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自贸区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3

聚焦四大领域先行先试 挂牌半年来改革效应开始显现

去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半年来,在这片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一场“润物无声”的内在变革正在激荡。

“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聚焦投资管理、贸易便利、金融开放、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先行先试,半年来自贸区上演了一部热播“连续剧”——

一纸清单,挠到了最痒处,一夜走红:共和国史上第一份外资管理领域的负面清单,在自贸区挂牌当晚问世,迅即撩动市场激情。2014版“清单”,正在加紧编制。

一出金融改革重头戏,协同突破,掷地有声:2个月前,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5项金融细则“靴子”密集落地;“一行三会”51条改革举措大部分进入操作实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被视为自贸区最核心的金融创新举措,也将推出。

一场服务业开放,超越世贸组织承诺开放领域,引人瞩目:23条开放措施中,22条可以实施、138个具体项目落地……

“我们做得很有味道。”在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看来,这半年在自贸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界定,找到了具体抓手、路径。“是否进清单,厘清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只要我们不断把清单理清、缩短,提高透明度,就可以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世界上其他自贸区一样,上海自贸区改革,少不了营造“境内关外”的贸易便利环境,但重心在于探索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首份负面清单发布后,至3月底,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61家,93%属于清单外、通过备案方式设立。注册资本认缴制、工商“一口受理”等改革,帮助内资企业及备案的外商投资企业在4个工作日内一并领取到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原来要29个工作日。金融方面大部分改革内容也已实施。不过2013版负面清单发布后,也有不少人批评“太长了”。杨雄认为,要短,技术上有办法。我国国民经济18个行业门类、89个大类、419个中类和1069个小类,清单往419个中类做,肯定短,“但企业进去后发现还有小门,仍摸不清门道。”上海决定按1069个小类做,让政府内部厘清开放领域,也让企业明白自己能做什么,“直接进小门,一目了然。”2013版负面清单仍有不足,上海正抓紧编制2014年版负面清单,新版清单将在开放度、透明度以及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方面,有所加强。  

如何看待习总书记“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大胆”二字?杨雄表示,“这三句话是鼓励,更是鞭策。大胆闯、大胆试,首先要大胆想,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突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敢于设计改革方案,敢于提出改革要求。同时,也要积极沟通、大胆争取。”

对于“自主改”,杨雄表示,“自贸区改革,虽以上海市政府为主提出方案,但各部委都给予很大空间,半年密集推出各项改革措施,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他说,在金融改革方面,人民银行30条、银证保21条,以及外管局改革方案,都超出上海预想,“还有主动加码的,比如工信部”。  

“自贸区是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不是上海自己挖个坑、种自留地。”杨雄一句形象比喻,道出自贸区使命。中央要求自贸区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杨雄表示,上海开始有压力,但半年运作,找到一条有效途径,即通过制度创新,把改革落在实处。自贸区先形成一定的制度体系,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复制、推广,有的可在全国铺开,有的可在特殊区域推广。3月份,自贸区商事登记制度就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有企业家认为,试验意味着试对也可试错,自贸区步子应更大一点。杨雄回应,自贸区要为全国改革开放试点、探路,不能出大错,要有底线思维,注意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既要大胆闯、大胆试,又不能毛毛躁躁,没想清楚就一头栽进去。方案要一以贯之,不能今天出去了,明天一看,不行,再收回来,要尽可能想妥帖、想周密。”  

“上海一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建设好、管理好自贸试验区,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新贡献。”同样的表述,杨雄说来,较之半年前更有底气、更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