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40多所中小学参与“馆校合作”项目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2

去科普场馆参观,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已是平常事,但因为各种原因,学生的参观往往停留于“走马观花”。如何让家门口的科普场馆,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开拓眼界的“大课堂”?

过去两年多,借助上海市教委搭建的“馆校合作”项目这一平台,浦东40多所中小学把课堂搬到了上海科技馆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寓教于“馆”的浸润式教学让师生收获满满。今年,钱学森图书馆等10家科普场馆也加盟了“馆校合作”项目,未来新区学子的科普课堂将更加多元和丰富。

在上海科技馆 享受定制科普菜单

2015年底,市教委启动“馆校合作”项目,希望利用场馆资源提升教师探究型、研究型教学能力,培养一批善于研究、具有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青少年。

作为沪上首家参与这一项目的场馆,上海科技馆精心开发了“馆本探究课程”“博老师研习会”“校本课程开发”“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实习研究员”“学校定制服务”6个子项目,累计开发“馆本课程”51门、培训“博老师”205位、开发“校本课程”152门、培养“青少年科学诠释者”384人、“实习研究员”63人。

两年多来,馆方与全市129所中小学合作共建,其中就有13所浦东的学校。上海市沪新中学在昆虫尤其是蝴蝶探究方面颇有特色,自从2016年与科技馆“结缘”后,师生有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校科技总辅导员葛晓蕾介绍,2014年校内建成了“蝶梦苑”生态园,学校还开发了“蝴蝶生态园系列课程群”,将昆虫和蝴蝶探究与语文、艺术等基础型课程相结合,并针对不同年级设计了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与上海科技馆签约后,校方与馆方一起为学生定制了“走进昆虫世界”团队活动方案,该校学生走进科技馆,在生物万象区的蝴蝶谷和昆虫园开展拓展活动,在科技馆研发的STEM课程上学习制作“虫虫机器人”,并在球幕影院观看讲述帝王蝶大迁徙的电影《蝶影迷踪》。

借助上海科技馆丰富的科普资源,沪新中学师生对于昆虫的探究热情更加高涨。2017年,该校的“遇见最美的精灵”——昆虫科技实践活动,在第32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摘得“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版块特等奖,还有不少学生关于昆虫和蝴蝶的研究课题和项目,在市、区各级科创大赛上获得佳绩。

今年3月与上海科技馆签约的浦东新区福山唐城外国语小学,则把今年的春游实践活动地点放在了科技馆。活动前,学校自然组的教师与馆方的工作人员,共同为各年级学生定制不同主题的团队活动方案:一年级学生了解“动物世界吉尼斯”、二年级学生探究“声音的秘密”、三年级学生则着重研究“探索宇宙的飞行器”等。春游当天,全校800余名学生拿着学习任务单在馆内各展区寻找答案,独立或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和老师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

去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深入了解“一带一路”

2017年,位于临港地区的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航海博物馆)加盟“馆校合作”项目。一年里,已有85所学校与该馆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其中31所学校来自浦东。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馆校合作”的质量,馆方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集中对上海中小学教材中与航海相关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并编写了知识点汇总材料。馆校双方还从多角度合作开发航海类校本课程,首批征集到的60门校本课程中,既有由航海博物馆王灵林等专业人士开发的《传统木船推进方式的演变》等课程,也有明珠森兰小学谭源等教师开发的《美丽的海洋鱼类》等课程,馆方还邀请课程专家评审课程初稿,并作修改和完善。此外,航海博物馆还集中组织了两个月的“博老师研习会”活动,通过馆内现场解读、专家讲座、课程编写指导等方式,为中小学培养了一批“博老师”。

来自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的历史老师张漫丽,就是一名“博老师”。经过培训后,她结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开发了名为《探秘郑和下西洋》的校本课程,并带领该校七八年级的学生,一起去航海博物馆登上明代福船,探究它是怎样建造的,并了解郑和下西洋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

在师生走进场馆进行探究的同时,不少学校还想到把场馆资源请进校园。去年5月,“激发志趣 心系海洋”浦东新区2017年海洋与航海科普活动在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举行。受校方的邀请,航海博物馆的科普老师,现场为来自新区30多所中小学的百余名学生,解析了“榫卯拼接”工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榫卯拼接’这一工艺在中国古代被广泛用于船体的制造过程中,郑和下西洋所用的‘福船’也采用了这一传统工艺。”老师精彩的讲解,让不少学生对榫卯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