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晓明谈浦东25年开发开放

来源:浦东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2

2015年4月18日,浦东开发开放走过了整整25个年头。25年来,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下一步,浦东面对的是推进自贸试验区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双重机遇。浦东有哪些总结,又会有哪些思考和举措?

日前,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向中央驻沪媒体、全国其它地区媒体和上海市媒体通报了浦东开发开放25年来的成果,接受媒体采访并答记者问。他指出,浦东过去的发展靠改革,今后的发展还靠改革,而且是原始创新的改革。

四个里程碑诠释浦东使命

浦东开发开放25年间,有四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

1990年4月18日,这一天李鹏同志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当时的背景是“八**波”刚过,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是否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心存疑虑,这时候开发开放浦东,对外宣示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的决心。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前我国的改革,如价格、国企、金融改革,都是专项改革。为了使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必须进行配套的综合改革,必须把改革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领域。这项改革使命国家首先赋予了浦东。

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原南汇区划入浦东,这开启了浦东“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浦东的使命就是统筹好“三港三区”战略资源,加快推进“两个中心”建设,同时带动南部地区发展。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浦东全面进入自贸区时代。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在全球经济进入新格局的形势下,为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新贡献。

这些战略出自于不同的时代,也有各自的时代烙印。如果说浦东的出生是因为开放,2005年进行综改时立足点是在改革上,那么现在自贸区的试验是“改革+开放”。

改革换来的软环境是核心竞争力

浦东25年来的成绩,大致可以用三组数字来反映:从1990年到2014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7110亿元,增长了118倍;财政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2900亿元,增长了289倍;地方财政收入从5亿元增长到685亿元,增长了136倍。财政总收入比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快,说明浦东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为全市全国作出贡献。

转型比数字更重要。在形象上,浦东在一片农田的基础上,建成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在功能上,浦东在农业和简单加工业的基础上,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发展起比较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拥有了资本、货币、劳动力和大宗商品等要素资源的配置功能,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体系。

浦东最引以为傲的变化还是在环境上。浦东不仅建成了一流的发展硬环境,更重要的是初步形成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发展软环境。根据德勤调查,改革开放以来进入我国的外商投资成功率大概是三分之一,浦东是三分之二,成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接下来,浦东要培育和吸引民营创新企业和民营龙头企业集聚,靠的一定不是设计新的政策,而是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会。

对上海以及浦东来讲,商务成本、生活成本持续走高,已成为新常态。但如果企业身处浦东的环境中,营商环境更公平,更有利于国际化,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是有效率的,政府的一点一划、一言一行是透明的,那么即使浦东的商务成本和生活成本高一点,这些企业还是会选择在浦东发展。

“浦东经验”体现四个结合

首先是落实国家战略和自主改革相结合。

浦东是国家战略的集中承载地,因此浦东只完成规定动作是不够的,还要在符合国家战略精神的前提下,更多探索自主改革。对于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明确交办的具体改革事项和战略项目,浦东不折不扣地推进;对于国家已经明确了改革方向但尚未明确改革路径的,浦东找准改革突破口,设计改革路径,形成改革路线图;对于国家尚在深化研究阶段的改革事项,浦东从问题导向出发,提出改革方案,争取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