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侠:安徽实施“皖江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对策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17 浏览量:17

来源:华东经济管理

  皖江地区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东向发展”战略与“皖江开发开放”战略一脉相承,因此研究东向发展问题,不能不首先回顾皖江开发开放过程。皖江地区是指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宣城、巢湖、池洲和滁洲八市(地),他们是安徽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09年,安徽省近68%的工业、42%的农业和56%的社会购买力都集中在皖江流域。在新的形势下,加快皖江城市群的整体下发展步伐,对于推进全省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皖江城市带发展环境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皖江城市带地处华东腹地,沿江近海,拥有近800公里长江岸线资源,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开发潜力大;矿产、农副产品、劳动力、水资源丰富,能源、土地供应相对宽松,商务成本较低,有利于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环境显著改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汽车、住房、文化、旅游消费快速增长,为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皖江城市带工业化水平较高,冶金、汽车、建材、家电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具备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安庆石化、海螺、奇瑞等一批骨干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总之,皖江城市带具备了“钻石模型(DiamondModel)”的基本因素条件,具有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城镇密集化的特独优势。

  2.劣势分析

  皖江城市带整体产业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仍不突出,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充分,产品品牌效应有待增强;缺乏强有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带动,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城镇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个区域布局呈点共生状态,整体推进缺乏必要的支撑条件;城市间缺乏协调运转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3.机会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向我国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加快,长三角地区区域融合正在进入加速期,资源区域性配置、产业区域性转移、交通体系区域性共建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09年安徽省年末总人口为6893万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826.1元,超过结构转换的“临界值”,产业集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快,皖江城市带迎来了加速发展、结构调整的机遇;促进中部崛起和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皖江城市带又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的重要主战场之一,该区域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更多的支持,将为皖江城市带加快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4.挑战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对我国部分产业的冲击加大,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外大公司主导控制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剧,皖江城市带发展产业集群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产业集聚趋势进一步加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环渤海等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断凸现,周边省份都明确将沿海和沿江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国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环境和生态压力将越来越大。

  二、东向发展的战略优势

  芜湖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开展“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五大优势”大讨论活动,努力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57.9亿元,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9元,增长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66元,增长21.1%,近年来第一次实现两项指标增长均在20%以上。重点项目进展迅速,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投资总额、财税收入和群众收入都有较快增长。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占芜湖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6%。奇瑞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聚,全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达120余家,“芜湖汽车城”的框架已经搭成。

  马鞍山市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晋升全省经济运行排行榜前三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省前三位的城市分别是:合肥市488.51亿元、马鞍山286.21亿元和芜湖市283.48亿元。财政收入居全省前三位的城市分别是:合肥市280.95亿元、芜湖市152.79亿元和马鞍山127.71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居全省前三位的城市分别是:马鞍山9971元、合肥市8796元和铜陵市758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马鞍山农民收入创下全省新高,居全省第一位。绝对额居全省前三位的城市分别是:马鞍山市4388元、芜湖市3666元和铜陵市3574元。

  铜陵市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生产基地,获国家优先扶持发展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具有较大优势的五大产品链(群)。集群内现有113家企业,其中骨干企业17家,3家上市企业(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铜陵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梢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入例科技部2009年度国家50个产业集群试点名单,成为国家优先扶持发展的电子材料产业集群。

  铜陵市经委重点监测的22户工业企业生产继续平稳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90%)。6月份当月实现现价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月净增加3.6亿元;全年累计完成526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同比净增58亿元。铜陵有色控股公司荣列2009中国企业500强第110名。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结束的国际数控装备展上,来自中国安徽省当涂县中亚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数控机床吸引了不少客户的目光。他们很难相信这样精密的产品,竟然出自中国一家乡镇上的企业。迅速崛起的产业集群,正在成为当涂的经济支柱。据统计,2009年当涂5个优势产业集群的工业企业已超过1000家,实现工业产值164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80%,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

  三、“沿江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马芜铜”通过节能降耗改变经济增长方式。2009年铜陵市全社会能源消费量为560.9万吨标煤,比2008年增长10.1%;单位GDP能耗为2.17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4.9%,市政府出台了《推进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若干意见》、政府办公室转发了《铜陵市综合能源消耗考核制度》,从政策上明确了以工业节能为重点的节能工作的目标、重点、部门和企业责任。保证了节能工作的落实。通过加大节能项目建设,促进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实效。马鞍山市政府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高耗能企业、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公布情况,支持马钢完成节能技术建设,并取得很好效果。

  “十一五”期间,马钢以实施规模宏大的技术改造为契机,相继关停了一批落后工艺装备,消灭了平炉、小烧结、小炼铁、小电炉等一批重点污染源。同时,马钢严格执行《环保影响评价法》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建立完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抓好污染物防治和环保设施的稳定顺行。

  2009年,在所有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烟(粉)尘排放量同比分别削减2.5%、39%、9.1%,吨钢综合能耗降至707千克标煤,“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1.14%,厂区环境质量指标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南边其他地区节能方面也都取得较好效果。如安庆石化2009年炼油综合能耗下降了4千克标油/吨,企业完成了10个重点节水减排项目的改造,今年又确立了12个节水减排项目。安庆石化炼油、化工和存续三大板块新鲜水耗量比2008年减少了155万吨。热电厂粉煤灰回收率达到99%,年节约冲灰水250万吨。

  节能降耗的另一措施是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切实做到选择性招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体现节能减排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地承接国外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努力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积极承接农业和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从不同区域发展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招商引资项目。山区、生态保护区、水源地要把环保作为引进项目的首要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开发密度较大、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地区,要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努力成为结构优化的先行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发展条件较好、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要引进消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项目。要求建设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环评文件前置审批”制度的要求。同时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四、皖江开发与东向实施实施途径

  在“十二”期间实现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全面对接,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还很重。

  1.加强经济运行机制接轨

  我们要继续借鉴东部地区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体制创新等方面的好做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决冲破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进一步确立安徽改革创新的新优势。一是要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高效统一规范的政务环境,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促进和鼓励一切市场主体想干事、干成事、做大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二是要大力消除与东部地区的政策差异,进一步推进减政放权,在招商引资、行政审批、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试行与东部地区相同的政策,并逐步推广,努力消除我省与东部地区在政策环境上的差距。

  2.强化基础设施对接

  我们要大力建设与东部相连的比较完善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江河航运、港口等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强化与长三角核心经济层之间的联系。一是要做好与长三角综合交通规划的衔接,并加快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快速通道。重点利用芜湖——高淳、巢湖——禄口机场、扬州——黄山等高速公路,以及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宿洲——淮安铁路、沿江城际客运铁路等铁路线,使安徽通往长三角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分别增加。开工建设芜太运河,加强沿江港口和水运建设,早日全面打通我省特别是沿江和合肥地区联系长三角的快速通道。二是加快建设各县市联系高速公路的通道,改造现有沿江公路、铁路,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同时加快沿江地区与苏浙相邻市县公路的建设、改造,提高融合度。

  3.推进产业互补发展

  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在资源禀赋和工业化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使二者间的产业互补有广阔的领域,为此,一是要充分发挥重点产业的优势,加快形成与东部地区水平层面的产业关联。其内容包括:加紧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积极开拓电力市场;抓住世界休闲博览会机遇,充分发挥“15+1”的旅游合作框架的作用,加快推进“两山一湖”世界级旅游胜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水产、园艺、茶叶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建成东部地区稳定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二是要提高产业配套水平和规模,加快形成与东部地区垂直层面的产业关联。加快招商引资和技术进步步伐,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优质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主动为长三角地区服务,拓展与东部产业发展链之间的合作。三是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优势加工制造业。提高产品层次,扩大生产规模,壮大非金属材料、机械装备、汽车、家电、煤化工、中药加工等产业,努力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将安徽建成长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加强市场体系对接

  一是加快与东部地区商品、物流、产权、金融等市场的对接,建成长三角地区商品、要素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大力推动市场开放,积极搞好服务,全力为东部企业进入我省创造便利条件;加强协调,努力推进东部地区与我省实行统一的市场政策,如统一产品认证、著名商标共享优惠待遇、共享企业监管信息等,共同建设区域大市场。

  5.分层次加强规划引导

  我省各地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实施东向发展,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地主动性、创造性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东向发展措施。沿江地区与长三角无逢接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应努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广阔扇面,成为安徽接受东部地区辐射的桥头堡。沿江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基础较好,交通条件便捷,应当进一步加强整体东向发展的规划,率先融入长三角,发挥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脊梁和带动作用。其他地区也要发挥特色优势,瞄准东部市场,加强资源深度综合开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融入长三角的进程。

  6.积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融入长三角涉及到四个省市,需要协调的内容较多,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协商,通过政府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相互融入。当前应以皖浙制度化的高峰会谈为基础,努力争取加入沪苏浙三省市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搭建我省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工作协商平台。各市也要积极与长三角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和对话协商机制,努力形成省市共同推进的立体融入格局。同时,重视民间层次交流合作的作用,积极成立跨区域行业组织,举办区域学术论坛等活动,多方面推动我省东向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