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联动发展:村民生活“天天向上”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3

从川南奉公路拐个弯,就进入了星勤路。这条1公里多长的道路东西向横贯祝桥镇星火村。

沿着这条柏油路进入星火村,小桥流水,树木茂盛,水清绿岸,稻田成片,二三层楼的农家别墅错落有致。在雨水中,眼前的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画。

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星火村,目前正在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村容村貌,让村民们的小康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夫妻俩每月退休金七八千元

 

星火村是祝桥镇村庄布局规划确定的保留村,区域面积2.84平方公里,现有村民1532户,耕地面积1794亩,除了水稻,村里还出产西瓜、甜瓜、草莓、番茄等瓜果。

据了解,星火村去年完成了15户农民集中居住上楼安置签约、星勤路 “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改造、新增绿化面积8660平方米等项目。伴随着乡村面貌的改善,村民的生活也日渐富足。

村民朱静娟的门前,是一大片水稻田,水稻长势正旺。不过她现在已不再下田耕种,每月有退休金。

“原先家里有1.6亩地,除了种地,还要外出打一份工,日子过得还算温饱。” 朱静娟说,后来家里的地被征收了,现在有了退休金,生活不愁。“参加镇保后,到了退休年龄就有退休金。现在我和老伴每个月有七八千元的退休金,足够用了。” 朱静娟笑着说。

朱静娟的家上下三层,有200多平方米。由于平日里热心志愿活动,朱静娟的家也成了村里的一个睦邻互助点。“平时邻居们经常来家里聊天,环境好了,大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朱静娟表示。

 

带着村民一起增收

 

为了改善生活,星火村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工作,叶可华也是其中的一位。

“主要是与吉盛伟邦、红心美凯龙等商场合作,承接一些装饰工程。”叶可华介绍,最初的时候他带了20多个村民一起外出打工,后来逐渐增多,最多的时候有将近60个村民跟着他做装饰项目。和单纯种地相比,村民们每天打工的收入是种地的数倍之多。

叶可华的住宅是带有前后两个院子的三层楼房。叶可华的女儿叶凌说,原来的老宅不大,而且前后的房子挨得很近,“有时连太阳都照不到,现在的住房条件、环境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房子也越造越好。现在村里居住条件比我家好的还有很多。”叶可华说。

星火村两委委员黄振兴介绍,以前村民基本上以务农为主,随着外出打工、创业的人逐步增多,村民的意识也有了改变,很多人不再以务农为主,一些人还带动其他村民,从整体上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收入提高了,也促进村民改变了环境卫生意识,以前堆物比较凌乱的庭院也变得整齐有序,同时,村里对休闲广场、小公园等公共设施加大了投入,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黄振兴说。

 

建设“江南玫瑰村”

 

2017年,星火村成功创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今年又被列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星火村村委会对面的路口,有一块装饰屏风,上面写着“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总要求。

据悉,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特点,星火村规划以星勤路为轴,因地制宜强化景观设计,将主干道与建设项目相融合,打造一条景观廊道;并重点打造晓莱农业合作社“田园综合体”,通过整体规划和景观设计,全面提升星火村现有项目,建设与江南乡村风貌相得益彰的“江南玫瑰村”。以“农耕体验+农耕文化”的形式,星火村构建了集“农、科、旅、住”为一体的综合化乡村社区,努力探索一条产业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产业发展联动,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村建设路径。

在去年已完成15户农民集中居住上楼安置的基础上,星火村今年将继续推进36户农民的平移安置点建设,采用海派别墅的建筑设计风格,不断优化设计方案,逐步重塑和谐宜居的江南水乡风貌,高标准推进公益林及生态廊道建设,营造良好乡村生态环境。

同时,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托玫瑰精油提炼和花卉产品深加工项目,推广高附加值的景观花卉种植,推动新的产业链逐步形成,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