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居民区退休人员眼中的“家门口”变化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3

每天下午5点20分,浦东洋泾街道海防新村的黄月娣准时来到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穿上志愿者马甲,前往小区垃圾厢房,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1996年,我成为了一名居委干部,在居民区一干就是18年,从一线退下来后,作为志愿者继续参与社区工作。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居民区的工作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家门口’服务体系建立后,居委的工作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黄月娣说。

居民共同的“大保姆”

“我原本是一家企业的工会主席,1996年下岗后成为了居委会副主任。”黄月娣回忆道。当时还没有“社工”这一称呼,居民都叫他们“居委干部”。

而“居委干部”这四个字,背后则充满了居民对这些社区工作者的期待。“居民找到居委会,一定是有事情想要我们帮忙解决,从申请低保、调解矛盾,到水电报修、疏通下水道……我们就是这些居民的‘大保姆’,事无巨细都要做。”

当时,定水路居委辖区内都是居民自己建造的私房,这片区域没有物业公司管理,不仅没有门岗保安,一些环卫工作也要居委干部亲自上阵。在黄月娣的记忆中,每周四上午都是卫生清洁的时段,居委会成员全体出动,清理区域里的卫生死角。“居委楼下有个倒粪站,有时候堵塞了,一时请不到师傅来弄,我们居委干部就自己上阵。”黄月娣说。

黄月娣认为,当时居委就是社区的“大保姆”,不管居民有什么需求,都会求助居委干部。“这也说明居民非常信任居委干部,比如说水电出了问题,他们即便已经拨打电话报修了,也要找到我们反映一下,希望我们也帮他报修一次,这样才能放心回家等待。”

服务精神永远不变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进程,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原本成片的私房,动迁改造后成为整齐美观的居民小区,物业公司、业委会加入社区治理。工作划分明晰了,居委干部成了社区工作者,“居民有事找居委”转变成了“社工主动提供服务”。

2017年,“家门口”服务体系开始建立,更是将服务的理念推上一个新高点。当年上半年,新区在陆家嘴、浦兴、川沙、书院四个街镇集中试点“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拉开了“家门口”服务的帷幕。8月,这项改革在全区层面推广,2018年实现了全区居村全覆盖。

“家门口”服务体系为居委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对居民而言,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首问接待制。“以前,居委干部分别负责宣传、计生、治保调解、卫生、民政5个条线,每人基本也只擅长处理自己条线的事务,如果某一条线社工出外勤,居民来办事只能由其他社工记录、转达,至少要跑上两趟。”黄月娣说。

而首问接待制实施后,每天都会有一名值班社工固守“家门口”服务站,无论居民前来办理何种业务,均由专人受理办理。社工不再有明确的条线划分,而是要成为“全能社工”,所有人都要掌握所有的业务,尽可能地让居民减少奔波。

此外,“家门口”服务站承接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下沉的服务功能,更是在落实“生活小事不出居村、教育服务就在身边”的目标。办理居住证、更换医疗记录本……以往要去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的业务,如今在小区里就能解决。

“‘家门口’服务要求社工走出去,到居民楼里、居民家中提供服务,这与我们30年来的工作经验一脉传承。”初到居委工作时,当时的主任便教给黄月娣一句工作秘诀——“串百家门、管百家事”,而她与同事每天上下午都要在辖区里进行一次走访,把看到、听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

“脚勤、手勤、嘴勤,与居民建立友谊,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我觉得无论在哪个时代,用什么样的工具,这样的服务宗旨永远不会变。”黄月娣说。

服务体系日益规范化

2019年,按照区委全面推动“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要求,新区36个街镇所有居村实现“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全覆盖。

黄月娣居住的海防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也做了这样的改善。进入服务站,接待台左侧房间是社工的办公空间,几台电脑沿墙摆放,由社工共享使用,而接待台右侧更大的一间则是居民活动室,桌上摆放着棋盘、图书,居民可以随时前来活动。

“烘焙、缝纫、影视……现在‘家门口’服务站的硬件设施非常完善,以往我们只能组织歌舞类的群众文体活动,现在只要居民有需求、有意向,街道和居委便会尽力满足,同时各个文体团队开展自治管理,也更加规范、完善了。”黄月娣说。

围绕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这一宗旨,今年新区地区工作党委还将继续深化“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其中最令基层社工期待的,莫过于建设“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实用”的智能化体系。

“当初为了规范日常工作,留下工作、活动痕迹,我们建立了台账制度,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各种各样的台账越来越多,给我们日常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黄月娣表示,期待智能化台账系统投入实际运用,数据输入一次系统就能自动调用,社工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社区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