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侠:泛长三角农业合作的发展前景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8-08 浏览量:19

来源:安徽日报

全球粮食价格飞涨使得人们的目光再次聚集于农业,泛长三角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农产品供给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农业合作是重要内容。安徽农业资源禀赋具有优势:从人均耕地面积占有看,2007 年沪浙苏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由20 年前的1.25 亩降至0.6 亩,而安徽拥有的耕地面积为沪浙苏的1.7 倍;从农副产品供给看,安徽的粮、棉、油、茶等农产品和畜牧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例,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供应及畜牧水产养殖基地,也是全国7 个商品粮调出省之一;2007 年安徽粮、油、肉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8%、7.3%和4.8%,人均水平分别是沪浙苏的1.8 倍、1.8 倍和1.4 倍。

泛长三角农业合作的途径:单纯从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看,安徽因运输距离短、低成本决定的低价格,以及省内南北地理条件巨大差异所决定的物种丰富性,其产品能够很好满足沪浙苏居民生活需要。但是真正从产业合作共赢目的出发,安徽参与泛长三角的农业领域产业分工应该建立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上,即要让安徽的农业资源在沪浙苏的技术和资金带动下,更好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生活。如安徽宿州的砀山梨闻名全国,因其含糖量高是做梨膏的好材料。但因缺乏资金、技术和有效组织,现在依然主要靠果农自己一捆柴火、一口大锅自产自销。在安徽广大农村,这类拥有大好资源却得不到开发利用的事例很多,应该受到东部资金和技术的关注。

从农业合作前景看,安徽的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大大影响了农民种粮和发展林牧渔副业的生产积极性。据2004年数据研究得出的结论,安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排在全国第19 位,而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为第15 位、第8 位和第11 位。这两年,安徽加大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引进了一大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因比较利益明显,发展势头普遍很好。如宿州的绿洲人造板厂就是从上海引进的,它不仅自身业绩骄人,同时因产量增长快,树枝叉收购价格成倍增长,带动了当地农民利用空闲地种林的积极性。从2006 年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产业梯度系数看,皖沪苏浙四省市分别为14.33、2.06、13.52、1.45,安徽在此产业的优势地位已经显现。

在农业领域把沪浙苏的技术和资金与安徽的资源密切结合主要鉴于这样几点理由:(1)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供给成本受地理位置影响依然较强;同时,一些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供给距离、保鲜程度和存放时间等,在很大程度上直接由农产品的加工度高低决定。因此从对安徽农业资源最小半径内的各层次产品的需求出发,合作双方都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较大利益。如巢湖市香泉湖处温泉地带,当地产鸭子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受东部地区青睐,供不应求。在鸭子加工上,上海和江苏都有传统工艺技术,如果投资这样好的资源很容易做出品牌。但是,尽管那里生活和交通条件较好、地理位置优越,至今却没有一家加工企业。仅靠卖鸭的微薄利润也很难提高当地农民的养鸭积极性。(2)农业产业化项目有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和土地密集的特点(土地密集主要体现在产加一体化的资源禀赋式产业化项目上)。总体上看,资源、劳动和土地在沪浙苏地区成本较高,明显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是技术和资金相对优裕;而前者在安徽有相对优势,后者却是安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目前在我国,前者对后者的“倒逼”已经形成了后者对前者的“倒追”。因此两地的农业产业化合作不仅前景广阔,也是水到渠成。(3)在世界“粮荒”的威胁下,粮食安全不仅成为国家政策关注焦点,更是泛长三角区域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国食用油市场70%以上都在外国企业的控制下。有专家分析,目前跨国公司掌控中国粮食加工流通的意图已经显露,而作为安徽粮食主产区的皖北平原因经济落后,招商引资困难,对外商投资基本来者不拒。因此,农业产业化合作对沪浙苏地区更有抢占先机和保障地区经济基础稳定的重要意义。

区域农业合作的成功有赖于双方的共同努力。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已呈“倒追”形势下,安徽要积极创造条件迎接和推动这种转移。首先,要加强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沪浙苏地区农业产业化技术资金转移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其次,注意发展初级农产品的集约化生产,为农产品的深加工创造规模化基础;并通过加强农村“七站八所”整顿建设,提高农业原材料质量。其三,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合格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