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着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高成长科技企业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2

从创新型企业到准“独角兽”企业,浦东培育的成功率最高,高于北京1.8个百分点,大幅领先于深圳,体现精英创业、成熟者创业的特征,区别于北京的大学生创业特色。但整体创新型企业的基数太小,造成了“独角兽”数量明显落后于北京、深圳等地的情况。对此,浦东科经委主任唐石青表示,新区应该继续优化环境,做大基数,培育一批具备国内外影响力的高成长科技企业。

日前,在浦东新区召开的2019年工作务虚会上,浦东新区科经委从“独角兽”企业成长路径分析,提出浦东产业转型升级要依靠创新驱动,着力提高创新策源能力,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生态,以及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融合联动,从而培育一批具备国内外影响力的高成长科技企业。

“对企业评价的方式区别在于评判维度和价值标准不同,目标都是发现高成长潜力企业。”唐石青说,“独角兽”企业是从资本市场角度;“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是从市场份额角度;“瞪羚”企业是从成长性角度进行评价。

创新企业有其周期性成长规律,大体分为初创孵化阶段、高速成长阶段、产业巨头阶段。其中,在初创孵化阶段,企业面临“死亡谷”。政府在这一阶段可以普惠性强作为。对于准“独角兽”企业,政府可以精准助力。一旦到了产业巨头阶段,则是市场主导。

2017年底浦东有“独角兽”企业9家,其中5家诞生于本地孵化器,3家为上市企业剥离业务成立的子公司。“从区域自身培育角度来看,独角兽必然来源于广泛普遍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唐石青说。

“独角兽”企业培育路径为初创企业-创新型企业-准“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浦东科经委分析认为,企业的培育是有一定概率的,只有在足够大的基数上,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高成长企业。浦东科经委对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深圳、浦东等地“独角兽”企业数、准“独角兽”企业数、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数等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

从创新型企业到准“独角兽”企业,浦东培育的成功率最高,高于北京1.8个百分点,大幅领先于深圳,体现精英创业、成熟者创业的特征,区别于北京的大学生创业特色。但整体创新型企业的基数太小,造成了“独角兽”数量明显落后于北京、深圳等地的情况。

浦东科经委调研分析认为,浦东短板是创新型企业基数明显不足。浦东创新孵化载体达到百万平方米,但对比北京、深圳等区域还有差距。同时,科研整体基础薄弱,部分创业孵化载体经营者对科创的理解尚不深刻。此外,生活和创业成本高昂,很大程度阻碍创业群体的诞生。

“我们应该继续优化环境,做大基数。”唐石青说。务虚会上,浦东科经委建议,继续加强创新型孵化器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海内外高端孵化经营主体开办创新型孵化器,建立以培育高成长企业为核心目标的绩效评估体系;发挥科创中心的溢出效应,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跨国研发中心与本土创新机构、企业联合协同创新;发挥好国资的作用,尽力降低创新企业的成本。

在做大基数的同时,浦东科经委也建议,加强对孵化毕业企业、准“独角兽”的关注度和引进力度,发挥好产业创新中心优势作用;结合产业园区能级提升,加快建设加速器,助力创新毕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出台准“独角兽”扶持培育政策;给创新企业提供新成果示范应用机会。

此外,科技创新最终将服务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浦东产业转型升级,浦东科经委认为要抓住科创中心建设契机,大力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努力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生态,鼓励多样性、扩大协同性、增强包容性,打造创新创业成果迸发的新高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融合联动,培育一批具备国内外影响力的高成长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