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IT男的张江情结:梦开始的地方,来了就不愿离开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4

张江男彭福龙是个地道的山西人。他有个更为人所知的称呼:阿龙哥。像无数追寻张江梦的年轻人一样,2004年,彭福龙从老家来到上海,开启了他在张江的“打怪升级”路。

张江,樱花树下满是回忆

烟花三月,新雨过后,上海浦东软件园的草地上洒满了樱花瓣。“这里是我来张江的第一站。”彭福龙犹记得,2004年5月24日是他入职的日子,“那个时候天气很热,树木没现在这么高大茂密,但已是一片生机勃勃。”

初来乍到,本以为要经历一番磨难的阿龙哥,轻轻松松通过了一家外资企业的面试,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对他来说,工作内容与之前相差不大,但是氛围和节奏明显不一样,“工作以项目为周期,有时候挺忙的,还要加班。”

渐渐地,阿龙哥熟悉了园区内的一草一木。每天中午,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工作的21号楼走到湖边餐厅用餐,再到餐厅顶上的“空中花园”休憩一番,就能“满血复活”。“很多人对张江男都有刻板印象,其实张江男并不是只会加班的工作狂,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阿龙哥说。

“扶手重新涂了漆、地板也换过了,这里曾经是一家印度企业,现在变成两家初创企业……”故地重游,阿龙哥心中涌起了很多回忆,“我在这儿待了快十年,当时做的是3G,现在都已经是5G时代了。”而阿龙哥刚栖身张江时所居住的民房也早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浦东软件园三期园区。

在张江十几年,阿龙哥感受最真切的,就是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前我们只能吃食堂,想要吃点好的,得去金桥。管镇联动之后,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阿龙哥回忆,张江园区、镇政府的职责明晰后,整个城市面貌变得更为美好,“周边的商业配套也建起来了,张江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是一个宜居的所在。”

2014年,位于浦东软件园三期的汇智国际商业中心对外开放,这标志着,浦东软件园从单一的专业园区发展成为集工作、休闲、娱乐、生活为一体的创新产业社区。阿龙哥也从曾经的IT男,摇身一变,成为了汇智国际商业中心的市场推广负责人。“虽然我现在做的是商业,但是骨子里还是张江科技人。”阿龙哥介绍,商场每年都举办不少活动,有充满张江元素的科技节,也有极富人文气息的文化活动,“最近我们还将做一场抖音直播,张江嘛,什么新鲜的都得尝试一下。”

张江,来了就不愿离开

地道的张江男是什么样子的?看看阿龙哥就知道了。穿着休闲西装、皮鞋,背着一个双肩包。“很多人觉得张江男就是穿格子衬衫、牛仔裤、运动鞋,这么说太标签化了,我们其实也有自己的个性。”

阿龙哥的双肩包里有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手机云台、相机遥控器、录音笔、补光灯、小巧的SD卡保护盒……“就像女生爱收集各种色号的口红,热爱科技的我碰到新奇的玩意总想收入囊中。”

兴趣广泛的阿龙哥,凭着对数码产品天生的敏锐度,“杀”进了数码科技圈,做起了数码圈业余记者。点进阿龙哥的社交账号,一篇篇数码产品测评用语犀利、使用体验非常全面。“我喜欢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再写测评。不仅是产品的功能,它的颜值、手感我都会关注。”阿龙哥喜欢先写一些人文的体验,再切入对产品的分析。

阿龙哥另一身份,是浦东软件园青年摄影社团“行型摄社”的负责人。这是一支用镜头记录美好的队伍。他虽然年纪略长一些,但从不会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他总能与大家打成一片。

阿龙哥生性开朗幽默,好玩的段子信手拈来,常常逗得身边人哄堂大笑。每一次采风活动,“行型摄社”成员们都会收起平日的严肃,放下压力,寄情山水之中。“大家都在装正经,只有我假装不正经。”看似嬉笑诙谐的一句话,却是阿龙哥的“生活哲学”。阿龙哥还敏锐地捕捉到青年们的情感变化。在阿龙哥的撮合之下,不少张江年轻人从社员变成了家庭成员。“我们的成功率还是挺高的。”阿龙哥笑着说。

iTalk沙龙,这个民间发起的主题分享会,从2008年起每月举行两次,邀请各行各业有趣的人进行演讲和分享,成为了张江的品牌活动。而从第一期开始,阿龙哥一直参与其中,后来又成为了该活动的组织者、主持人、摄影师、活动记者。

“沙龙早期是圆桌会的形式,参与者不过十多人,后来越做越大,一场活动可以有上百人。”阿龙哥回忆,他第一个接手的主题是工业4.0,“当时德国刚提出工业4.0的概念,我们马上邀请了行业界的大佬过来分享新的概念。后来,我们还关注过移动医疗、区块链等。”科技行业瞬息万变,这个小小的沙龙,连接了千千万万在张江奋斗的科技企业,“很多张江的企业只会‘埋头苦干’,不会营销。我们沙龙也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让不同的企业可以互相交流,也让创**司更了解我们的张江企业。”

“我有幸见证了张江的发展。待在张江久了,也就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如今,山西人彭福龙已经深深扎根浦东,“浦东,来了就不愿离开。张江,来了就不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