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馆首次亮灯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4

9月12日,随着灯光缓缓开启,上海天文馆首次进行灯光调试,其主体建筑及景观揭开神秘面纱,点亮临港夜空。

此次灯光调试是上海天文馆建筑联动调试项目之一,标志着建安工程基本竣工,转入展示工程全面建设阶段,预计2021年择期开放。

夜幕降临,上海天文馆开启灯光联动调试,数道灯带齐绽光芒,主体建筑映入眼帘,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球幕影院这三个圆形元素构成的“三体”结构,以及椭圆形的建筑形态构成的“天体运行轨道”,一同诠释着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

球幕影院的灯光展示从闪耀的星光白到深邃的星空蓝,源自宇宙深处的神秘色彩不断在夜空中切换跳跃。主体建筑外的4条螺旋形步道随着灯带的照耀向外层层延伸,象征星系的旋臂,让人沉浸在星空美学中。

此次灯光联动调试标志着上海天文馆建安工程基本竣工。从2016年11月开工以来,天文馆建设指挥部攻克重重难关,实现了建筑结构、功能与形态的完美融合。为营造最佳宇宙沉浸感,整个天文馆几乎所有混凝土和钢结构都采用不规则形状,建设过程中攻克多项空间结构技术难题,如实现国内首例长36米、跨度61米的钢结构大悬挑,“悬浮”于混凝土壳体上方直径29米的球幕影院,仅少量点支撑的200多米长旋转步道以及直径40米的倒转穹顶等。

上海天文馆将BIM(建筑信息模型化)技术纳入工程项目管理,囊括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以精细化管理打造一流建筑。项目集成运用多项节能技术,获得绿色建筑设计三星标识认证,建成后的上海天文馆将成为大型公共绿色生态建筑的典范。

上海天文馆独特的建筑设计,源自设计师对于轨道运动的形式化抽象,不仅展现了天文学概念,更与轨道周期紧密相连,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件天文仪器,能够跟踪地球、月亮和太阳在天空的运动路径。中国的元宵节、中秋节、冬至、夏至等特殊节日和气节以多种方式在建筑内外进行展示,如特定的光影与地面的标记重合时即宣告特殊时刻的到来。这将使建筑成为连接人类和宇宙的工具,成为具有开创性的博物馆体验。

在建安工程收尾后,上海天文馆目前已进入展示工程全面建设阶段。为打造国际顶级天文馆,展示团队在项目开工时,就同步展示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历时一年多精心设计形成整体规划设计。

上海天文馆将为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美丽星空,特别设置的太阳塔可在白天实现太阳的多波段观测;一米望远镜可在夜间带观众欣赏极高清晰度的月面、行星和难得一见的美丽深空天体;天象厅则将引进和研发全球最先进的新型光学天象仪。

以“大历史+大结构”为框架,上海天文馆将全景展现宇宙浩瀚图景,打造多感官探索之旅,帮助观众塑造完整的宇宙观。观众可通过数据可视化、AR、VR、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参与互动了解天文科学知识;深入高仿真场景,沉浸式地体验宇宙空间环境;在“天文数字实验室”参与体验前沿研究,在“星闻会客厅”追踪天文热点,在“中华问天”聆听院士讲述科研故事。上海天文馆还将打造智慧场馆,使观众能从线上线下获得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个性化的参观体验;构建分众化的教育体系,开展天文主题课程、天文观测活动、培育天文爱好者俱乐部等。

上海天文馆官方标志也于9月12日向社会公布。

该设计基于“连接人和宇宙”的设计理念,结合建筑设计形态特色,体现天体轨道的运行规律。该设计方案已荣获全球最重要的设计奖项之一的IF设计奖2019年视觉传达设计奖。  

标志中的三个圆形,取自上海天文馆建筑外观顶部的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天象厅球体三个主体部分,既体现上海天文馆的专属性,也象征三生万物的中国古代哲学宇宙观。标志的形态犹如优美的音乐符号,寓意宇宙如音乐一般美妙。颜色为星空蓝,代表科技和宇宙,具有神秘和稳重的内涵。