体化、产业互补、经济技术信息情报互通互惠等优势。从安徽省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借助南京都市圈的作用不仅要考虑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滁州市,还要鼓励南京都市圈向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延伸。而这些城市是安徽省的核心城市和重要城市,经济建设的成功直接关系到安徽的崛起。

 

收稿日期:20111210;修回日期:20120205

作者简介:吕连生(1957-),男,安徽桐城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E-maillvlsh@126.com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参考文献:

[1]徐从才.南京都市圈“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社,2011.

[2]张伟,黄英.南京都市圈功能定位研究[J].规划师,2010(1):33-35.

[3]张敏.泛长三角分工合作中南京都市圈的战略性构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1):56-57.

[4]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规划[S].2011-5-10.

[5]吕连生.泛长三角的形成与皖江城市城市群的东向发展[J].江淮论坛,2009(1):10-12.

[6]吕连生.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战略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1(6):44-45.

[7]刘雅静.跨区域公共危机的应对之策[J].理论探索,2010(6):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