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浦东:为发展积 蓄新动力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6

2019年7月22日上午9点30分许,伴随开市锣声的响起,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上海证券大厦五楼交易厅大屏上,“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的红底白字,不仅亮眼,也把整个交易厅映照得有些红彤彤。首批25家企业中,4家浦东公司上榜,分别是心脉医疗、安集科技、中微公司和乐鑫科技。

这一年来,以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为代表的浦东“六大硬核产业”发展迅猛,不仅为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保驾护航,也在为浦东未来的创新发展积蓄新的动力源。

传统优势产业 与浦东开发开放同步发展

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浦东新区成立,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两年后,张江高科技园区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计划,罗氏制药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落户张江。

原张江高科董事长钱人杰回忆,“当时我们是指着沙盘向外商介绍张江的,但他们到现场一看,除了一片农田,什么都没有,很多人顿时犹豫起来,我们承诺马上就把水、电、气、通讯都落实好。”紧接着,上海浦东高效的行动让外商折服,罗氏成为当时第一个入驻的跨国药企,罗氏的引进为张江日后的招商树立了标杆。

1996年科技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共建张江“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1999年上海市实施“聚焦张江”战略,确定生物医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产业为园区主导产业。依托这项战略的实施,张江药谷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地集聚和发展了一大批实力较强的生物医药企业,一批研发外包企业加入了新药发现和开发的全球医药价值链,外包模式以离岸外包为主,业务面基本覆盖了产业链的全过程,重点集中在临床前研发服务,在化合物合成筛选、提取和工艺研发、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从1992年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到现在50倍地域面积的扩增,产业不断变化,承载产业的园区要随机应变,实现引领。”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说。

2009年至今,浦东张江进一步推进产业资源集聚,设立若干生物技术平台,包括专业孵化平台、CRO专业服务平台、研发外包服务平台和设备共享平台。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张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吸引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设立或扩大其全球研发中心;同时集聚和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国内企业,包括三生国健药业、微创医疗等,成为了国内标志性区域和生物技术集群之一,进入了一个基于自主创新的全球化发展新阶段。创始于张江药谷孵化器的上海轶诺药业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江磊说,“张江这个地方做新药研发是最合适的。”

如今,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集聚各种产业要素。2018年,新区生物医药规模达到67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为548亿元,同比增长16.2%,比上海市高6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产值近一半。2018年上海市共有4个创新药物获批上市,全部来自浦东,其中一类新药2个,并有20个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六大硬核产业 火箭速度是常态

今年8月29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盛赞上海和中国:“之前,我在其他地方没有看到过这样快速地发展,中国就是未来,未来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中国的创业企业发展速度像火箭一般,他们已经进入了轨道。我很尊重这样的创新型‘火箭企业’。”

在浦东,同样具有“火箭”般发展速度的六大“硬核”产业已呈现明显的集聚态势,大批创新创业企业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开始发力。

“中国芯”,集成电路规模突破1000亿元、占上海全市的73%,正推进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建设,力争集聚千家企业、形成千亿元规模、汇聚十万人才。

“创新药”,产业规模672亿元、占上海全市的46%,正在建设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等1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

“智能造”,正在以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和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为载体,加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建设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蓝天梦”,航空航天产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正在加快启动建设大飞机总装产业基地配套园区。

“未来车”,汽车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正在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特斯拉超级工厂力争年内建成投产。

“数据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938亿元、占上海全市的48.7%,正在推进卡园+软件园+信息产业园“三园”融合,加快5G技术示范应用。

更令人惊喜的是,令埃隆·马斯克惊叹的“上海速度”,并不只是特斯拉超级工厂的专属福利。在超级工厂所处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内,“上海速度”已经惠及越来越多的企业。

比如,竞得临港新片区首块出让的工业用地的新奥能源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从竞拍成功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四证到手,过去要花几个月才能办妥的手续,在新片区仅仅用了5个工作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方面,争分夺秒在浦东是常态。

未来科技新风口 强劲增长极已来

开会就要迟到了,但车子刚开到停车场,还没找到车位;周末带孩子逛商场,左手衣服、玩具、礼物,右手瓜果蔬菜,还要穿越地下停车场找车……

在浦东,说起人工智能,立马想到的是——前沿算法、类脑智能、AI芯片、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AI+教育、AI+医疗、AI+制造……从陆家嘴到世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到张江人工智能岛为产业集聚发展,再到金桥5G+AI生态创新园建设,人工智能新生代正源源不断地向浦东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浦东不仅在核心产业发展、优势企业集聚和重点应用场景等方面处于全市前列,还通过紧扣人工智能先导区建设、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契机,推动人工智能为产业经济赋能。

在视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视+AR”)位于张江的总部办公楼,“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标识在电梯门边不隐不显。看过《哈利波特》的人都知道,“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是通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站台,这个站台背后,是一场引领全球的魔幻潮流。而给到达公司电梯取名“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是一群创造现实世界中科幻场景的“科技咖”。

鲸鱼在空中嬉戏、水母在空中畅游、中华艺术宫和东方明珠塔在空中“重建”、卡通动物在真实假山里捉迷藏、实景空间导航。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这些往日只能在科幻片里看到的梦幻场景在世博源一一呈现,而且不用戴3D眼镜、无需AR头盔目镜。

去年年底,纵目科技收到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定点通知书,将在中国一汽红旗品牌2020年的量产车型上,部署其低速自动驾驶L4级别产品——自主代客泊车系统AVP,支持在国内主要一线二线城市大型商业停车场内的自主泊车功能。

2015年成立,2016整年潜心研发,2017年不断优化产品的同时开始对接市场,并于2018年实现量产,合作对象是国内汽车自主品牌比亚迪·宋。魔视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关键技术上打破国外垄断,破局国内ADAS前装量产。

“与几年前只是对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概念炒作不同,近年来,很多企业开始沉下心来攻技术、做产品。很多企业现在所走的路,也恰恰证明了我们当初选择的正确性。”魔视智能联合创始人虞正华说。

统计显示,浦东的人工智能企业已超过380家,约占全市人工智能企业的三分之一,产业能级达到408亿元,人工智能、软件算法以及行业应用的产业链基本形成;浦东已汇聚国内外前沿的基础架构支撑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集聚一批国内各细分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且聚焦专用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企业。

作为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集聚区,浦东在核心产业发展、优势企业集聚和重点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处于上海前列。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说,浦东超过85%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张江、金桥、临港等园区,已初步形成“张江-临港”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南北联动态势。

同时,浦东还集聚了丰富的人工智能创新资源,产业生态基础逐渐趋于完善。得益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领先发展优势,浦东的优势科创资源,在数据资源、基础研究平台等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产业生态环境逐步形成,奠定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