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显著

来源:浦东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2

“我们的文化活动中心评上全国优秀文化站啦!”这几天,这条好消息传遍了塘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各个角落,原来在刚刚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文化馆年会上,塘桥街道社区文化中心获评“2015年全国优秀文化站”,也是本市唯一一家获奖单位。塘桥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是如何脱颖而出的?昨天,记者走进中心,零距离感受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前沿。

社会力量成为品牌基础

“我们中心是2010年5月落成的,当时塘桥公共文化服务的状况呈现突出的矛盾——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以及基层缺乏资源、缺乏人才的窘境。”按照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罗建川的说法,他们积极探索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法,而这也正是此次中心获奖的秘诀: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

这个做法瞄准基层缺乏资源和人才的两大窘境。罗建川称:“社会力量包括有能力并且关注社区事务、热心公益的个人与集体,以及第三方的民非组织,这批力量不仅具有专业性,同时兼备公益性,成为了我们中心最扎实的基础。”

红色诗人桂兴华便是这批社会力量中的一分子。2011年,他在塘桥成立了“桂兴华诗歌工作室”,这是本市首个以诗人名字在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他带来了自己的“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也引来了秦怡、丁建华、梁波罗等文化名人,共同在塘桥打造出了“红色诗歌”这块公共文化品牌。

“桂兴华与他的工作室,正是以专业性和公益性,弥补社区公共文化的一处空白。”罗建川表示,几年来,“红色诗歌”吸引了大批普通市民参与到朗诵艺术中,其中既有退休在家的老人,也有仍然在读的青少年,还包括了塘桥街道多个驻区企业的员工。“例如地铁运营公司就长期与工作室保持合作,‘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曾多次走进地铁站点,为乘客进行现场表演。”

对于桂兴华而言,在塘桥的这段时光也给他的诗歌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今年1月,桂兴华诗歌工作室升级成为浦东新区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并推出了新区社区教育品牌特色项目——《红色经典诵读》,艺术中心还于今年3月入驻塘桥中学建立实践基地,把“红色诗歌”文化送到青少年身边。“现在我们在塘桥一年有60多场活动,包括诗歌朗诵、文化讲座等形式,忙碌也很充实。”做实塘桥、走向全国的桂兴华笑称:“塘桥就是我和红色诗歌的井冈山!”

多种模式引入各方资源

“随着中心日益发展壮大,现在我们和社会力量采取3种合作模式,‘红色诗歌’是其中‘全面合作’的模式。”罗建川告诉记者,“全面合作”模式下的社会力量,除了做到各类活动全年不断,还会积极围绕中心的其他工作开展服务与创作,在面上形成良好的整体态势。

而另外两种合作模式——“活动合作”与“项目合作”,则分别针对慕名而来的专业培训或有实力的个人,以及社区购买服务的第三方机构。“现在我们中心有了底子,不少培训机构都愿意免费为我们提供服务,这是看中了我们的平台功能,想通过我们在社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罗建川解释称,对于有特点特长的个人,中心则会主动伸出橄榄枝与其接洽。“例如居住在东方居民区的集邮爱好者张亚贤,今年夏天我们就为他举办了一场名为‘方寸记载日寇侵华和抗日战争’的邮票资料展,老人很高兴,我们的居民也饱了眼福。”

不过在三种模式中,“项目合作”才是如今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主流选择。这是基于“按需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路,并巧用了塘桥街道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优势。“现在我们一旦发现基层有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首先想到的就是社会组织,从中筛选合适的合作者,或者培育、孵化一个新的社会组织。”罗建川透露,中心先后引进、培育了23个文化类民非组织,他们以自己的专业化、个性化,成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港码头号子”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多次远赴海外演出,让浦江畔的号子声响彻国际舞台。这番成果也是“项目合作”的成功体现。罗建川告诉记者,2011年民非组织“码头号子歌舞团”注册成立,通过社会化实施、契约化管理,使得“码头号子”得到专业化的发展。“‘码头号子’存在需要专业人士归档历史资料、采访联系传承人、创作新节目的需求,原先中心只能聘请专人来做,而现在通过民非组织,可以灵活运用各种用人方式,我们只需要量化各项需求,作为考量其工作成果的标准。”

购买服务机制不断完善

对于购买服务的机制,塘桥街道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目前,街道制定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活动、项目三大类,非遗保护、阵地管理、文化项目、节目编创、文艺演出、文化研究6个方面的购买清单,并明确购买目录、购买合同、项目计划、预算安排、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等方面内容。机制的完备也倒逼社会组织竞争力的提升,在今年塘桥街道“公益创投、公益创新”大赛中,有39个文化类社会组织中标,累计购买文化服务资金达177万元。

“在塘桥,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群众生活的必需品;文化不是简单的唱歌跳舞,而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奚德强介绍称,塘桥街道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已经实现365天每天开放12小时、每天服务1000人次的全方位服务。“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在基层,我们将进一步聚合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优化社会治理,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实现‘文化梦想’提供样本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