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浦东新区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公示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4

社会建设,事关民生,只有坚持方法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惠及民生。浦东历来重视社会建设,注重创新驱动。2012年以来,区社建办每年组织开展全区社会建设创新项目评选活动,总结、宣传浦东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新鲜经验,不断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浦东社会建设创新成果影响力和关注度,推动浦东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2013年5月起,浦东启动了新一轮社会建设创新项目评选,各部门和街镇广泛参与,共收到了39家单位申报的创新项目53个。经网络票选、专家评选等环节,最终评出最具创新性、最有成效,能发挥示范效应的十大创新项目。为了体现十大创新项目“有创新性、成效显著、示范效应”等要求,现将2013年浦东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即2月10日-2月14日,凡对评选结果有意见者,可通过来电及时与浦东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58878922

1

塘桥街道

潮汐式停车

塘桥社区采取潮汐式停车方式,缓解了社区内“停车难、乱停车”的现状。对老旧小区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加强小区停车管理工作,要求物业服务企业重新划线定位,尽可能利用有限的空间扩大车位供给能力。对商务楼、社区单位与小区实行“潮汐式”停车,即白天居民区提供车位供附近商务楼、单位使用,晚上商务楼、单位的空闲车位则优惠供给社区居民停放车辆,双方签订停车协议。并对实施“潮汐式”停车的小区物业、单位根据停放车辆的数量进行一定补贴,提高实行“潮汐式”停车的积极性。目前已有十多个“潮汐式”停车点签订了停车协议。

■主要创新点

一是合理利用社区现有停车资源。重新梳理了社区的公共区域和闲置土地,增设停车位。利用社区内公共区域的边角料进行改建,将动迁区域作为临时停车场。二是共建共享,实行“潮汐式”停车。对区域内的停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鼓励停车资源共享,制定了社区“潮汐式”停车公约和实施程序,包括停车配建设施对外开放和居住区部分停车资源对外开放,提高现有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在停车泊位严重缺乏的地区,利用一切资源,增建停车泊位。三是充分挖掘社区内公共停车场及道路停车的潜力,缓解住宅小区停车压力。四是强化停车管理、对于乱停车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

2

北蔡镇

社会网格化综合管理

2011年北蔡镇被列为浦东新区的社会网格化综合管理和“优街强镇”试点单位。2012年2月,北蔡镇出台了《北蔡镇社会网格化综合管理方案》,建立了具有北蔡特色的社会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以御桥地区为网格化综合管理的试点。2013年3月北蔡镇在全镇全面实施社会网格化综合管理。以城管、公安为主体的网格日常执勤队,联合了房办、食药监等9个职能部门,共同行使好网格的职责,做到事前联勤,事后联动。各职能部门发扬主动发现、主动跨前、主动解决问题的精神,使案卷和处置率得到快速提高。在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中,加强上下互动、联动,使对事件处置的及时性、有力性、安全性有了较好的保障,群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主要创新点

一是组建领导机构,健全管理指挥系统。建立综合管理指挥体系,担负起指挥、监督和协调的职能。二是科学划分网格,强化网格服务功能。2013年3月将北蔡镇优化成三个网格。每个网格有办公点,队员到点上班。网格的划分与警务区对接。三是优化配置力量,激活社区管理资源。在网格内整合城管、公安、工商、食药监、安全消防等执法力量,使大量简单的、常见的社会管理问题在第一现场得以处置。四是调整工作模式,促进街面、小区整合。五是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构建了“一口受理、一网协同、分类处置、分层派单”的社会网格化综合管理运行模式,实现了社会事务从发现→执行→监督→考核完整的运行体系。

3

潍坊新村街道

老人互助关爱行动项目

潍坊新村街道引进社会资源,创新助老模式,于2011年6月,与上海新沪商联合会、磐石资本和浦东社会发展基金合作,设立200万元专项基金,成立潍坊社区“新沪商”义工助老服务站,开展由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社区老年互助关爱行动。2012年4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来潍坊社区调研养老服务工作时,对“新沪商——潍坊老人互助关爱行动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低龄老人为高龄独居老人服务的助老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潍坊社区引进社会资源,组建“新沪商”义工的助老模式和“互助关爱”的服务理念,在全市引发了共同效应和积极的推广。

■主要创新点

一是建立服务平台,形成网络格局。街道建立“社区老年互助关爱行动”项目指导小组,成立义工服务总站。25个居民区设立助老义工服务分站,在社区形成上下贯通全覆盖的服务网络。二是确立服务宗旨,实施规范化服务。以“一周一探、二周一聊、精神慰藉、急难相助”为助老服务宗旨,化解高龄、独居老人的精神寂寞、生活孤独,防止老年人意外事故发生。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管理。每位义工持有两本服务信息卡(单双月各一本),记录服务信息。四是注重义工培训,推行人性化激励。采用专业督导和社工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义工的技能培训,并对义工实施注册登记制。

4

南码头路街道

社区敬老院ISO质量认证

南码头社区两家敬老院逐步落实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模式,特别是在2012年建立了ISO质量管理体系之后,为打造和谐温馨的“老人乐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最终形成了94项规章制度、10份程序文件及200余份记录表单组成的质量管理文件体系,涵盖了敬老院管理服务的所有细节。同时,还结合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质量管理中所有记录的分类、标识、批准、使用、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处置等进行管理,经过10个月的运行已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汇总和统计资料,监控数据达到50余项。近几年,南码头社区敬老院获得了诸多荣誉称号。为了从管理的专业化系统着手,保证事事都有规范的操作,两家敬老院开始了长达8个月的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设工作,并于2013年3月正式获得ISO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授牌。

■主要创新点

一是规章制度系统化。将程序文件细化到每一个岗位的实践,再用细致、明确、规范的程序文件确定护老工作每项程序及每一个细节动作的质量控制要求,将繁琐的管理工作程序化,并且在实践中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二是管理流程规范化。ISO通过后的半年来,管理流程更加规范化,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三是人员管理专业化。通过制度将服务技能、服务质量、老人和家属满意度作为考核与奖惩的依据。

5

团区委

浦东青年公益平台淘公益网站

为了让志愿者服务从组织化动员跨进社会化动员,调动起群众青年参与社会公益的积极性,使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有序化。浦东团区委对青年志愿者、公益社团、爱心企业和受助基地这四大类群体的公益需求和资源进行平台式整合,围绕“项目化管理、社会化动员、组织化评价、持续性发展”的目标要求,着重解决志愿者动员管理和激励、公益项目创新、公益社团扶持等方面困难,推出“淘公益”平台。“淘公益”网站试运行半年多以来,共吸纳注册青年志愿者3万余人,志愿者团队和社团200余家,线上活动200余项。同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效提升公益活动管理效率,整合青年公益事业相关方资源,突出引导青年公益功能作用,强化公益创新和随手公益理念,并预留智慧城市建设接口。

■主要创新点

一是“淘公益”网站基于青年人爱“淘”的兴趣特点,以丰富的多类型、低门槛、易淘易参与的公益项目为主打产品,整合志愿者、公益社团、爱心企业、公益基地四大类需求及资源,倡导“快乐志愿、健康公益”的理念,构建有志、有爱、有担当的公益圈。二是“淘公益”设置强大的公益项目搜索引擎,为志愿者提供符合自己时间、地域和兴趣偏好的公益项目的“淘”选择,运用二维码技术搭建前台和后台完备的数据库系统,记录和累计志愿者服务积分,并以快乐计划、学习计划、成长计划、荣誉计划等“四大计划”带给志愿者激励和服务。

6

航头镇

“百人计划”提升青年社会适应能力

航头镇党委、政府通过新媒体积极捕捉青年动态,准确把握青年需求,针对户籍大学生社会实践难的状况,于2010年创设大学生暑期实践“百人计划”项目,该项目不仅仅局限于为大学生提供暑期实践机会,更前瞻性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同时,也作为镇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推动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项目实施以来,对于大学生、学生家长、党委政府、实践单位等各方均起到了良性的促进作用。截至2013年第四届“百人计划”,累计有近600名大学生提交报名材料,362名大学生成为“百人计划”实践生。“百人计划”项目已成为航头镇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教育体系,填补大学生就业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空白,助力青年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的品牌项目。

■主要创新点

一是前瞻性设计项目框架定位。利用暑期,由镇机关、事业单位、村(居)委、社区工作站及企业,面向户籍的在读大学生,提供100个社会实践岗位。实践期一个月。二是针对性打造项目核心价值。一个月的实践期内,设置岗位锻炼、主题活动和参观走访三大模块。安排骨干人员作为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带领大学生参与部门重点工作。三是持续性延展项目成长空间。以航头镇网络党建平台为基础,通过qq群、网络志愿服务队等形式,把“百人计划”实践生继续凝聚在镇党委、政府周围。

7

东明路街道

引进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

近年来,东明路街道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走出一条社会矛盾化解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新路子。2009年5月18日,东明路街道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成立了东明社区新老娘舅调解工作室。调解工作室作为独立的民间组织,受街道调委会和司法所委托,参与社区日常矛盾纠纷,重大疑难复杂以及跨地区、跨单位矛盾纠纷的化解,并开展日常法律咨询、居村委调解干部培训和业务指导以及**代理等工作。2009年7月,东明路司法所与上海同盛达律师事务所签订了结对合作协议,同盛达律师事务所成为了“老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依托街道成熟的志愿者协会平台,吸纳社区内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和调解能力的人士,组成了一支人民调解**代理志愿者队伍。此外,街道积极筹建东明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室,化解社区矛盾。

■主要创新点

一是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建立民办非企业性质专业调解工作室。新老娘舅调解工作室(2012年1月更名为“红梅工作室”)成立4年来,共接待居民14129起19376人,调解疑难纠纷390起。二是签约律师事务所,引导律师参与社会矛盾化解。东明路司法所与上海同盛达律师事务所签订了结对合作协议。三是壮大社区调解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分布在社区各个角落,为居民排忧解难。四是探索建立社区心理疏导工作室。筹建东明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室,拟聘请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人员,无偿为居民提供服务。

8

花木街道

新型国际化社区服务模式“涉外服务站”

为适应建设国际化社区的需要,花木街道联手浦东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一室、花木派出所,自2012年起建立了联洋国际社区涉外服务站,以“真诚、友好、效率、细致”的服务理念为导向,创建了集入住登记、咨询指导、沟通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在建设多元、和谐、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社区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涉外服务站的服务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外籍人士的认可,主要表现为“三多”:一是服务咨询人次多。截至2013年6月,涉外服务站已经为6100余人次的境外居民提供了临时住宿登记。二是媒体报道多。截至目前,联洋涉外服务站共接受了《解放日报》、《环球时报》等20余家媒体采访与报道。三是联系居民活动多。联洋涉外服务站利用各种契机开展各类涉外活动,广泛吸引外籍人士参与。

■主要创新点

一是培养一支专业的涉外社工队伍。选配了若干名专业涉外社区干事,轮流在服务站值班开展工作。二是组建一个设施完善的工作室。社区(街道)特辟杨高中路2797号3号楼103室作为专门的涉外服务站工作室,安装了专业的境外居民临时登记系统,配备专业护照扫描仪、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三是营造一个温馨的连心港。定期公开外籍居民关注的事项,及时收集外籍居民需求和意见,为外籍居民提供温馨服务。四是提供一套优质的后续服务。实行涉外社区干事区域负责制度,干事分片对口18个小区的境外人士,帮助外籍人士更好融入社区。

9

陆家嘴街道

社区志愿服务“智慧”管理社会认证体系建设

陆家嘴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于2012年8月起试点建设陆家嘴社区志愿服务“三个一”智慧工作平台(即:一个志愿者家园网、一张累时积分炫卡、一个志愿者数据管理系统)的“品牌工程”,为社区志愿者发放“智慧城市炫卡”(简称“炫卡”),开展志愿服务累时积分换服务的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8月,陆家嘴社区志愿服务系统在线注册人数2830人,持卡志愿者近2000人,已获得积分志愿者人数为1710人,可积分的志愿服务项目有43个,参与陆家嘴社区志愿服务社会资源认证体系的单位达15家,取得各类可兑换资源近50项。其中累积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间达到100小时以上的有90人。通过持续不断的工作推进,陆家嘴社区志愿者管理项目——打造社区志愿服务“三个一”智慧工作平台,成为建立和完善社区智能化、信息化、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新举措。

■主要创新点

一是推进社区单位支持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构建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认证体系;不断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资源和社区志愿服务需求的对接。二是在原有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吴明活地图志愿者”、“关爱生命志愿者”等新的志愿服务队伍。自2013年1月起,创刊《志愿者园地》,每月一期传播志愿者信息。三是陆家嘴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积极联络社区企事业单位,共同构筑社区志愿服务社会认证体系,并签订《陆家嘴社区志愿服务社会认证体系共建协议书》,为确保“炫卡”的“积分”资源落实。

10

区民政局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

新区民政局于2010年在本市率先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旨在通过星级养老机构的创建,积极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并掀起行业争先创优的氛围,最终实现养老机构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推进新区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旅游饭店星级划分和评定(GB/T4308-2010)及国内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并结合新区养老服务行业现状,新区民政局邀请市级养老行业专家参与讨论,制定和起草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并在浦东新区范围内推广实施。同时新区民政局出台了《浦东新区关于扶持星级养老机构发展的意见》,从政策上扶持星级机构持续发展。目前,新区已有26家机构通过最终考核获评三星级养老机构称号。

■主要创新点

对养老机构开展星级评定。新区民政局对新区范围内已经取得执业证照的养老机构(当年执业的养老机构须自下一年度参加星级养老机构评估)开展星级评定,分为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三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养老机构的综合素质越高。星级评定每年(第四季度)进行一次,评定结果有效期为三年,标准涉及机构设置、配套设施、服务管理、环境卫生、安全管理等内容。星级评定由养老机构自愿申报,最终由评定委员会做出评审决定。养老机构在获得评估等级有效期内,出现年检不合格记录或违纪违法行为的,评估委员会将视情节轻重,降低或者取消其评定等级,并予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